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柱柱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141阅读:2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古建筑修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木柱柱脚结构。



背景技术:

在古建筑修缮中,木柱的柱脚部位腐烂是碰到非常多的一种现象。为了达到稳固楼柱,防止木料潮湿腐朽的目的,往往采用的修缮技术是“托梁换柱”,对木柱的柱脚腐烂霉变部分进行“墩接”,但是“墩接”后的柱子下端是木质,受干湿影响仍旧会腐烂霉变,所以,如何做好木柱脚的防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木柱柱脚结构,具有提高古建筑耐久年限,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工艺容易掌握,修缮操作简便,不破坏文物原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柱柱脚结构,包括木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石柱、石磉鼓和柱顶石,所述的木柱下部设置长石柱,所述长石柱的下部设置石磉鼓,石磉鼓的底部设置柱顶石。柱顶石以上的柱脚因受地面潮气和霉菌的侵蚀,容易发生腐烂霉变,现将腐烂霉变的柱脚切除掉500mm,并采用了石柱墩接木柱的方法进行修缮,杜绝了木柱柱脚腐烂的问题。柱顶石,位于柱子下面,用以承重,并且与地面标高同高。

所述木柱的下部设置管脚榫,所述长石柱的上部形成海眼,所述的管脚榫与海眼配合。管脚榫与海眼嵌合,防止柱脚位移。

所述长石柱的下方和石磉鼓的上方都形成海眼,其间通过铁插扦 将长石柱和石磉鼓连接固定。

所述的海眼为在长石柱或石磉鼓的中间凿出的榫窝。

所述长石柱的高度为500mm。

所述长石柱和石磉鼓为青石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古建筑耐久年限,结构安全可靠,施工工艺容易掌握,修缮操作简便,不破坏文物原状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木柱柱脚结构,包括木柱1,还包括长石柱4、石磉鼓6和柱顶石7,木柱1下部设置长石柱4,长石柱4的下部设置石磉鼓6,石磉鼓6的底部设置柱顶石7。木柱1的下部设置管脚榫2,长石柱的上部形成海眼3,管脚榫2与海眼3配合。长石柱4的下方和石磉鼓6的上方都形成海眼3,其间通过铁插扦5将长石柱和石磉鼓连接固定。海眼为在长石柱或石磉鼓的中间凿出的榫窝。长石柱的高度为500mm。长石柱和石磉鼓为青石料。

柱顶石以上的柱脚因受地面潮气和霉菌的侵蚀,容易发生腐烂霉变,现将腐烂霉变的柱脚切除掉500mm,并采用了一种木柱柱脚的修缮技术即“石柱墩接木柱”的方法进行修缮。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