1.一种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单榀桁架式屋架(1)和第二单榀桁架式屋架(2);
所述第一单榀桁架式屋架(1)包括第一上弦杆(11)、第一下弦杆(12)和连接所述第一上弦杆和所述第一下弦杆相应端部的第一连接结构(13);
所述第二单榀桁架式屋架(1)包括第二上弦杆(21)、第二下弦杆(22)和连接所述第二上弦杆和所述第二下弦杆相应端部的第二连接结构(23);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包括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3)包括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
所述第二连接部(13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2)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31)间形成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上弦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弦杆(1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2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上弦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弦杆(22)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下弦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下弦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3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一下弦杆(12)和所述第二下弦杆(22)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31)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支撑件(33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3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件(33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323)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一上弦杆(11),所述第二支撑件(331)固定连接至所述第二上弦杆(2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为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弦杆(11)和所述第一下弦杆(12)平行设置,并通过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上弦杆(21)和所述第二下弦杆(22)平行设置,并通过腹杆固定连接。
7.一种阁楼屋架系统(3),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榀桁架式屋架和屋脊梁(31);
所述屋脊梁(31)固定设置在所述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内。
8.一种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阁楼屋架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上弦杆(11)和第一下弦杆(12)通过腹杆固定连接,将第一上弦杆(11)和第一下弦杆(12)的相应端部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连接,以得到第一单榀桁架式屋架(1);将第二上弦杆(21)和第二下弦杆(22)通过腹杆固定连接,将第二上弦杆(21)和第二下弦杆(22)的相应端部通过第二连接结构(23)连接,以得到第二单榀桁架式屋架(2);
2)将第二连接部(132)与第二连接件(232)固定连接使得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一连接件(231)间形成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
3)重复步骤1)-2)形成至少两个双榀桁架式屋架;
4)将至少两个双榀桁架式屋架固定设置在楼板梁上;
5)将屋脊梁(31)固定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双榀桁架式屋架的所述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阁楼屋架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将屋脊梁(31)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双榀桁架式屋架的所述用于容纳屋脊梁的空间内,并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双榀桁架式屋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3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231)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阁楼屋架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之后,还包括:
将屋脊连接件(32)设置在所述双榀桁架式屋架形成的屋脊的上方,并将屋脊连接件(32)分别与第一上弦杆(11)和第二上弦杆(21)固定连接;和/或
将阴脊连接件(33)设置在所述双榀桁架式屋架形成的阴脊的下方,并将阴脊连接件(33)分别与第一下弦杆(12)和第二下弦杆(22)固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