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的放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7462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的放线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现场放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的放线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多边异形承台,见图1,传统放线方法一般是用钢卷尺按尺寸沿轴线放出每条边的端点,然后将每个端点用工程线拉好沿工程线撒上灰线形成承台土方开挖的边线,如此重复将每个承台土方开挖边线放完,这种放线方法比较繁琐,放线人员至少需要3人,而且放线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的放线模具,所述放线模具能够大幅度提高放线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的放线模具,所述放线模具1为呈轴对称的多边形结构,多边形中相互平行的两对边中点均设有标记物2,该标记物为轴线的控制点。

所述放线模具1的尺寸、形状与承台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放线模具1采用钢筋围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放线模具1每个角下部均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能够直接插入到工地上,避免放线模具移动,影响放线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将放线模具1的形状设计为建筑承台状,将放线模具1的X和Y方向的轴线位置用红油漆标记出轴线控制点。在放线的时候只需要将标记的红油漆点对在轴线上,沿放线模具撒上白灰线即可进行下一个承台的放线工作,放线人员只需要1~2人即可,工作效率比传统放线方法提高2倍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线模具结构简单,大限度地做到了方便、简洁、快速施工,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减轻了一线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施工现场建筑承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放线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支撑杆的放线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放线模具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记:1-放线模具,2-标记物,3-支撑杆,4-建筑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所述放线模具1呈轴对称的六边形结构,沿着X轴和Y轴分别具有相互平行的两对边,相互平行的两对边中点设有标记物2,标记物在本实施例中为油漆标记,放线模具1采用直径12mm的三级钢筋制作而成。

也可在六边形的每个角下方设置支撑杆3,如图3所示,支撑杆可以插在工地上,增加放线模具的稳定性。

所述放线模具的使用过程如下:

如图4所示,首先放线确定好建筑承台所在的X轴和Y轴线,在放线的时候移动放线模具1,只需要将标记物2对在X、Y轴线上,沿放线模具撒上白灰线即可,然后进行下一个建筑承台的放线工作。

放线模具制作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基础承台(建筑承台)尺寸,并考虑施工措施及工作面进行放线模具制作,制作完成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放线工作。放线模具在设计图纸基础承台尺寸的基础上向四周平移300mm。

每个建筑承台放线时必须把涂好的油漆标记点与轴线重合在一起,方可进行撒灰线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