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边形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501阅读:1007来源:国知局
五边形砌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五边形砌块。



背景技术:

传统砌块墙体中纵横墙体及转角处的连接要求隔层交叉一次,即横墙的第一层和第三层伸入纵墙,纵墙的第二层和第四层伸入横墙,在砌筑交接墙体中的一堵墙时须将交接的另外的墙体转角处的交叉砌筑出来。在二次装修中,需要新增交接墙体时,传统砌块无法完成新增墙体与原有墙体的交叉搭接,使得新增墙体无法与原有墙体稳固的连接到一体,在较大的外力下易倒塌。CN200720156296.1提供的蜂巢结构墙体,其纵横墙体及转角连接采用T型、L型等异形砌块,增加了异形砌块的生产设备投入,也使各种砌块在工地的分配变得很繁复,施工也较复杂。在二次装修中,需要新增交接墙体时,也无法实现新增墙体与原有墙体稳固连接,在较大的外力下易倒塌。传统砌块墙体和CN200720156296.1蜂巢结构墙体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对砌块进行切割,浪费材料人力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传统砌块墙体和现有蜂巢结构墙体无法实现新增墙体与原有墙体稳固连接,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对砌块进行切割的缺陷,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在二次装修中稳固连接原有墙体,施工中不切割砌块,砌块间精确定位,易实现机械化作业的五边形砌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五边形砌块,其特征在于五边形砌块1的上直边和相邻的上斜边设置有榫头2,下直边和相邻的下斜边设置有榫槽3,与上直边和下直边相邻的垂直边设置有榫槽3,榫头2的高度小于榫槽3的深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五边形砌块1内设置有通孔4。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4内填充有气囊5。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孔4两端设置有堵头6。

本实用新型的五边形砌块和六边形砌块配合,砌筑具有蜂巢结构的墙体。五边形砌块置于墙体的垂直两边,与同一平面的墙或柱连接,由两边依次向中间砌码六边形砌块,直到不能码入整块六边形砌块时,所形成的缺口作为浇筑带,施工中不切割砌块,砌块间精确定位,墙面自动找平无需校平墙面,墙体稳定,易实现机械化作业,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墙体质量。

五边形砌块与相垂直的墙面的墙边连接,构成L形墙体;与相垂直的墙面连接,构成T形墙体;与T形墙体的墙面连接,构成十字形墙体。连接牢固可靠,对比现有蜂巢结构墙体,省去了T型、L型等异形砌块,减少了设备投入。并且,通过五边形砌块可以在二次装修中将新增墙体与原有墙体牢固的连接为一整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传统砌块墙体和现有蜂巢结构墙体无法实现新增墙体与原有墙体稳固连接,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对砌块进行切割的缺陷,提供的五边形砌块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以在二次装修中稳固连接原有墙体,施工中不切割砌块,砌块间精确定位,易实现机械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五边形砌块通孔填充气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五边形砌块通孔两端填充堵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平面墙体应用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T形墙体应用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T形墙体应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十字形墙体应用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十字形墙体应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L形墙体应用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L形墙体应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与其它墙或柱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五边形砌块;2、榫头;3、榫槽;4、通孔;5、气囊;6、堵头;7、六边形砌块;8、下梯形砌块;9、上梯形砌块;10、墙或柱;11、楼板或梁;12、泡沫板;13、自流平垫层;14、浇筑带;15、浇筑缝;16、焊接有长钢筋的膨胀螺栓;17、玻璃纤维网格布;18、墙面腻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例的五边形砌块,如图1和图2所示,五边形砌块1的上直边和相邻的上斜边设置有榫头2,下直边和相邻的下斜边设置有榫槽3,与上直边和下直边相邻的垂直边设置有榫槽3,榫头2的高度小于榫槽3的深度。

五边形砌块1内设置有通孔4。

其在平面墙体的应用如图5和图12所示。

在T形墙体的应用如图6和图7所示。

在十字形墙体的应用用如图8和图9所示。

在L形墙体的应用用如图10和图11所示

实施例二

本例的五边形砌块,如图3所示,通孔4内填充有气囊5。用于砌筑空心墙体。

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例的五边形砌块,如图4所示,通孔4两端设置有堵头6。用于砌筑空心墙体。

其余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