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房用的墙面板和墙面构造以及墙面板用的连结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556发布日期:2018-08-31 20:4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简易房所使用的墙面板和墙面构造以及墙面板用的连结件,更详细地讲,涉及不损伤墙面板就能够增设钩、架等的墙面板、墙面构造以及连结件。



背景技术:

简易房是住宅、事务所、仓库或者店铺等所使用的简易的建筑物。

通常的简易房是通过将规格化的支柱、墙面板组装成箱状而建成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组装作业、拆解作业,因此大多应用于临时安设的建筑物。

另外,由于简易房用于多种多样的用途,因此存在简易房的墙面需要设置架、钩等建筑件(以下称作“增设用建筑件”。)的情况。

此时,通常是将所述增设用建筑件螺钉固定于墙面。

但是,在撤去所述增设用建筑件之后会成为在墙面残留有螺孔的状态,因此美观性较差,在再次使用简易房时成为麻烦之一。

作为解决所述问题的一个方法,存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墙面安装用吊挂器具,该吊挂器具由能够插入简易房的墙体和柱之间的间隙的1组支柱与具备悬吊用钩且卡合于所述一组支柱之间的悬吊用挂钩构成。

通过在墙体设置该墙面安装用吊挂器具,从而不损伤墙面就能够增设悬吊用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299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即使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也在以下的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1)构件件数增加。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墙面安装用吊挂器具只是通过插入简易房的墙体和柱之间的间隙来添加钩功能。

因而,除了构成简易房的各材料之外,必须另外准备墙面安装用吊挂器具,导致材料成本增加。

(2)作业工序增加。

除了简易房的组装作业之外,增加设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墙面安装用吊挂器具的工序,因此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3)欠缺高度调整功能。

安装部位被限制在设有用于保持悬吊用挂钩的保持孔的位置。因而,不能进行事后的高度调整。

因而,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工序增加就能够对墙面板自身赋予钩、架等的增设功能的手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完成的本申请的第1技术方案是一种墙面板,其用于构成简易房的墙面,该墙面板的特征在于,在墙面板相互间的连结部件设有能够安装增设用建筑件的增设部件。

此外,根据所述第1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第2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墙面板具备:板主体;凹侧连结件,其设在所述板主体的一个侧面;以及凸侧连结件,其设在所述板主体的另一个侧面,并与所述凹侧连结件相对应,所述凹侧连结件至少具有轨道部,该轨道部在上下方向上连续形成朝向所述简易房的屋内侧和屋外侧中的至少任一侧开口的开口空间,将所述轨道部设为所述增设部件。

此外,根据所述第2技术方案,本申请的第3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凹侧连结件还具有承接部,该承接部与所述轨道部的开口空间分离独立,并向所述墙面板的侧面开放侧开口,所述凸侧连结件还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呈能够插入所述承接部的形状。

此外,本申请的第4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房的墙面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墙面构造至少具备:墙面体,其是在柱间设置1个以上所述第1技术方案~第3技术方案中的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墙面板而成的;第1端部连结件,其安装于一个柱,并与位于所述墙面体的一个侧端的连结部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以及第2端部连结件,其安装于另一个柱,并与位于所述墙面体的另一个侧端的连结部件直接或间接地连接。

此外,本申请的第5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房的墙面板用的连结件,其特征在于,该连结件至少具有:固定部,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所述墙面板的板主体侧面或者柱;轨道部,其形成朝向所述板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至少任一侧开口的开口空间;以及承接部,其与所述开口空间分离独立,并向所述墙面板的侧面开放侧开口,设为能够在所述轨道部安装增设用建筑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以下所记载的效果中的至少任一个效果。

(1)能够简易地使墙面板相互间的连结部位、墙面板与柱的连结部位具有钩、架等的增设功能。

(2)能够不仅使屋内侧具有增设功能,使屋外侧也具有增设功能。

(3)不必在墙面板设置安装孔,再利用性上升。

(4)仅进行通常的墙面板的设置工序即可,也不必新添加安装专用的器具的工序。

(5)通过轨道部在墙面板的上下方向上连续形成,从而能够在事后调整增设用建筑件的设置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墙面板局部拆解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墙面板的连结构造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墙面板的连结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墙面构造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表示第1端部连结件周边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2端部连结件周边的构造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

<1>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例的墙面板的概略拆解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墙面板a至少具备构成墙面的板主体b和设在板主体b的两侧面的连结部件c。

