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踢面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7276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楼梯踢面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室内楼梯大都采用石板材、人造石或地板砖搭建而成,为了增加楼梯整体美感效果,通常需在踏步板前下沿加装一个装饰条。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2220758A公开了一种楼梯板,其包括水平踏板以及胶合固定于水平踏板下方的竖直立板,水平踏板前沿垂直向下设置一块踏鼻,踏鼻胶合固定在水平踏板前沿的下端侧,竖直立板紧贴踏鼻内侧胶合固定,以此构成楼梯板单元。该种楼梯,水平踏板前沿增设一踏鼻,结构美观。

石板材、人造石或地板砖搭建而成的楼梯地面大多采用专用粘结剂或水泥砂浆作为粘贴材料,将饰面板与踏步板直接粘结在一起,但是,由于楼梯属于人流密集区域,作为结合层的水泥砂浆和专用粘结剂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在长期荷载和振动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脆裂、空鼓现象,踏步板、立面板简单胶合固定的踏鼻易掉落,致使楼梯不坚固耐用,失去楼梯整体美感效果,大大降低了其使用价值,造成大量的后期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楼梯踢面饰面结构,起到防止踏步板和饰面板掉落的问题。

为了达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楼梯踢面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在楼梯结构层上的结合层、踏步板、饰面板、立面板和连接板,所述的结合层内设有植筋和钢丝网,植筋插在楼梯结构层的平面上,钢丝网与植筋焊接连接,钢丝网沿楼梯结构层布设成阶梯状;所述的踏步板设在结合层的平面上,立面板设在结合层的立面上,立面板顶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与踏步板地面结合,连接板的前端设有榫头,所述的饰面板上设有与榫头配合的凹槽,饰面板安装在连接板和立面板的前侧,饰面板的顶部与踏步板最前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钢丝网设在结合层的1/2厚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立面板顶部和连接板底部设有相互配合的凹凸槽,使连接板和立面板的连接强度更高。

优选地,所述的饰面板侧面覆盖在连接板和立面板之间的缝隙前侧。

优选地,所述的踏步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防滑槽。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楼梯踢面饰面结构通过在结合层内设置钢丝网的方式,增加结合层的强度,避免发生脆裂、空鼓,使其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饰面板、立面板和踏步板的衔接位置增设了连接板,连接板和饰面板设有相互配合的榫头和凹槽,饰面板能更好地固定在立面板上,防止饰面板掉落影响美观程度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楼梯踢面饰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楼梯结构层,2结合层,3植筋,4钢丝网,5踏步板,6连接板,7立面板,8饰面板,51防滑槽,61榫头,8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楼梯踢面饰面结构,包括设在楼梯结构层1上的结合层2、踏步板5、饰面板8、立面板7和连接板6,所述的楼梯结构层1的水平面上规则地布设了植筋3,植筋的底端插入楼梯结构层1内,顶端伸出楼梯结构层1,且伸出部分均为预计设置结合层2厚度的一半,然后在植筋顶部焊接钢丝网4,所述的钢丝网4沿楼梯结构层1布设成阶梯状,钢丝网4铺设完成后浇筑水泥砂浆形成结合层2,结合层2内设置了钢丝网,可避免发生脆裂、空鼓,使其具有更好的粘结性能。

所述的踏步板5设在结合层2的平面上,立面板7设在结合层2的立面上,所述的立面板7的高度低于本级台阶结合层的高度,即立面板7和踏步板5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处设置一块连接板6,连接板6顶部与踏步板地面结合,连接板的前端设有榫头61,为增加连接板和立面板的连接强度,立面板顶部及连接板底部打磨形成相互配合的凹凸槽,所述的饰面板上设有与榫头配合的凹槽81,饰面板8安装在连接板6和立面板7的前侧,饰面板8内侧一面覆盖住连接板6和立面板7的缝隙,增加其美观程度,饰面板8的顶部与踏步板5最前端采用粘结剂连接。

为增加楼梯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实施例涉及的踏步板5的上表面设有若干防滑槽51,踏步板5前端上角及饰面板8下角均磨边形成弧形。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