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6544阅读:16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军用帐篷多为单层的,帐篷内的空间利用率不高。而且在冬季使用的帐篷,一般选用材质较厚的篷面,但在非常寒冷的野外使用时,仍然不能满足保温取暖的要求,使使用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帐篷的内部空间率不高且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包括帐篷骨架,所述帐篷骨架包括第一矩形框、若干根支撑所述第一矩形框的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框上的若干根支撑筋,其中所述支撑筋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第一矩形框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矩形框上设置有承载板,所述第一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第一矩形框长边长度的4/5且大于所述第一矩形框长边长度的2/3;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垫;

所述支撑筋通过第一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一矩形框连接,所述支撑筋的外侧环设有第一篷面,所述第一篷面上开设有一L型拉链开口;

所述支撑筋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第二矩形框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矩形框上的第二篷面,所述第二篷面上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矩形框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筋数量相同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筋;所述第二篷面的周缘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一篷面连接;

所述支撑柱通过第二阻尼转轴与所述第一矩形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环设有第三帐篷布,第三篷面和第一篷面通过拉链连接,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一第二气垫连接;

所述第一篷面、第二篷面、第三篷面、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内均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包括由外至内的保温层、柔性基材层、印刷在所述柔性基材层上的厚膜加热电路、以及覆盖所述厚膜加热电路的导热层;所述厚膜加热电路设置有电源端子;

所述双层帐篷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厚膜加热电路的电源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是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由于均可在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上休息、放置物品,提高了帐篷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至蓄电池内,蓄电池为第一篷面、第二篷面、第三篷面、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内的厚膜加热电路供电,厚膜加热电路产生热量为使用者供暖,保温层将热量尽量留在帐篷内,导热层将厚膜加热电路产生的热量传到至表面,使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在冬天寒冷的野外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于冬季使用的框架结构的军用双层帐篷,该双层帐篷包括帐篷骨架,所述帐篷骨架包括第一矩形框1、若干根支撑所述第一矩形框的支撑柱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矩形框上的若干根支撑筋6,其中所述支撑筋和支撑柱分别设置在第一矩形框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矩形框1上设置有承载板2,所述第一矩形框的相对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承载板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矩形框滑动连接,且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第一矩形框长边长度的4/5且大于所述第一矩形框长边长度的2/3。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第一气垫。由于承载板和矩形框之间通过滑槽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所述支撑筋6通过第一阻尼转轴5与所述第一矩形框1连接,当不使用帐篷时,将支撑筋旋转至第一矩形框所在的平面内,方便携带。所述支撑筋的外侧环设有第一篷面,所述第一篷面上开设有一L型拉链开口。

所述支撑筋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包括第二矩形框8以及覆盖在所述第二矩形框上的第二篷面,所述第二篷面上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二矩形框8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筋数量相同的插槽7,所述插槽7用于连接所述支撑筋6。支撑筋通过插槽与第二矩形框连接,方便拆卸和安装。所述第二篷面的周缘通过拉链与所述第一篷面连接,尽量避免在第一篷面和第二篷面的接缝处漏风。

所述支撑柱3通过第二阻尼转轴4与所述第一矩形框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侧环设有第三帐篷布,第三篷面和第一篷面通过拉链连接,尽量避免第三篷面和第一篷面的连接处漏风。各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一第二气垫连接。在不使用该帐篷时,将支撑柱旋转至第一矩形框所在的平面内,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是指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由于均可在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上休息、放置物品,提高了帐篷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所述第一篷面、第二篷面、第三篷面、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内均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包括由外至内的保温层、柔性基材层、印刷在所述柔性基材层上的厚膜加热电路、以及覆盖所述厚膜加热电路的导热层;所述厚膜加热电路设置有电源端子。

所述双层帐篷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厚膜加热电路的电源端子电连接。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至蓄电池内,蓄电池为第一篷面、第二篷面、第三篷面、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内的厚膜加热电路供电,厚膜加热电路产生热量为使用者供暖,保温层将热量尽量留在帐篷内,导热层将厚膜加热电路产生的热量传到至表面,使本实用新型适合于在冬天寒冷的野外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自然资源太阳能为帐篷供暖,不仅达到了供热保暖的作用,而且绿色节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尽管该拉链开口只设置在了第一篷面上,但通过该拉链开口,使用者即可进入第一气垫,也可进入第二气垫。由于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第一矩形框的长边长度,所以将承载板滑至拉链开口的另一端,人们通过该拉链开口便可进入底层的第二气垫,进行休息。虽然底层空间较小,但是承载板的长度小于第一矩形框的长边长度,人们坐在底层的第二气垫上更换衣物时也比较方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双层帐篷还包括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串联在蓄电池和所述电源端子的连接电路上。温控开关利用帐篷内的温度自动开启或者关闭,从而使厚膜加热电路通电或断开电源,智能方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双层帐篷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篷面外表面的红外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层帐篷内的控制单元和报警器,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红外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器电连接。当夜间休息时,有物体靠近该双层帐篷时,红外线感应器向控制单元发出信号,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人们知道有物体在靠近。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双层帐篷还包括设置在该双层帐篷顶端的GPS定位装置,方便定位,避免迷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双层帐篷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篷面外表面的夜光条。夜光条可以为短距离离开帐篷的人在夜间方便找到帐篷的位置,也为夜间靠近者发出警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