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218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围栏主要是起隔离防护作用,通常在所要隔离防护的城市街道区、风景区、游乐场所等区域形成隔离防护,一般可视其为公共设施。对于建筑领域来说,由于建筑施工场合比较危险,一般需要建筑围栏形成隔离。一般的建筑围墙为砖混结构,施工慢、拆装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些可拆装的建筑围栏,但是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和运输较为不便,且安装和拆卸时麻烦,重复利用性较差,对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围栏设有两根固定桩和一排护栏;所述固定桩由底座、立柱和一组护栏连接组件构成,所述底座设有用于安装地锚的地锚孔,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护栏连接组件含有两个挂孔构件,所述挂孔构件的顶面设有圆形挂孔,所述两个挂孔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且所述两个挂孔构件的圆形挂孔共轴;所述护栏由护栏主体和四个挂钩构成,所述四个挂钩均固定连接在所述护栏主体上,使得所述护栏能够活动挂装在两根所述固定桩之间,即:所述护栏的其中两个所述挂钩插装在其中一根所述固定桩的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圆形挂孔中、另外两个所述挂钩插装在另一根所述固定桩的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圆形挂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固定桩增设有两组所述护栏连接组件;所述立柱为方形钢管,第一组所述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固定在所述方形钢管的左侧端面上,第二组所述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固定在所述方形钢管的右侧端面上,第三组所述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固定在所述方形钢管的外侧端面上。

为了确保建筑围栏的强度和牢固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立柱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且所述立柱与底座之间焊接有加强筋,每一个所述挂孔构件均通过连接块固定在所述立柱上,即:所述挂孔构件为圆筒形构件,所述连接块具有圆弧形端面和平面端面,所述挂孔构件的周面焊接固定在所述连接块的圆弧形端面上,所述连接块的平面端面焊接固定在所述立柱的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底座均设有四个所述地锚孔,所述四个地锚孔环绕其所在底座上的立柱均匀间隔布置。

为了在确保建筑围栏的强度和牢固性的同时,减轻护栏的重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护栏主体由两根边柱、两根横梁和多根纵杆构成,所述横梁和纵杆均为中空钢管,所述两根横梁均焊接固定在所述两根边柱之间,各根所述纵杆均焊接固定在所述两根横梁之间;其中两个所述挂钩焊接固定在其中一根所述边柱上、另外两个所述挂钩焊接固定在另一根所述边柱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挂钩为由钢筋折弯形成的L形构件,该L形构件的一端焊接固定在所述边柱上、另一端朝下设置,所述挂钩通过其朝下设置的端部插装在所述圆形挂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建筑围栏增设有至少一根所述固定桩和至少一排所述护栏,各根所述固定桩围绕建筑围栏所要隔离的建筑物间隔布置,且每一根所述固定桩的立柱的内侧端面均朝向所述建筑物设置,相邻两根所述固定桩之间均活动挂装一排所述护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桩用地锚固定在地面上并将护栏挂装在两根相邻的固定桩之间即可完成建筑围栏的装配,且护栏与固定桩之间是可拆卸的活动式连接,使得固定桩与护栏可分别在工厂内完成加工,再运输到工地进行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运输、装配、拆卸方便的优点,能够提高建筑围栏的生产和装配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采用方形钢管作为固定桩的立柱,并在方形钢管的三个端面分别设置护栏连接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施工场地的大小增加和减少立柱和护栏的数量,并形成适应于施工场地外形的建筑围栏围。

第三,本实用新型采用L形的挂钩,使得向上提起护栏即可方便的将护栏从固定桩上拆卸下来,而护栏与固定桩的L形挂钩连接方式又可确保护栏能够承受施工场地中最常见的水平力的冲击,确保建筑围栏起到防护效果。

第四,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空钢管作为护栏主体的横梁和纵杆,并采用焊接方式实现固定桩和护栏的构件连接,并在立柱与底座之间焊接加强筋,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确保建筑围栏的强度和牢固性的同时,减轻了护栏的重量,节省了护栏的材料,能够确保建筑围栏受到外力不会在接处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使用新型的建筑围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中固定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使用新型中护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易于装拆的建筑围栏,设有两根固定桩1和一排护栏2。

上述固定桩1由底座11、立柱12和三组护栏连接组件构成;底座11设有四个用于安装地锚的地锚孔11a,立柱12为方形钢管,立柱1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座11的顶面上,且立柱12与底座11之间焊接有加强筋,四个地锚孔11a环绕其所在底座11上的立柱12均匀间隔布置;每一组护栏连接组件均含有两个挂孔构件13,挂孔构件13的顶面设有圆形挂孔13a,第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13固定在方形钢管的左侧端面12a上,第二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13固定在方形钢管的右侧端面12b上,第三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13固定在方形钢管的外侧端面12c上,并且,同属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13分别固定在立柱12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且同属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挂孔构件13的圆形挂孔13a共轴;其中,每一个挂孔构件13均优选通过连接块14固定在立柱12上,即:挂孔构件13为圆筒形构件,连接块14具有圆弧形端面和平面端面,挂孔构件13的周面焊接固定在连接块14的圆弧形端面上,连接块14的平面端面焊接固定在立柱12的端面上。

上述护栏2由护栏主体和四个挂钩21构成,护栏主体由两根边柱22、两根横梁23和多根纵杆24构成,横梁23和纵杆24均为中空钢管,两根横梁23均焊接固定在两根边柱22之间,各根纵杆24均焊接固定在两根横梁23之间;其中两个挂钩21焊接固定在其中一根边柱22上、另外两个挂钩21焊接固定在另一根边柱22上,使得护栏2能够活动挂装在两根固定桩1之间,即:护栏2的其中两个挂钩21插装在其中一根固定桩1的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圆形挂孔13a中、另外两个挂钩21插装在另一根固定桩1的一组护栏连接组件的两个圆形挂孔13a中;其中,挂钩21优选为由钢筋折弯形成的L形构件,该L形构件的一端焊接固定在边柱22上、另一端朝下设置,挂钩21通过其朝下设置的端部插装在圆形挂孔13a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围栏时,通过将地锚安装到底座11的地锚孔11a内,再将地锚打入地面,使得固定桩1通过安装在其底座11上的地锚固定在地面上,最后将护栏2挂装在相邻的两根固定桩1之间,即可完成建筑围栏的安装,需要拆卸建筑围栏时,将前述步骤反向操作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建筑围栏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它们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二的建筑围栏增设有至少一根固定桩1和至少一排护栏2,各根固定桩1围绕建筑围栏所要隔离的建筑物间隔布置,且每一根固定桩1的立柱12的内侧端面12d均朝向建筑物设置,相邻两根固定桩1之间均活动挂装一排护栏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