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拼缝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0940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拼缝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具体为一种吊顶的顶板拼缝处理装置及其方法,用于吊顶板块的安装中。



背景技术:

建筑顶面装修常见的形式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金属板吊顶和集成吊顶等。不同的吊顶,其顶面板块拼缝的处理方式均不同,传统石膏板吊顶板块拼缝通过刮腻子方式进行后期处理,金属板吊顶和集成吊顶的拼缝则是通过自身边角的光圆处理使得拼缝整齐、细致,或者卡入嵌缝条进行美化。

但金属板吊顶和集成吊顶多用于工装、家装卫生间、厨房等区域,若将此类吊顶推广到家装其他区域,势必对拼缝的数量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用于家装的模块化吊顶材料的形式主要以长条形为主,通过复合技术,生产出各种适用于吊顶的轻薄板材,通过模块化拼装施工,减少了顶面拼缝数量,增加整体美观度。但由于长条板受力为单面板模式,板块在沿长边方向容易形变,而相邻板块形变量不同,会导致板块之间存在高低差,在日常生活中,光线作用容易使得拼缝变得参差不齐,破坏吊顶的美观性。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金属板吊顶防脱落转接件-CN201420567076.8,吊顶金属面板和吊顶主龙骨有效地固接,能有效地避免风力震动对大型空间或露天开敞式建筑吊顶的各种损害,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用性强,加工容易,安装方便,金属板吊顶防脱落转接件、金属板吊顶抗变形能力强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但是,采用吊装结构与顶板块直接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占用空间大,且使用中缝隙的位置难以控制,依旧层次不齐。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吊顶板块拼缝处理装置,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吊顶板块拼缝处理装置。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吊顶板块拼缝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抵触顶板的压条以及连接压条并对顶板进行拼缝夹紧的挂钩,长条形结构的压条上设有钩槽与挂钩中的钩子连接,钩子的端部上设有连接钩子的连接体,连接体与钩子之间设有调节顶板位置的调节槽。

钩子的顶端可拆卸地扣接在钩槽中。

钩子夹持在顶板中,钩子下部的连接体设在顶板下,钩子上部卡接的压条设在顶板上。

连接体与顶板之间的调节槽中设有调节顶板的插销。

插销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插销的一直角边与顶板表面接触,插销的斜边与连接体接触定位。

压条与顶板接触面的两边粘贴有胶料。

钩子呈E形结构,钩子下部与连接体固定连接,相邻的钩子间设有调节槽。

钩子包括中间凸出的凸起,凸起的上部设有卡接压条的卡口,凸起下部设有用于容纳插销的接口。

钩子的长度L2小于钩槽的长度L1。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结构简单,易普及,定位精确紧密,稳定性高。

2、占用空间小,便于生产制造,可调并可拆卸性安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中压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压条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挂钩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挂钩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压条与挂钩的连接图。

图6为本申请中安装一块顶板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中两块顶板安装好后的拼缝调节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顶板拼缝处理装置,用于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吊顶的顶板安装时,辅助顶板3的对齐、安装,该顶板拼缝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抵触顶板3的压条1以及连接压条1并对顶板3进行拼缝夹紧的挂钩2。如图1及图2所示,该压条1为长条形结构,沿其长边方向等间隔分布有钩槽11,该钩槽11为长方形的长孔,每个该钩槽11长度(图2中标示为L1)相同,用于该挂钩2安装于该压条1上。在本方案中,该压条1的材质为铝合金。这些钩槽11位于该压条1的沿长边方向的中轴线上。

如图3所示,为该挂钩2的结构示意图。该挂钩2包括连接体22以及由该连接体22延伸出的多个钩子21,该钩子21分别垂直于该连接体22;该挂钩2为可拆卸和重复利用的多功能挂钩,其厚度可根据顶板3之间的拼缝大小进行订制和选择。该连接体22为长条形,该钩子21为等间隔的排列于其上,并且,从该挂钩2的长度方向看,该钩子21的宽度与该连接体22的宽度相同。

如图4所示为该挂钩2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挂钩2包括连接体22以及由该连接体22延伸出的多个钩子21。该钩子21呈F形结构,包括卡口212、凸起211和接口213,该凸起211为中间凸出的部分,其位于该卡口212与该接口213之间,用于将两者隔开。该接口213位于该凸起211的下部,其连接该连接体22与该钩子21,该卡口212位于该凸起211的上部,用于卡接该压条1的钩槽11。在本技术方案中,该卡口212以及该接口213为两个横向的凹槽。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的钩子21与该连接体22之间构成一个调节槽23,该调节槽23用于调节顶板3的位置。

