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372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外旅行所用帐篷,特别涉及一种不使用搭建材料的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一种常见的可移动式简易住房,是野外旅行和户外运动爱好者必不可少的驻营装备。它能够为一人或多人提供临时住宿空间,满足人们在野外露营时临时住宿和睡眠的需要。目前,帐篷已被广泛用于野外露营、灾后紧急安置、野外工程临时住宿、野外科考、野外放牧、部队野战驻营等各种场所,作为一种解决临时住宿必不可少的装备。但是,传统帐篷的搭建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用到的搭建材料和工具较多,这给野外搭建和旅途携带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此外,传统帐篷的底部往往与地面接触,在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其舒适性受到很大的影响,也容易遭到水浸,不利于其防水防潮。

目前,公知的帐篷搭建方式通常是采用金属、塑料或碳纤维支撑杆并辅以绳索等方式进行搭建,不仅搭建过程费时费力,且在支撑杆老化的情况下还容易发生断裂,这给使用者造成了许多不便。因此,需要通过对传统帐篷搭建方式的改进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使用搭建材料的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可免除繁琐的搭建过程,缩短搭建时间和拆卸整理时间,提高使用舒适性,延长帐篷使用寿命,增强防水防潮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包括帐篷外围主体篷布,所述主体篷布所用材料可使用帆布或塑料布;帐篷充气软管,所述充气软管缝制包裹在主体篷布之中;帐篷底部充气囊,所述底部充气囊与充气软管相通,并缝制包裹在主体篷布中;帐篷底部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帐篷底部主体篷布相连,是主体篷布延伸,环外圈与主体篷布材料一致,环内圈采用金属材质,且所述固定环有4个,在帐篷底部呈上下左右对称布置;固定环地钉,所述固定环地钉配合固定环使用,采用金属材质,将地钉穿过固定环插入地面,可对帐篷进行固定,防止帐篷滑动,或被大风吹倒;充气口,所述充气口设置于帐篷底部充气囊上,所述充气口由充气接口和气门芯组成,打气筒和电动充气装置可通过所述充气口对帐篷进行充气操作。

所述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通过打气筒和电动充气装置充气完成后,在气压的作用下,底部充气囊和充气软管自动撑开,整个帐篷也自然展开,将地钉穿过固定环插入地面后,整个搭建过程完成,搭建过程简便高效;底部充气囊不仅可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睡眠感受,还可防止水浸和潮湿;由于采用充气软管和气囊支撑帐篷主体,避免了支撑杆折断带来的不便,延长了使用寿命;帐篷使用完后,只需拔出气门芯将空气放掉,即可完成拆卸和整理;由于无需配备支撑杆、绳索等辅助搭建材料,减轻了携带重量,减少了携带所需空间,从而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免搭建便携式充气帐篷,包括帐篷外围主体篷布,充气软管1,所述充气软管1缝制包裹于主体篷布之中,底部充气囊2,所述充气囊2缝制包裹于主体篷布之中,所述充气软管1与底部气囊相通,底部固定环3,所述底部固定环与帐篷底部主体篷布相连,是主体篷布延伸,环外圈与主体篷布材料一致,环内圈采用金属材质,所述固定环为4个,在帐篷底部呈上下左右对称布置,固定环地钉4,所述固定环地钉4配合固定环使用,采用金属材质,将地钉穿过固定环插入地面固定帐篷,防止帐篷滑动,充气口5,所述充气口5设置于帐篷底部充气囊上,所述充气口5由充气接口和气门芯组成,打气筒和电动充气装置可通过所述充气口5对帐篷进行充气,抽出气门芯可对帐篷进行放气。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