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8473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



背景技术:

为了遮挡施工工地现场的零乱,保障施工周边行人及车辆的安全,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到大量的建筑场地围栏用防护装置。目前,采用的围挡结构大多采用砖砌体、混凝土结构或钢板围挡结构,工地围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围挡防护结构复杂,不方便拆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包括:间隔设置有多个的套筒底座、底端插接在套筒底座上的立杆以及设置在相邻立杆之间的围挡板,所述套筒底座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由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套筒底座的一侧插入有紧固螺栓,由紧固螺栓按压抵接在立杆上;所述立杆左右两侧螺纹紧固有开口朝上的固定卡槽,所述围挡板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向下弯折的固定弯管,两侧的所述固定弯管对应插接在相对的两个固定卡槽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挡板上嵌装广告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挡板朝外的侧面上贴有施工提示标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围挡板选用聚丙烯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结构简单同时,还不会影响结构牢固性。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改变套筒底座的安装位置,即可重新设置围挡,拆卸方便,可循环使用,有效提供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围挡,其具体包括:套筒底座1、立杆2及围挡板3。

具体地,套筒底座1为圆柱筒状结构,在套筒底座1的底端固定有底座板4,底座板4由地脚螺栓5固定在地面上,套筒底座1等间隔设置多个,排成一列。立杆2为竖直杆状结构,立杆2的底端一一对应插接在套筒底座2上,在套筒底座1的一侧插入有紧固螺栓6,由紧固螺栓6按压抵接在立杆2上,达到固定立杆2的目的。

在立杆2的杆体左右两侧螺纹紧固有固定卡槽7,固定卡槽7呈上端开口。围挡板3为平面板状结构,围挡板3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杆2之间,在围挡板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弯管8,固定弯管8向下垂直弯折,两侧的固定弯管8从上方对应插接在相对的两个固定卡槽7内,从而形成了连续延伸的围挡装置。

进一步地,为了减轻围挡板3的整体重量,围挡板3优选采用聚丙烯材料制造。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施工宣传效果,在围挡板3朝外的侧面上可以设置图形提示标语,或者也可以在围挡板3上嵌装广告灯9,即起到提示作用,又可以在夜晚照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围挡结构简单的同时,还不会影响结构牢固性。在需要调整的时候,改变套筒底座的安装位置,即可重新设置围挡,可循环使用,有效提供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