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外墙防漏浆模板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下楼层之间需分层浇筑,在两次浇筑的结合处由于模板加固困难,容易出现漏浆、涨模等质量问题,是施工薄弱环节。不仅影响主体结构的观感质量,而且影响工程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提高模板加固质量,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浇筑质量的建筑外墙防漏浆模板加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外墙防漏浆模板加固装置,包括下层混凝土浇筑时留置的预留砼企口、下层预留螺杆,以及上层模板加固所用的模板、对拉螺杆、元宝扣件、螺母、木方、钢管组成,通过下层预留螺杆托起模板,并与上层对拉螺杆共同加固模板。
所述外侧模板下部与下层混凝土下层预留螺杆固定,所述下层预留螺杆上部设置托底木方。所述外侧模板向下延伸,下部置于托底木方上,模板外部水平方向设置木方。所述内侧模板底部水平方向设置一层封堵模板。在所述木方外部于螺杆处两侧垂直方向设置钢管,钢管外侧通过元宝扣件扣压,后通过螺母拧紧,将模板加固紧密。
所述预留砼企口,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设置木方预留。
所述下层预留螺杆,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预留。
所述下层预留螺杆,距离上下层交界处以下不小于10cm。
所述外侧模板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设置有双面胶条和泡沫塑料布。
所述内侧封堵模板,宽度不小于20cm。
所述元宝扣件及钢管,采用标准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底部内侧封堵模板及利用下层预留螺杆增强了模板加固体系的整体性,设置的预留砼企口,构成了混凝土结构防水体系,外侧模板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设置的双面胶条和泡沫塑料布,增强了模板体系的严密性,有效的阻止了混凝土漏浆,且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在施工方便,经济效果及质量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建筑外墙防漏浆模板加固装置,包括下层混凝土浇筑时留置的预留砼企口6、下层预留螺杆10,以及上层模板加固所用的外侧模板1、内侧模板2、对拉螺杆4、元宝扣件2、螺母3、木方5、钢管11组成,通过下层预留螺杆10托起外侧模板1,并与上层对拉螺杆共同加固模板。
所述外侧模板1下部与下层混凝土14下层预留螺杆10固定,所述下层预留螺杆10上部设置托底木方9。所述外侧模板11向下延伸,下部置于托底木方9上,模板外部水平方向设置木方5。在所述木方外部于螺杆处两侧垂直方向设置钢管11,钢管外侧通过元宝扣件2扣压,后通过螺母3拧紧,将模板加固紧密。所述内侧模板12底部水平方向设置一层封堵模板13。所述封堵模板13,宽度不小于20cm。所述预留砼企口6,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设置木方预留。所述下层预留螺杆10,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预留,距离上下层交界处以下不小于10cm。所述外侧模板1与下层混凝土14结合处设置有双面胶条7和泡沫塑料布8。所述元宝扣件2及钢管11,采用标准管件。
具体施工过程为:
在下层混凝土浇筑前,设置木方,形成预留混凝土企口6。待上层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将外侧模板1通过托底木方9置于下层预留螺杆10之上,并且在外侧模板1与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处,中间设置双面胶条7及塑料泡沫布8,使外侧模板与下层混凝土贴合紧密,内侧模板12底部设置水平方向的封堵模板13,所述封堵模板13的宽度不小于20cm,然后通过对拉螺杆4、元宝扣件2、螺母3、木方5、钢管11等组合紧固内外侧模板,形成严密的模板加固体系。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