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制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易安装搭建拆卸储存的木屋及具有其的木屋组。
背景技术:
木屋是由木制品制成的建筑物,被广泛用于旅游景点、野外生活住宿和办公商业等诸多场合。
目前的木屋产品结构都是使用金属其他合金等连接件、胶水以及其他连接方式的不可拆装结构,一旦安装完成就不能拆卸,具有安装、拆卸不便,费时费力。
因此,提供一种容易安装搭建拆卸储存的木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易安装搭建拆卸储存的木屋,通过结构连接件利用榫卯技术来完成搭建,可以实现快速安装、拆卸、省时省力、容易储存运输、建筑材料环保以及坚固耐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容易安装搭建拆卸储存的木屋,包括屋顶和墙体;
所述屋顶置于墙体上,且屋顶与墙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垂直于地面的墙壁;相邻的墙壁通过结构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结构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单元,多个连接单元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通过插槽互相垂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木屋仅需仅1-2人不借助任何大型工具即可完成安装拆卸及携带,可以满足旅游、各种户外体验活动中以及各种临时建筑要求自由选址、自主安装木屋的要求,同时满足人走屋撤的环境环保要求。具有节省人力物力、拆卸效率高、容易储存运输、建筑材料环保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以拆解后储存或者运输,重复使用,灵活更换地址,人走屋撤,使用时保护环境。
两个连接单元通过插槽互相垂直连接,既可以保证连接后整个木屋比较牢固,也可以实现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连接,满足墙角使用的需要以及墙面使用的需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连接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平行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对应的设有至少一组插槽,每组插槽有两个,所述插槽的宽度与第一平板的厚度及第二平板的厚度均一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连接部既可以用于连接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也可以用于与其他部件(例如:墙板单元、屋顶板等)。
插槽的宽度与第一平板的厚度及第二平板的厚度均一致,可以满足垂直连接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所述墙壁包括多个墙板和至少一个结构连接件;墙板呈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每两个墙板之间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
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多个墙板单元上下拼接,每个墙板单元均为竖 直设置的板状结构,墙板单元的厚度与连接单元两个插槽之间的板状部分的宽度相同;
位于墙壁最顶端的墙板为顶墙板,顶墙板包括多个顶墙板单元;顶墙板单元的底端设有下墙板插槽;下墙板插槽用于与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顶部插接;
位于墙壁最底端的墙板为底墙板,底墙板包括多个底墙板单元;底墙板单元的顶端设有上墙板插槽;上墙板插槽用于与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底部插接;
在顶墙板和底墙板之间的墙板为中墙板,中墙板包括多个中墙板单元;中墙板单元的底端设有下墙板插槽,中墙板单元的顶端设有上墙板插槽;与墙板单元垂直设置连接单元为第一连接单元;与墙板单元平行设置的连接单元为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分别与待连接的墙板单元的一端抵接,第一平板与待连接的墙板单元垂直,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分别与墙板单元平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底部垂直插入在该墙板单元的上墙板的插槽中,第二单元的连接部的顶部插入在位于该墙板单元上方的相邻的墙板单元的下墙板插槽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固,而且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拆装时,不需要额外的借助钉子、胶水以及其他特殊工具等进行连接,只需要将各部分通过插槽连接即可,不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拆除,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墙板单元的靠近端头处沿宽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圆棒榫。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进一步提高墙板端头的强度,避免墙板断裂。
进一步,在墙体上还设有窗,由多个窗单元上下拼接而成,所述窗单元 为框架结构,其形状、尺寸均与墙板单元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安装窗户插板的插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有利于透气,并且窗单元与墙板单元的形状、尺寸一致,有利于实现窗单元与墙板单元互换的通用性。
进一步,所述屋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屋顶单元;
每个屋顶单元包括两个屋顶板和一个屋顶连接件,其中一个屋顶板的顶端与另一个屋顶板的顶端抵接,两个屋顶板的底端均与结构连接件或墙体插接;
屋顶连接件位于屋顶板的下方,屋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屋顶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屋顶连接件的设置用于连接屋顶板使制作的屋顶更加结实耐用;人字形结构结构的设置,一方面为对称结构,使整体木屋稳固,另一方面,便于雨水流下,不会产生积水等现象。
