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980阅读:1217来源:国知局
输电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铁塔,尤其涉及一种输电塔。



背景技术:

铁塔通常需要避雷设备,同时由于铁塔的高度较高,有可能设置在山地等高处,其塔尖的绝对高度就更高了。因此为保证其输电安全,通常需要安装可靠的避雷装置。同时避雷装置在外接环境中常年暴漏,容易被污染,影响其使用寿命,需要对其进行清洁,但是高塔上的清洁工作较难展开,需要自清洁装置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一种输电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电塔,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塔基、塔身和塔尖,所述塔身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横担,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尖顶部设置有避雷器,所述塔身上设有地线,所述地线顶端电连接避雷器,所述地线底端埋入地下,所述地线上还设置有若干支线,所述横担的两端各电连接一根支线,所述避雷器外周还设置有圈体,所述圈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环,所述滑环两端分别设有刷头和帽体,所述刷头位于所述滑环内侧并抵在所述避雷器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帽体为半球形的碗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担两端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用于固定输电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塔基通过地基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避雷器位于所述圈体的圆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圈体上设置有两个滑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架空地线,可以有效引导雷击进入地线,从最高处大范围的形成避雷效果,支线连接的横担也有效的形成避雷效果;避雷器外周设置圈体,并设置帽体,帽体为半球形的碗状结构,这样帽体在风的作用下可以被推动,这样滑环便可以沿圈体滑动,进而形成刷头对避雷器的刮刷,以便将避雷器上的污垢去除,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基,2、塔身,3、塔尖,4、横担,5、避雷器,6、地线,7、支线,8、圈体,9、滑环,10、绝缘件,11、帽体,12、刷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输电塔,包括:由下往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塔基、塔身和塔尖,塔身上设置有至少两组横担,塔尖顶部设置有避雷器,塔身上设有地线,地线顶端电连接避雷器,地线底端埋入地下,地线上还设置有若干支线,横担的两端各电连接一根支线。

通过设置架空地线,可以有效引导雷击进入地线,从最高处大范围的形成避雷效果,支线连接的横担也有效的形成避雷效果。

避雷器外周还设置有圈体,圈体上设置有两个滑环,滑环两端分别设有刷头和帽体,刷头位于滑环内侧并抵在避雷器上,避雷器位于所述圈体的圆心位置。帽体为半球形的碗状结构,这样帽体在风的作用下可以被推动,这样滑环便可以沿圈体滑动,进而形成刷头对避雷器的刮刷,以便将避雷器上的污垢去除,延长其使用寿命。

横担两端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绝缘件,绝缘件用于固定输电线。

塔基通过地基固定在地面上。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