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粉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在石膏板生产工艺中使用的供粉系统,属于建材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石膏板是一种用量大、适用范围广的建材产品。石膏板的主要生产过程是通过将石膏粉煅烧半水石膏,再进行水化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胶凝材料。
然而,在传统的生产过程中,过烧或欠烧的石膏粉因不符合应用需要作废料抛弃处理,导致了较为明显的原料浪费,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粉系统,通过对供粉过程的改进,最大限度的实现了过烧或欠烧的石膏粉的二次使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在石膏板生产中使用的供粉系统,包括煅烧器,煅烧器的出料端安装有取样装置,煅烧器的出料管道同时联通设有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送料管道和设有第二控制阀的第二送料管道,第一送料管道联通到第一储料仓,第二送料管道联通到第二储料仓,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均联通到同一小料仓,小料仓的出料口面向提升机,该提升机连接到辊筛,辊筛的出料口面向皮带秤,该皮带秤连接到螺旋输料管,螺旋输料管进入发泡罐中。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取样装置所得样品检测为过烧或欠烧的石膏粉,或未发生过烧或欠烧的石膏粉,利用相应的控制阀将两种石膏粉分别引导进入第一储料仓和第二储料仓,二者在小料仓中混合然后经过辊筛、皮带称、螺旋输料管后进入发泡装罐进行发泡。通过该过程,不合格的过烧或欠烧的石膏粉在辊筛中进行二次处理,使其符合发泡要求;同时上述结构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传统生产线的改造,降低了推广和应用成本。
进一步的,小料仓入口设有分配秤。根据取样装置检测的正常粉料与过烧或欠烧粉料的情况,可利用分配秤对二者进行配比,优化后续的工艺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其它工艺所产生的废弃粉料的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在发泡罐上方还设有末端位于发泡罐开口上方的废弃粉料输送带。通过该装置,可回收利用磨边机等工序中所产生的废弃粉料。
具体地说,废弃粉料输送带上方为废弃粉料再利用装置,废弃粉料再利用装置中的粉碎装置将废弃粉料粉碎后经其出料口倾落于废弃粉料输送带。通过该结构,将其它工艺产生的废弃粉料粉碎至满足石膏板生产所需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1-煅烧器、2-取样装置、30A-第一储料仓、30B-第二储料仓、31A-第一送料管、31B-第二送料管、32A-第一控制阀、32B-第二控制阀、4-小料仓、5-提升机、6-辊筛、7-皮带秤、8-螺旋输料管、9-发泡罐、10-分配秤、11-废弃粉料回收再利用装置、11A-粉碎装置、11B-废弃粉料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申请人结合附图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供粉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如下所提供的实施例仅为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和掌握本实用新型发明实质基础上,对大小、比例、规格、型号等进行的改进依旧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供粉系统,在生产石膏板工艺中使用,煅烧器1下端设置一个取样装置2。当取样装置检测到发生过烧或欠烧时,打开第二送料管31B上的第二控制阀32B,将煅烧的粉料装入第二储料仓30B;当取样装置检测到未发生过烧或欠烧时,打开第一送料管31A上的第一控制阀32A,将煅烧的粉料装入第一储料仓30A。第一储料仓中的正常粉料和第二储料仓中的过烧或欠烧粉料在分配秤10处经过配料称按比例配料后进入小料仓4,然后经提升机5输送到辊筛6处理后,经皮带称7通过螺旋输料管8后进入发泡装罐9进行发泡。
另外,在发泡罐9上方设有废弃粉料输送带11B加入回收利用的磨边机等工序中所产生的废弃粉料,这些工序中产生的废弃粉料进入回收再利用装置11的粉碎装置11A进行充分粉碎后经过出料口倾落到废弃粉料输送带11B,进而输送到发泡罐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