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地板的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303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架地板的板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高架地板的板体。



背景技术:

传统高架地板的板体的四周强度较低,在长期使用后四周容易发生变形损坏,而且铺设繁琐,拆卸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周强度高,不易变形损坏,铺设简单,拆卸维修方便的高架地板的板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地板的板体,具有面板、底板和芯板,所述芯板位于面板和底板组成的空腔中,其改进在于:

a、所述底板具有底面板、壁面和端口外沿,所述面板的外沿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覆在底板的端口外沿上;

b、所述面板 的四个角上均具有弧形豁口或倒角,且面板的弧形豁口上沿处具有弧形豁槽或面板的倒角上沿处具有弧形豁槽, 所述弧形豁槽具有弧形面和台阶面;

c、所述底板四周的壁面具有条形凸筋和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凸筋和条形凹槽的方向均为一端与底面板相接另一端与端口外沿相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面板上的弧形豁口为四分之一圆弧的弧形缺口,面板上的弧形豁槽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扇形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角为45°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四周的壁面上分别具有7~13个条形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四周的壁面上分别具有11个条形凹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四周的壁面上分别具有11个条形凹槽和12个条形凸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弧形豁槽的台阶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5mm±1.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豁槽的弧形面的下沿弧形半径R1=10.5mm±2.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豁槽的弧形面的上沿弧形半径为R2=13mm±2.0mm。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所述面板的外沿具有包边,所述包边包覆在底板的端口外沿上,所述底板的四周的壁面具有条形凸筋,包边和条形凸筋大大增加了板体四周的强度,即使长时间使用板体四周也不易变形损坏,所述面板的四个角上均具有弧形豁口或倒角,面板可以用螺丝和垫片相互固定,这样铺设简单,拆卸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5图2中的Ⅰ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四个角为倒角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的Ⅱ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高架地板的板体,具有面板1、底板2和芯板3,所述芯板3位于面板1和底板2组成的空腔中,

如图2、4、5所示,所述底板2具有底面板2-1、壁面2-2和端口外沿2-3,所述面板1的外沿具有包边1-1,所述包边1-1包覆在底板2的端口外沿2-3上。

如图1、3、6、7所示,所述面板1 的四个角上均具有弧形豁口1-2或倒角1-2’,且面板1的弧形豁口1-2上沿处具有弧形豁槽1-3或面板1的倒角1-2’上沿处具有弧形豁槽1-3, 所述弧形豁槽1-3具有弧形面1-3-1和台阶面1-3-2。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2四周的壁面2-2具有条形凸筋2-4和条形凹槽2-4’,所述条形凸筋2-4和条形凹槽2-4’的方向均为一端与底面板2-1相接另一端与端口外沿2-3接。

如图1、3、6、7所示,所述面板1上的弧形豁口1-2为四分之一圆弧的弧形缺口,面板1上的弧形豁槽1-3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扇形槽。

如图6所示,所述倒角1-2’为45°角。

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2四周的壁面2-2上分别具有7~13个条形凹槽2-4’;当然,也可以是所述底板2的四周的壁面2-2上分别具有11个条形凹槽2-4’;当然,还可以是所述底板2的四周的壁面2-2上分别具有11个条形凹槽2-4’和12个条形凸筋2-4。

如图5所示,所述面板1的上表面1-4与所述弧形豁槽1-3的台阶面1-3-2之间的高度差为h=5mm±1.0mm。

如图7所示,所述弧形豁槽1-3的弧形面1-3-1的下沿弧形半径为R1=10.5mm±2.0mm;所述弧形豁槽1-3的弧形面1-3-1的上沿弧形半径为R2=13mm±2.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