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063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踢脚线。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现代家庭装修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装饰材料,铺装踢脚线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美观,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与地板相呼应,使墙面与地板间有过渡,起到色彩过渡和衔接的装饰作用,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二能起到固定地面装饰材料、掩盖地面装饰材料的伸缩缝和施工中的加工痕迹、提高地面装修的整体感、保护墙角易受损伤的部位、保证墙体材料正常使用的作用。三避免主人在清洁时把拖把上的灰尘、脏水溅到墙上,留下黑印等。踢脚线比较容易擦洗,擦洗非常方便。有利于房屋的清洁维护。

目前踢脚线的安装通常直接采用钉子固定在墙体上,但是拆卸不便,且安装完成后再踢脚线上会留下大量钉眼,影响踢脚线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安装结构美观的踢脚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和踢脚线底座,踢脚线底座包括固定部和插接部,其中固定部固定在墙面上,插接部竖向设置在固定部上方,插接部上设有倒齿,插接部与墙面间形成第一缺口;踢脚线本体的外侧面的下端与地面平齐,踢脚线本体的内侧面贴合在墙面上,内侧面的下端高于外侧面的下端,在内侧面与外侧面的下端之间设有插槽,踢脚线底座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槽中,插 槽内相应设有齿形结构。通过踢脚线底座将踢脚线固定在墙体上,人们无法从外部观察到踢脚线底座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提高了安装结构的整体美观性。踢脚线与踢脚线底座间通过插槽及插接部配合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进一步通过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锁紧,增加了两者间连接对的紧密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插槽的内壁的下端设有斜面,斜面设置在靠近插槽的一侧。设置斜面增大了插槽下端的开口,并且斜面起到了导向作用,方便插接部对准插槽并安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插槽的内壁与第一缺口匹配。踢脚线底座将插槽的内侧壁压紧在墙面上,进一步增加了整体结构的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踢脚线本体内部中空设置,踢脚线本体内部设有多个竖向设置或横向设置的加强筋。能减轻踢脚线本体的重量,有利于减小与踢脚线底座连接处所受的压力,同时设置加强板用于保证踢脚线本体的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踢脚线本体的外侧面的上部设为弧形结构,外侧面的下部为竖直设置的平面结构。上部设置为弧形结构用于增加踢脚线本身的美观度,下部设置为平面结构,在与地板配合安装时,不会出现安装缝隙。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踢脚线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卡槽,卡槽位于插槽的上方,墙体上的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矩形卡块。通过卡块与卡槽配合承担踢脚线本体的部分重量,减轻踢脚线底座所受的压力,进一步保证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上述结构的踢脚线,通过踢脚线底座将踢脚线固定在墙体上,人们无法从外部观察到踢脚线底座与墙体间的连接结构,提高了安装结构的整体美观性。踢脚线与踢脚线底座间通过插槽及插接部配合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并且进一步通过相互配合的齿形结构锁紧,增加了两者间连接对的紧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踢脚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踢脚线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踢脚线,包括踢脚线本体1和踢脚线底座2,踢脚线底座2通过钉子固定在墙板上。踢脚线底座2包括固定部21和插接部22,其中固定部21固定在墙面上,插接部22竖向设置在固定部21上方,插接部22上设有倒齿221,插接部22与墙面间形成第一缺口23。

踢脚线本体1内部中空设置,并相应在踢脚线本体1内部设有多个竖向设置或横向设置的加强筋14。踢脚线本体1的外表面11的下端与地面平齐,踢脚线本体1的内侧面12与墙面贴合,内侧面12的下端高于外侧面11的下端,且在内侧面12与外侧面11的下端之间设有插槽13,插槽13与踢脚线底座2的插接部22配合,插槽13内相应设有齿形结构131。插槽13的内壁132第一缺口23匹配。插槽13的内壁132的下端设有斜面133,斜面133设置在靠近插槽13的一侧。设置斜面133增大了插槽13的开口的宽度,同时斜面133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在安装踢脚线本体1时,更容易将踢脚线底座2的插接部22插入到插槽13中。

为了进一步增强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稳定性,在踢脚线本体1的内侧面12上设有卡槽15,卡槽15设置在内侧面12的上半部分,卡槽15位于插槽13的上方,在墙体上相应位置设有长条状的矩形卡块(卡块未在附图中示意),矩形卡块与卡槽15的形状配合,矩形卡块与踢脚线底座2配合支撑踢脚线本体1,踢 脚线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

在安装时,先将踢脚线底座2的固定部21固定在墙体上,然后将踢脚线本体1的插槽13对准踢脚线底座2的插接部22,将踢脚线本体1从上端安装在踢脚线底座2上,此时插接部22位于插槽13中,插槽13的内侧臂132插入到第一缺口23中。插接部22与插槽13通过齿形配合锁紧。

为了美观将踢脚线本体1的外侧面11的上部设为弧形结构。同时为了配合地板使用,外侧面11的下部为竖直设置的平面结构,使得地面铺设地板后,外侧面11的下部与地板之间不存在拼接缝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