优选地,在实际工况中,为方便起见,可事先放置插销4在如图4中所示的该接口213处。插销4的形状请参考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插销4为三角形结构,优选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插销4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其中一个角为直角。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该钩子21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插销4竖向的直角边,避免插销4夹持在钩子21的高度范围内,不便手持。

如图5所示,为该压条1与该挂钩2的组装示意图。该图为从下往上的视角观察到的图。由图可以看出,该压条1的钩槽11与该挂钩2的钩子21连接。优选地,在将该挂钩2的钩子21插入该压条1的钩槽11之后,将该挂钩2与该压条1在水平方向相互移动,从而使得该压条1恰好卡合在该卡口212处,并且该卡口212上方的钩状物将该压条1卡住。通过钩子21插接在钩槽11中,并利用钩槽11的端部对钩子21的端头进行机械阻隔,进而实现可拆卸的卡接方式。在图5中,该钩子21的卡口212及端部被该压条1挡住。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该钩子21的长度(图4中标示为L2)小于钩槽11的长度(图2中标示为L1),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钩槽11过小导致钩子21无法安装,方便其相互间的安装与固定。并且,每个钩子21的高度(图4中标示为H1)大于连接体22的高度(图4中标示为H2),且钩子21的高度H1与连接体22的高度H2之间的数值关系为:H1=3H2,确保连接体22能够为钩子21提供稳定的支撑强度。以这样的方式,该压条1与该挂钩2之间形成临时组件,且不会脱落,如图5所示即为组合后的状态。在该组合中,由于该压条1的钩槽11位于该压条1的沿长边方向的中轴线上,而该挂钩2与该钩槽11卡接,因此该压条1相对于该挂钩2为左右对称设置。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造价成本较低。

如图6所示,为利用图5所述的临时组件对吊顶的顶板3进行拼缝处理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该压条1与该挂钩2的临时组合的基础上,在该压条1面对该挂钩2的连接体22的一面,粘贴定型的胶料5,该胶料5为双面粘胶,该胶料5的一面粘贴在该压条1上,另一面覆有油纸。随后将该压条1的钩槽11与该钩子21的卡口212卡合,从而使得该压条1与挂钩2连接形成临时组件。接着,将多个三角形的插销4分别均匀的卡入该调节槽23中;然后,在该压条1与该挂钩2的连接体22之间,以该挂钩2的长边方向为对称轴,两边分别放置需要拼缝的顶板3。如图6为在图5的基础上,在该挂钩2的一侧放置了顶板3、另一侧尚未放置另一块顶板3的时候的效果示意图。

如图7所示,为该挂钩2的两侧分别放置了顶板3之后,从下往上看的效果示意图。在该图7中,该顶板3把该挂钩2的上半部分遮挡,只露出了下半部分的连接体22,以及位于该连接体22的调节槽23的插销4。其中,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压条1的宽度D1大于相邻顶板3间的间隙,避免压条1从顶板3的间隙中掉落。

此时,放置好顶板3之后,将铝合金的压条1上的定型的胶料5表面上油纸撕去。

之后,在该调节槽23内前后左右滑动该插销4,用以调节该顶板3的高度,使得顶板3拼缝均匀。其中,该钩子21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插销4竖向的直角边,避免插销4夹持在钩子21的高度范围内。该高度的设计,使得该插销4可以在该挂钩2的调节槽23内前后左右滑动。同时,因为插销4为三角形结构,一端为尖头端,另一端为具有一定高度的尾端,因此,该插销4在垂直于该连接体22方向的滑动,会带动该顶板3沿着该钩子21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该钩子21的高度H1为插销4提供滑动的区间,使得该插销4可以在该钩子21的高度与该顶板3及压条1的厚度所限定的高度范围内滑动。当插销4的尾端靠近该挂钩2时,该顶板3会被上抬、与该压条1紧贴。同时,将该插销4在该调节槽23内前后左右的滑动,可以使得该顶板3的各个部分均与该压条1紧贴。通过这种方式,该压条1由于与该挂钩2的顶端已经压合,在钩子21的竖直方向上不会向上移动。这样,该顶板3被该插销4向上顶,势必造成该顶板3与该压条1贴合。通过该插销4的滑动,可以调整该顶板3的上下高低差。通过以上方式,该顶板3调节安装到位,此时,由于胶料5的油纸已被撕掉,该插销4的作用下,使得该顶板3与该压条1通过该胶料5紧密贴合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中,插销4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可以使插销4与顶板3的底面贴合,便于插销4进行横向滑动,且该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在满足定型的胶料5粘结的所需的时间后,夹紧挂钩2的钩子21,使其相对于该压条1的钩槽11沿长边方向移动,去除该钩子21的顶端对该压条1的压力。随后向下推动卡在顶板3与挂钩2的调节槽23处的插销4,使得挂钩2产生下拉力。该挂钩2脱离该铝合金的压条1的钩槽11,直至该挂钩1完全移除。最后移除该插销4。此时,该顶板3与该压条1依靠胶料5的粘结作用,固定并且拼接在一起,此时的顶板3的拼缝均匀,最终完成顶板3的拼缝的调节和固定。

