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076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装饰领域中,传统的装饰吊顶均采用先在屋顶基层中预埋吊杆,而后吊杆通过连接扣钩连接各石膏板,形成装饰吊顶。但随着用户对不同装饰风格的要求,如在要求吊顶设凹凸槽、设置灯池、设置藻井吊顶等。传统的装饰吊顶结构己不适用,尤其是如何形成简单结构、低成本、安装快速和牢固耐用的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己成为建筑装饰领域迫切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结构,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制成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安装快速和牢固耐用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屋顶基层和吊杆所组成,在吊顶饰线周边的屋顶基层上呈间隔距离固定有数个饰线架。饰线架呈工字型。饰线架由纵杆,位于纵架上端的上杆和位于纵架下端的下杆所构成。上杆的中端与纵架的上端连成一体,上杆的下端两边与纵架上部之间设有斜向加固杆。下杆的中端与纵架的下端连成一体。下杆的外侧端与纵架一侧下部之间设有斜向加固杆。下杆的内侧端为固定斜板。石膏饰线固定在固定斜板上。灯带固定在下杆的内侧上端。下杆的外下端固定有石膏板。

所述的固定斜板与下杆的夹角为125º~145º。所述的固定斜板与下杆的夹角为135º。所述的相邻的饰线架间距为900~1400mm。所述的纵杆、上杆和下杆的材料为角钢。

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合理的结构制成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安装快速和牢固耐用的优点,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结构由屋顶基层9(或称楼顶板)和吊杆8所组成。在吊顶饰线(指吊顶设凹凸槽、设置灯池、设置藻井等处)周边的屋顶基层上,呈间隔距离固定有数个饰线架。所述的相邻的饰线架间距为900~1400mm。

饰线架呈工字型。饰线架由纵杆3,位于纵架上端的上杆10和位于纵架下端的下杆1所构成。上杆的中端与纵架的上端连成一体,上杆的下端两边与纵架上部之间设有斜向加固杆2。下杆的中端与纵架的下端连成一体。下杆的外侧端与纵架一侧下部之间设有斜向加固杆。下杆的内侧端为固定斜板11,两者可通过焊接连接或折弯形成。石膏饰线5固定在固定斜板上。灯带12固定在下杆的内侧上端。下杆的外下端固定有石膏板6(即形成藻井吊顶的石膏板),该处吊顶的其它部位石膏板亦可用吊杆通过连接扣钩连接固定在屋顶基层上。而凹进藻井吊顶内的叠级吊顶的石膏板6可用吊杆8通过连接扣钩7连接固定在屋顶基层上。

所述的固定斜板与下杆的夹角为125º~145º。所述的固定斜板与下杆的最佳夹角为135º。所述的纵杆、上杆和下杆的材料为角钢。

安装时,将制备好的饰线架的上杆通过膨胀螺栓4呈间隔距离固定在吊顶饰线周边的屋顶基层上,相邻的饰线架间距为1200mm。石膏饰线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斜板上。灯带固定在下杆的内侧上端。下杆的外下端固定形成藻井吊顶的石膏板,该处吊顶的其它部位石膏板亦可用吊杆通过连接扣钩连接固定在屋顶基层上。而凹进藻井吊顶内的叠级吊顶的石膏板可用吊杆通过连接扣钩连接固定在屋顶基层上。制成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

总之,本实用新型够以合理的结构制成大型混合承重饰线吊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安装快速和牢固耐用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