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冰区20°~40°交流输电双回路转角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25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冰区20°~40°交流输电双回路转角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铁塔,特别涉及一种中冰区20°~40°交流输电双回路转角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回路转角铁塔设计较为普遍,应用较多,设计技术较为成熟,但现有双回路转角塔还无法适用于中冰区(覆冰15mm)的高海拔地区(海拔高度>5000m),应用传统的双回路转角塔,杆塔结构受力和电气间隙均无法满足,无法进行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中冰区20°~40°交流输电双回路转角塔,该塔结构布置合理,能够满足覆冰较厚的高海拔地区双回路交流输电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塔身,塔身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悬挂地线的地线横担,地线横担的两端设置有挂线扁担,地线横担下方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均与塔身相连接,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均包括设置在塔身两侧的两个分支,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上设置有不对称的跳线横担,跳线横担设置在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的内外角侧,地线横担的顶部形状为梯形,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的底部形状均为矩形,塔身的底部连接有塔腿。

所述地线横担的顶端设置有地线挂点,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两侧底部均设置导线挂点,跳线横担端部设置有用于悬挂跳线的跳线孔,地线挂点和导线挂点均为挂板型挂点。

所述地线挂点设置在地线横担左右两侧两个分支的上平面,且设置双地线挂点,第一挂点距离与第二挂点距离均为3.0m;左侧分支的挂点距离中轴线分别为12.3m、15.3m;右侧分支的挂点距离中轴线分别为11.3m、14.3m;

所述的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的导线挂点均为双挂点,第一挂点距离与第二挂点距离均为0.59m。

所述上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1.705m处及12.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上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0.705m处及11.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中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4.705m处及15.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中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3.705m处及14.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下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2.705m处及13.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下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1.705m处及12.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所述塔身在下导线横担下方形成有变坡处,变坡处距下导线横担与塔身的连接处为3.5m

所述地线横担总长为29.6m,地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根部高度为4.4m;

上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2.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上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根部高度为3.8m,上导线横担左右分支的横担端头为尖形,夹角分别为20°、22°;

中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8.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中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根部高度为4.4m,中导线横担左右分支的横担端头为尖形,夹角分别为19°、21°;

下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4.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下导线横担与塔身连接处根部高度为3.8m,下导线横担左右分支的横担端头为尖形,夹角分别为21°、24°;

所述地线横担与上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8.2m;上导线横担与中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6.1m;中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间距为15.1m。

所述塔身采用Q420高强钢制成。

输电导线均采用双联金具与塔身连接。

所述塔腿采用短塔腿或长塔腿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铁塔的结构布置中,地线横担两侧分别增加挂线扁担,且设置双地线挂点,对导线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两侧分别增加跳线横担,能够使得导线横担长度缩小,在满足电气间隙的条件下,线路走廊宽度减少,节省了通道,避免了大面积砍伐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综上所述,该种新型铁塔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铁塔造价,同时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长塔腿和短塔腿,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短塔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长塔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塔身;2、地线横担;3、上导线横担;4、中导线横担;5、下导线横担;6、变坡处;7、连接处;8、塔腿;9、短塔腿;10、长塔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塔身1、设置在塔身1顶部的用于悬挂地线的地线横担2以及从上而下依次设置在地线横担2下方的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的上导线横担3、中导线横担4及下导线横担5;上导线横担3、中导线横担4及下导线横担5均与塔身1相连接,地线横担2的两端设置有挂线扁担。

上导线横担3、中导线横担4及下导线横担5均包括两个分支且两个分支分别设置在塔身1塔头下部的左右两侧。

地线横担2设置于塔身1顶部,其顶部形状为梯形,端部口宽为1.0m。地线挂点设置在地线横担左右两侧两个分支的上平面,且设置双地线挂点,第一挂点距离与第二挂点距离均为3.0m;左侧分支的挂点距离中轴线分别为12.3m、15.3m;右侧分支的挂点距离中轴线分别为11.3m、14.3m;地线横担2的塔身根部高度为4.4m,地线横担2用于悬挂地线,地线对两回导线起保护作用。

上导线横担3位于地线横担2的下方,上导线横担3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头下部的左右两侧,其底部形状为矩形,顶部口宽为3.229m,并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在端部不对称的设置跳线横担,跳线横担高为1.0m。上导线横担3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上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2.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上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1.705m处及12.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上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0.705m处及11.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中导线横担4位于上导线横担3的下方。中导线横担4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上导线横担3下部的左右两侧,其底部形状为矩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在内外角侧分别设置跳线横担,横担顶部口宽4.899m,跳线横担高为1.0m。中导线横担4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中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8.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中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4.705m处及15.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中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3.705m处及14.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下导线横担5位于中导线横担4的下方。下导线横担5包括两个分支,分别位于塔头下部的左右两侧,其底部形状为矩形,向塔头左右两边水平伸展,并在内外角侧分别设置跳线横担,横担顶部口宽6.448m,跳线横担高为1.0m。下导线横担5用于悬挂两相输电导线,并满足电气间隙要求。下导线横担的总长为24.41m,塔身两侧的跳线横担分别为2.295m、0.59m,下导线横担左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2.705m处及13.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距离两个导线挂点中心2.0m;下导线横担右侧分支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距离塔身中心11.705m处及12.295m处,跳线孔位于跳线横担的最外侧;

地线横担与上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8.2m;上导线横担与中导线横担之间的层间距为16.1m;中导线横担与下导线横担之间的间距为15.1m。

本实用新型上导线横担3、中导线横担4和下导线横担5的导线挂点分别设置两个挂点与金具连接,结构布置合理,传力明确,保障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转角塔地线挂点设置在地线横担2顶部,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上导线横担3、中导线横担4和下导线横担5底部,挂点均采用挂板型式,从而避免焊接工作,有效的加强挂点的受力性能,满足挂线节点的强度等各项要求。

塔身1的变坡处6与下导线横担5与塔身1的连接处7的间距为3.5m,合理的选择变坡处6的位置能够有效的节省材料,而且加工安装方便。

塔身1主材主要采用Q420高强钢,主材刚度从上到下依规律变化,尽量减少焊接,施工方便,降低塔重。

如图2至图3所示,塔身1的底部连接有塔腿,该塔腿为塔腿8、短塔腿9或长塔腿10,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

本实用新型转角塔,在铁塔的结构布置中,地线横担两侧分别增加挂线扁担,且设置双地线挂点,对导线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及下导线横担两侧分别增加跳线横担,能够使得导线横担长度缩小,在满足电气间隙的条件下,线路走廊宽度减少,节省了通道,避免了大面积砍伐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综上所述,该种新型铁塔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铁塔造价,同时有效的节约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导线挂点分别设置在上导线横担、中导线横担和下导线横担底部,导线挂点均采用双挂点型式,有效的加强挂点的受力性能,满足挂线节点的强度等各项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