进一步,靠近屋顶板顶端的屋顶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屋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的第一凸块固定连接;靠近屋顶板底端的屋顶板的下表面设有两排第二凸块,墙体或结构连接件与两排第二凸块之间的部分插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方便安装、省时省力的优点。
进一步,位于两端的屋顶单元的两个屋顶板的下方分别设有竖直向下的挡板,挡板设有三块使屋顶板成三面包围的结构,两个屋顶板形成的三面包围结构的内部连通,靠近墙壁处的挡板与结构连接件连接,挡板的底端与墙体的顶端设有用于进出空气的通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有利于通气,另一方面,屋顶单元在排列时可能有误差,产生不整齐,通过挡板的设置使该屋顶板高于其他的屋顶板,可以为其他的屋顶板留出伸缩的装配空间。
进一步,所有的屋顶连接件通过绳索连接在一起,绳索的两端分别与墙体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木屋的稳固性。
进一步,还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由若干个地板单元拼接而成,所述地板单元包括地板本体以及设置在地板本体下方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底端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件的顶端与地板本体的下表面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支撑件的设置有利于是地板平整,同时具有防潮的优点。
进一步,在墙体上还设有门板,所述门板包括多个门板单元,多个门板单元上下拼接,每个门板单元包括一个门板本体和两个门插板,门板本体位于屋内的一侧两端分别设有凹形板,凹形板与门板本体位于屋内的一侧形成可供门插板穿过的通孔,门插板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结构连接件插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门插板的设置可以实现锁门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门板单元的数量,从而使门可大可小,同时将门板单元拆除后也可以作为窗口使用。
进一步,所述木屋的外部覆盖防雨布,防雨布的底端与地面固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雨布的设置,使木屋可以应用于雨雪等恶劣天气。
进一步,所述墙体和屋顶的材质均为实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实木材料,可再生并环保,且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木屋组,包括上述的多个木屋,相邻的木屋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木屋,多个木屋相连时,只需要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即可,很容易建成具有多 个房间的木屋,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木屋的立体结构图;
图5A至图5D为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墙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A和图7B为屋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屋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地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为门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为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顶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顶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透气屋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中屋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带有防雨布的木屋结构示意图;
图17利用绳索固定木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连接单元,110、第一平板,120、第二平板,130、插槽,140、连接部;
2、墙板单元,210、上墙板插槽,220、下墙板插槽,230、圆棒榫;
3、屋顶板,310、第一凸块,320、第二凸块;
4、屋顶连接件,
5、地板单元,510、地板本体,520、支撑件;
6、门板单元,610、门板本体,620、凹形板,630、门插板;
7、窗单元,710、安装窗户插板的插槽,720、插板;
8、顶连接单元,9、斜顶墙板单元,10、透气屋顶板单元;11、中屋顶单元。
12、防雨布;13、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17所示,一种容易安装搭建拆卸储存的木屋,包括屋顶和墙体;
所述屋顶置于墙体上,且屋顶与墙体可拆卸连接;
所述墙体包括多个垂直于地面的墙壁;相邻的墙壁通过结构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结构连接件呈立柱状结构,所述结构连接件包括多个连接单元1,多个连接单元1沿竖直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连接单元1通过插槽130互相垂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墙壁有四面,每相邻的两面墙壁之间互相垂直且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
如图5A至图5D所示,所述连接单元1包括第一平板110、第二平板120和连接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连接部140,所述第一平板110和第二平板120平行且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平板110和第二平板120对应的设有至少一组插槽130,每组插槽130有两个,所述插槽130的宽度与第一平板110的厚度及第二平板120的厚度均一致。
位于结构连接件的最顶端的连接单元为顶连接单元8,顶连接单元8设有一组插槽,其他位置的连接单元设有两组插槽。
所述墙壁包括多个墙板和至少一个结构连接件,如图6所示,每个墙壁包括两块墙板和一个结构连接件,两块墙板设置在结构连接件的两侧。墙板呈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每两个墙板之间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
