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房顶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23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房顶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式房屋建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箱式房顶梁。



背景技术:

箱式房不同于传统的房屋建筑,箱式房为模块化房屋,一般通过顶梁、底梁、顶板、底板、墙板等拼装而成,由工厂集中制造,能够随时进行移动,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具有很广的应用环境。多个箱式房能够在空间内任意组合,即可作为临时性住房,也可作为永久性住房。但现有技术中,箱式房通常使用角钢、槽钢和工字钢等作为箱式房的顶梁和底梁的主要结构,使得组装后的箱式房存在框架的重量重,结构不牢固等不足;而现有技术中的异型材功能单一,在加挂其他建材时需要用到多种辅助件,不仅使得箱式房的建造成本增加,而且导致自重增加。因此,现需要一种结构轻便、坚固,功能多样的箱式房顶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箱式房顶梁,以使其具有结构轻便、坚固,功能多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箱式房顶梁,包括异型型材,所述异型型材的截面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四折边,所述第四折边的两端端部向同侧方向分别设置有水平设置的第三折边和第五折边而形成C型型材;所述第三折边的自由端连接有朝向C型型材内侧延伸的第二折边,所述第五折边的自由端连接有朝向C型型材内侧延伸的第六折边;所述第二折边的自由端连接有朝向C型型材外侧延伸的第一折边,所述第六折边的自由端连接有朝向C型型材外侧延伸的第七折边;所述第七折边的自由端连接有第八折边,所述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所述第二折边与第一折边形成能够用于支撑顶棚的弯折结构,所述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形成能够用于吊挂顶板的弯折结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折边与第三折边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五折边与第六折边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第六折边与第七折边之间的角度为90°。90°的弯角增强了顶梁的抗弯折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折边与第一折边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180°。第二折边与第一折边之间的夹角与放置在其间的顶棚的转角的角度匹配,使顶棚能够更好的固定在顶梁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0°且小于等于180°。第七折边与第八折边之间的夹角与顶板的挂接部的夹角匹配。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四折边的长度为180mm,所述第三折边的长度为80mm,所述第五折边的长度为30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二折边的长度为24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折边的长度为13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六折边的长度为45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七折边的长度为30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八折边的长度为15mm。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异型型材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第四折边、第五折边、第六折边、第七折边和第八折边为依次首尾连接的一体结构,通过一体成型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第八折边使得顶梁具有吊挂顶板的能力,而不一定需要通过加装其他构件来吊挂顶板,实现了吊顶连接方式的多样性结构简单轻便,使得箱式房的整体重量减轻,方便运输和组装;

(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边的长度为24mm,能够放入更厚的顶棚,能够使得箱式房具有更好的防潮、隔热、隔音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顶梁为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结构稳定,且成90°的弯角增强了顶梁的结构强度,使得顶梁更加的坚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箱式房顶梁的截面图;

图2是一种箱式房顶梁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1-第一折边;2-第二折边;3-第三折边;4-第四折边;5-第五折边;6-第六折边;7-第七折边;8-第八折边;9-顶檩条;10-顶棚;11-顶板;12-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箱式房顶梁,具有结构轻便、坚固,功能多样的优点,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由钢板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的异型型材,异型型材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处处相等;从异型型材的截面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边1、第二折边2、第三折边3、第四折边4、第五折边5、第六折边6、第七折边7和第八折边8;在实际应用当中,第四折边4为顶梁的侧板,且竖直设置;第三折边3和第五折边5均位于第四折边4的同一侧且水平设置;第六折边6自第五折边5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朝向异型型材外侧水平延伸的第七折边7连接,第七折边7的自由端与第八折边8连接;第三折边3的自由端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折边2,第二折边2的自由端与向异型型材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折边1连接。

其中,第八折边8与第七折边7之间的夹角成180°,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之间的夹角成180°。

其中,第四折边的长度为180mm,第三折边3的长度为80mm,第五折边5的长度为30mm,第二折边2的长度为24mm,第一折边1的长度为13mm,第六折边6的长度为45mm,第七折边7的长度为30mm,第八折边8的长度为15mm。

使用时,通过顶梁和顶箱角焊接成矩形的箱式房的屋顶框架,在框架内焊接顶檩条9并安装保温层,在将顶棚10的底座固定在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形成的夹角处,顶棚10与第二折边2之间形成集水槽,将顶板11吊挂或放置在第八折边8上,将墙板12固定在第七折边7与第六折边6形成的夹角处。

实施例2:

一种箱式房顶梁,具有结构轻便、坚固,功能多样的优点,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由钢板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的异型型材,异型型材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处处相等;从异型型材的截面看,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折边1、第二折边2、第三折边3、第四折边4、第五折边5、第六折边6、第七折边7和第八折边8;在实际应用当中,第四折边4为顶梁的侧板,且竖直设置;第三折边3和第五折边5均位于第四折边4的同一侧且水平设置;第六折边6自第五折边5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朝向异型型材外侧水平延伸的第七折边7连接,第七折边7的自由端与第八折边8连接;第三折边3的自由端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折边2,第二折边2的自由端与向异型型材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折边1连接。

其中,第八折边8与第七折边7之间的夹角成135°,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之间的夹角成135°。

其中,第四折边的长度为180mm,第三折边3的长度为80mm,第五折边5的长度为30mm,第二折边2的长度为24mm,第一折边1的长度为13mm,第六折边6的长度为45mm,第七折边7的长度为30mm,第八折边8的长度为15mm。

使用时,通过顶梁和顶箱角焊接成矩形的箱式房的屋顶框架,在框架内焊接顶檩条9并安装保温层,在将顶棚10的底座固定在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形成的夹角处,顶棚10与第二折边2之间形成集水槽,将顶板11吊挂或卡接在第八折边8与第七折边7形成的夹角处,将墙板12固定在第七折边7与第六折边6形成的夹角处。

实施例3:

一种箱式房顶梁,具具有结构轻便、坚固,功能多样的优点,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由钢板一体成型制造而成的异型型材,异型型材在其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处处相等;从异型型材的截面看,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折边1、第二折边2、第三折边3、第四折边4、第五折边5、第六折边6、第七折边7和第八折边8;在实际应用当中,第四折边4为顶梁的侧板,且竖直设置;第三折边3和第五折边5均位于第四折边4的同一侧且水平设置;第六折边6自第五折边5的自由端竖直向上延伸并与朝向异型型材外侧水平延伸的第七折边7连接,第七折边7的自由端与第八折边8连接;第三折边3的自由端连接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第二折边2,第二折边2的自由端与向异型型材的外侧延伸的第一折边1连接。

其中,第八折边8与第七折边7之间的夹角成90°,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之间的夹角成90°。

其中,第四折边的长度为180mm,第三折边3的长度为80mm,第五折边5的长度为30mm,第二折边2的长度为24mm,第一折边1的长度为13mm,第六折边6的长度为45mm,第七折边7的长度为30mm,第八折边8的长度为15mm。

使用时,通过顶梁和顶箱角焊接成矩形的箱式房的屋顶框架,在框架内焊接顶檩条9并安装保温层,在将顶棚10的底座固定在第二折边2与第一折边1形成的夹角处,顶棚10与第二折边2之间形成集水槽,将顶板11吊挂在第八折边8与第七折边7形成的夹角处,将墙板12固定在第七折边7与第六折边6形成的夹角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