进一步地,可以用手或用插销4向下轻拉该顶板3,对压条1上定型的胶料6试压,使其产生效果更好的粘结力,同时调整顶板3上下高低差。

在本技术方案中,胶料5采用定型胶、普通双面胶等,只要能产生理想粘接力即可。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使多块顶板3模块化吊顶,实现顶板3的整体化,同时加强顶板3间的稳定性,保证拼缝的整齐、均匀和美观。

本技术方案的顶板拼缝处理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普及,定位精确紧密,稳定性高,占用空间小,便于生产制造,可调并可拆卸性安装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挂钩2可拆卸,并能将顶板3拼缝调节均匀的安装在一起。通过挂钩2夹持在顶板3之间,进而实现顶板3间隙的设置,该种设置较为精确。

该挂钩2的接口213和三角形的插销4配合使用,主要用于将整个临时组件向上抬起,便于顶板3间拼缝的调节;待顶板3调节后,移动插销4的位置,将临时组件下落,粘接住顶板3,同时再用插销4进行紧固,和顶板3背部的压条1之间产生紧固力,使胶料5粘接力发挥作用,调整顶板3之间的高低差,进而实现顶板3竖向与横向位置的精确调节,使顶板3间的缝隙相同,实现结构间的紧密型与美观性。

通过设置多个钩子21等间距的固定排列在长条形的连接体22上,通过连接体22对钩子21进行统一的固定安装。连接体22与顶板3之间设置调节槽23,调节槽23由相邻钩子21间隔形成。利用调节槽23中填充三角插栓实现可调节性。其中,压条1上的钩槽11与挂钩2中的钩子21进行卡接,实现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形成组合型的连接结构。

将顶板3夹持在压条1与挂钩2间,利用挂钩2下的调节槽23以及对调节槽23进行支撑的连接体22,进而实现对顶板3上下位置以及横向缝隙的调节性安装。

充分利用钩子21的竖向结构,利用钩子21竖向上的板状结构,通过板的厚度实现顶板3间隙的设置。相邻顶板3的间隙与钩子21的厚度呈对应关系,即通过钩子21可以调节顶板3间隙。

钩子21下部设在顶板3下,钩子21上部卡接在顶板3上,即通过钩子21向下对顶板3进行夹持,利用长条状的连接体22对钩子21的下部进行支撑与固定安装,其中,钩子21向下钩住顶板3的边沿、向上通过连接体22的插销4进行顶触支撑。

插销4的一直角边与顶板3表面接触,插销4的斜边与连接体22接触定位。通过直角边进行横向滑动,便于进行滑动调节压条1与挂钩2之间夹紧的位置。利用插销4斜边对连接体22进行抵触定位,通过斜边的斜向对压条1与挂钩2之间夹紧或张开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申请实施例中,压条1与顶板3接触面的两边粘贴有胶料5。利用胶料5对顶板3顶部的接触面进行粘贴。其中,胶料5采用定型胶能够实现顶板3位置的定位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钩子21呈F形结构,该结构易于形成,并能够形成一上一下两个凹槽。通过上部的凹槽可以实现钩子21与钩槽11之间的卡接定位。通过下部的凹槽可以实现插销4的安装与定位。利用钩子21的下部与连接体22固定连接,实现多个钩子21同时排列在连接体22上,实现顶板3边缘多个位置的固定卡接。相邻的钩子21间设有调节槽23,通过调节槽23实现钩子21对顶板3边缘的卡紧定位安装。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逐步实现整个吊顶的多块顶板3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