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用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筒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梯井的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采用目前的施工工艺对电梯井的混凝土浇筑需要用到大量模板进行支撑,浇筑完毕一层后需要将下一层所用的混凝土模板和用于固定混凝土模板的钢管全部拆掉取出,在浇筑上面的一层电梯井时,再另行搭架子、安装模板,这个过程在整个高层建筑各个楼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施工方法非常繁琐,而且费时费力,导致施工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采用目前的施工工艺进行电梯井施工时施工方法繁琐、费时费力、施工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及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筒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筒模,整体为上部未封闭的长方体结构,包括铰链式角模、花篮螺栓脱模器、方钢龙骨、平面模板、托架平台和吊钩,铰链式角模包括平板I和平板II,所述平板I的一边和平板II的一边铰接,所述铰链式角模分别设置在长方体结构的四条棱处,两铰链式角模之间设置平面模板,所述铰链式角模与平面模板铰接,所述平面模板内侧分别设置方钢龙骨,每个铰链式角模处分别设置有花篮螺栓脱模器,花篮螺栓脱模器一端与铰链式角模一侧的方钢龙骨相连,另一端与铰链式角模另一侧的方钢龙骨相连,每个方钢龙骨的上端分别设置吊钩,方钢龙骨的下部设置托架平台,托架平台的四周分别与四周的方钢龙骨的下端相连。
每个铰链式角模处上下各设置一个花篮螺栓脱模器。
每个平面模板的上部铰链式角模处均设置有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为整体提升筒模,电梯井每施工一层,利用塔吊提升一次,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2. 本实用新型四个角处采用铰链式角模,使得筒模可以进行收缩,便于在拆模后筒模可进行收缩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铰链式角模,2-花篮螺栓脱模器,3-方钢龙骨,4-平面模板,5-预留孔,6-托架平台,7-吊钩,8-平板I,9-平板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井整体提升筒模,整体为上部未封闭的长方体结构,包括铰链式角模1、花篮螺栓脱模器2、方钢龙骨3、平面模板4、托架平台6和吊钩7,铰链式角模1包括平板I8和平板II9,所述平板I8的一边和平板II9的一边铰接,所述铰链式角模1分别设置在长方体结构的四条棱处,两铰链式角模1之间设置平面模板4,所述平面模板4采用1.8mm胶合模板,所述铰链式角模1与平面模板4铰接,所述平面模板4内侧分别设置方钢龙骨3,每个铰链式角模1处分别设置有花篮螺栓脱模器2,花篮螺栓脱模器2一端与铰链式角模1一侧的方钢龙骨3相连,另一端与铰链式角模1另一侧的方钢龙骨3相连,每个方钢龙骨3的上端分别设置吊钩7,方钢龙骨3的下部设置托架平台6,托架平台6的四周分别与四周的方钢龙骨3的下端相连。
为了支撑的牢固性,每个铰链式角模1处上下各设置一个花篮螺栓脱模器2。
在拆模时,人工拧松花篮螺栓脱模器时,为了便于工人操作,每个平面模板4的上部铰链式角模1处均设置有预留孔5。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梯井支模难的特点,改变传统施工工艺,采用整体提升筒模,每施工一层,利用塔吊提升一次,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针对电梯井道规格四周制定预制模板,角模采用铰链式角模,在筒模内阴角部位使用花篮螺栓脱模器等高强弹簧对四个角上下进行支撑以便在拆模后筒模可进行收缩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