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用折叠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226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包括底板(1)、左侧板(20)、右侧板(21)、后板(3)及顶板(4),所述底板(1)、左侧板(20)、右侧板(21)、后板(3)及顶板(4)围绕成第一空间(5),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0)和右侧板(21)分别与所述底板(1)铰接;所述后板(3)的一边与所述底板(1)铰接,且对应另一边与所述顶板(4)铰接;工作时,所述左侧板(20)和所述右侧板(21)起支撑作用,将所述顶板(4)支撑;所述底板(1)与所述左侧板(20)和右侧板(21)分别通过合页(6)连接;所述后板(3)与所述顶板(4)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所述连接机构(7)包括滚芯(70)和若干弧板(71),所述弧板(71)与所述滚芯(70)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芯(70)设置在所述后板(3)的顶端,所述弧板(71)的连接端(710)与所述顶板(4)固定连接,且该弧板(71)穿过所述顶板(4)与所述滚芯(70)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20)和所述右侧板(21)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杆(22),该连接杆(22)设置有连接槽(220),所述顶板(4)对应位置处设置有连接板(40);工作时,所述连接板(40)伸入至所述连接槽(220)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折叠后,所述左侧板(20)和所述右侧板(2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左侧板(20)和所述右侧板(21)其上设置有顶板(4)和后板(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0)为腰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包括主架区域(10)和辅架区域(11);所述主架区域(10)包括若干第一钢杆(110);所述辅架区域(10)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中间位置,且所述辅架区域(11)由若干第二钢杆(111)拼接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杆(111)的直径值高于所述第一钢杆(110)的直径值。

7.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立柱(12),所述立柱(12)设置在所述底板(1)的四角位置;折叠后所述底板(1)、左侧板(20)、右侧板(21)、后板(3)及顶板(4)组成折叠块(8),且所述折叠块(8)的厚度值不高于所述立柱(12)的高度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2)设置有若干连接孔(12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边侧(13)设置有第一槽(130)和第二槽(131),所述第一槽(130)和第二槽(131)的槽径值和其之间的距离与叉车的叉臂适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应急用折叠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还包括面板(14),所述面板(14)覆盖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还包括门(15)和窗户(16),所述门(15)和窗户(16)开设在所述后板(3)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