墙板包括多个墙板单元2,多个墙板单元2上下拼接,每个墙板单元2均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墙板单元2的厚度与连接单元1的两个插槽130之间的板状部分的宽度相同;
所述墙板单元2靠近端头处沿宽度方向设有多个通孔,在通孔内安装有圆棒榫230;
位于墙壁最顶端的墙板为顶墙板,顶墙板包括多个顶墙板单元;顶墙板单元的底端设有下墙板插槽220;下墙板插槽220用于与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顶部插接;
位于墙壁最底端的墙板为底墙板,底墙板包括多个底墙板单元;底墙板单元的顶端设有上墙板插槽210;上墙板插槽210用于与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底部插接;
在顶墙板和底墙板之间的墙板为中墙板,中墙板包括多个中墙板单元;中墙板单元的底端设有下墙板插槽220,中墙板单元的顶端设有上墙板插槽210;与墙板单元垂直设置连接单元为第一连接单元;与墙板单元平行设置的连接单元为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分别与待连接的墙板单元的一端抵接,第一平板与待连接的墙板单元垂直,第二连接单元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分别与墙板单元平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的底部垂直插入在该墙板单元2的上墙板插槽210中,第二单元的连接部的顶部插入在位于该墙板单元上方的相邻的墙板单元的下墙板插槽220中。
如图7A和图7B所示,所述屋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屋顶单元,多个屋 顶单元拼接成人字形结构;
每个屋顶单元包括两个屋顶板3和一个屋顶连接件4,其中一个屋顶板的顶端与另一个屋顶板的顶端抵接,两个屋顶板3的底端均与结构连接件或墙体插接;
屋顶连接件4位于屋顶板3的下方,屋顶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的两个屋顶板3固定连接。
靠近屋顶板3顶端的屋顶板3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310,屋顶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对应的第一凸块310固定连接;靠近屋顶板3底端的屋顶板3的下表面设有两排第二凸块320,墙体或结构连接件与两排第二凸块320之间的部分插接。
如图15所示,为中屋顶单元11的结构示意图,中屋顶单元11位于屋顶的中部,中屋顶单元11的底端用于与结构连接件插接,中屋顶单元11也设有两排第二凸块320,但是每排第二凸块是不连续的,用于与结构连接件匹配。
如图14所示,在屋顶上还设有透气屋顶单元10,透气屋顶单元10位于屋顶的两端,透气屋顶单元10高于其他屋顶单元,透气屋顶单元10可以设有多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透气屋顶单元10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木屋的最前端和最后端。其中每组透气屋顶单元的两个屋顶板在屋顶板本体的下方设有竖直向下的挡板,挡板设有三块使屋顶板成三面包围的结构,其中一块挡板可以部分置于其他屋顶板上,两个屋顶板形成的三面包围结构的内部连通,靠近墙壁处的竖直挡板与结构连接件插接。挡板的底端与墙体的顶端设有用于进出空气的通道。组成透气屋顶单元的屋顶板之间也是通过屋顶连接件连接。在具体设置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来实现上述的功能,例如:还可以设置斜顶墙板单元9,利用斜顶墙板单元9支撑透气屋顶单元10,其中一块竖直挡板用于卡在斜顶墙板单元9外,斜顶墙板单元 9的结构如图13所示,斜顶墙板单元9呈板状结构且竖直设置,斜顶墙板单元9的一端设有凸起,另一端设有插槽,分别用于与连接件插接。通过斜顶墙板单元9的设置可以使透气屋顶单元10高于其他的屋顶单元,便于通气。
如图7A和图7B所示,除中屋顶单元11和透气屋顶单元10外,其他的屋顶单元命名为普通屋顶单元,普通屋顶单元与墙体插接,普通屋顶单元在靠近屋顶单元的底端处设有两排第二凸块320,两排第二凸块320与墙体的顶端插接,每排第二凸块可以为连续的凸块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凸块。
如图9所示,还包括地板,所述地板由若干个地板单元5拼接而成,所述地板单元5包括地板本体510以及设置在地板本体510下方的支撑件520,所述支撑件520的底端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件520的顶端与地板本体510的下表面连接。
如图10A至图10D所示,在墙体上还设有门板,所述门板包括多个门板单元6,多个门板单元6上下拼接,每个门板单元6包括一个门板本体610和两个门插板630,门板本体610位于屋内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凹形板620,凹形板620与门板本体610位于屋内的一侧形成可供门插板630穿过的通孔,门插板630的一端穿过通孔并与结构连接件的插槽插接。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在墙体上还设有窗,由多个窗单元7上下拼接而成,所述窗单元7为框架结构,其形状、尺寸均与墙板单元2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框架结构的内侧还设有用于安装窗户插板720的插槽7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框架结构内还可以设置纵横连接的连接杆,用于将框架结构分隔成不同区域。通过插槽的设置,可以部分或全部遮住窗单元。
如图16所示,所述木屋的外部覆盖防雨布12,防雨布12的底端通过固定件与地面固定。用于满足恶劣天气情况下的使用。
如图17所示,所有的屋顶连接件通过绳索13连接在一起,绳索13的 两端分别与墙体固定。进一步提高木屋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来设计合适的尺寸。如果需要多个独立的房间,可以设置多个上述的木屋,上述的木屋通过结构连接件连接成一起。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木屋产品不可拆装及不能携带的技术,全部采用实木材料,通过专门设计的榫卯结构连接,完成了整间木屋及多间木屋的相互连接及安装拆卸。
所有部件:预制好的木制部件,全部采用实木材料;采用实木材料可达到环保,保暖,抗雪抗风,易于搬运及拆装。
连接方式:木材榫卯连结,易于手工拆装,环保。
木制专用连接件:解决墙板之间的连接及木屋与木屋之间的连接。
所有部件均为实木制作,可再生并环保。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 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