对于本实施例的墙面板a,将省略中间的全长设为2635mm,将横宽设为912mm(其中,板主体b的横宽是825mm),将墙厚设为32mm。

以下,说明各构成要素的详细情况。

<2>板主体。

板主体b是构成简易房的墙面的大致平板状的构件。

板主体b包含构成整面墙面的构造、设有窗、门的构造等设想作为简易房的墙面构件的各种构造。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板主体b,设想整面为墙面的平板。因而,本实施例的板主体b由构成墙面板上缘的上框构件11、构成墙面板下缘的下框构件12、覆盖在所述下框构件12的下方的覆盖构件13、构成墙面板的屋内侧面的内表面构件14、构成墙面板的屋外侧的外表面构件15、以及配置在由所述各框构件11、12和各面构件14、15包围的空间内的隔热构件16构成。省略在连结各构件等时使用的螺钉等的图示。

<2.1>上框构件和下框构件。

上框构件11和下框构件12是构成隔热构件16的上下的框构件(框架)的构件。

上框构件11和下框构件12的原材料能够采用钢板。

上框构件11的截面呈将上框构件11的简易房的屋内侧和屋外侧的缘部向隔热构件16侧弯折而成的日文片假名コ形,下框构件12的截面呈将下框构件12的简易房的屋内侧和屋外侧的缘部向隔热构件16侧弯折而成的日文片假名コ形。

在通过注入聚氨酯而构成所述隔热构件16时,也能够在上框构件11和下框构件12中的任一者预先设置注入孔。

<2.2>覆盖构件。

覆盖构件13是用于保护墙面板a以使其不与地面接触的构件。

覆盖构件13是以将隔热构件16夹入的方式配置在下框构件12的下方的构件,其截面呈将覆盖构件13的简易房的屋内侧和屋外侧的缘部向隔热构件16侧弯折而成的日文片假名コ形。

<2.3>内表面构件和外表面构件。

内表面构件14是构成墙面板a的屋内的面构件的构件,外表面构件15是构成墙面板a的屋外的面构件的构件。

内表面构件14的原材料和外表面构件15的原材料能够采用钢板。

内表面构件14的截面呈将内表面构件14的两侧缘向隔热构件16侧弯折而成的日文片假名コ形,外表面构件15的截面呈将外表面构件15的两侧缘向隔热构件16侧弯折而成的日文片假名コ形。

该弯折部位也作为用于将后述的连结部件c固定于板主体b的固定部件发挥功能。

<2.4>隔热构件。

隔热构件16是构成墙面板的基部的构件。

隔热构件16能够采用成型完毕的硬质板、注入聚氨酯等公知的构件。

<3>连结部件。

连结部件c是用于将墙面板a相互连结、将墙面板a连结于柱y等其他构件的构件。

<3.1>连结机构的形状

连结部件c能够采用在能够设置后述的增设部件d的范围内能够与相邻的墙面板a中的彼此相对的另一个连结部件c连结的各种形状。

<3.2>原材料

连结部件c的原材料能够采用金属、树脂等。

<3.3>增设部件

在连结部件c预先设有能够安装增设用建筑件(未图示)的增设部件d。

该增设部件d预先设在设置墙面板a之后的简易房的屋内侧和屋外侧(板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至少任一侧。

增设用建筑件包含能够安装于建筑用构造构件的钩、滑道、线缆支架、托架、架承接构件等公知的附件。

因而,增设部件d能够采用用于安装所述的各种增设用建筑件的各种机构。

以下,说明连结部件c的一个例子。

<4>连结部件的一个例子

图2表示连结部件c周边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设在所述板主体的两侧面的连结部件c,将一个连结部件设为凹侧连结件c1,将另一个连结部件设为凸侧连结件c2,采用能够相互凹凸结合的构造。

而且,在凹侧连结件c1设有增设部件d。

<4.1>凹侧连结件。

图3表示连结部件c的连结状态。

凹侧连结件c1至少具有能够安装于所述墙面板a的板主体b的侧面的固定部20、形成朝向所述板主体b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至少任一侧开口的开口空间33的轨道部30、以及与所述开口空间31分离独立且向所述墙面板a的侧面开放侧开口的承接部40。

<4.1.1>固定部。

固定部20是安装于所述墙面板a的板主体b侧面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由能够收纳内表面构件14的弯折部位或外表面构件15的弯折部位并将其定位的两个部位的槽构成固定部20。

<4.1.2>轨道部。

轨道部30是用于安装增设用建筑件的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由从所述固定部20的附近直接弯折成钩状的第1钩部31和从固定部20向开放端侧延伸了一定距离之后以向固定部20的那一侧折回的方式弯折的第2钩部32构成轨道部30,将该轨道部30设在板主体b的正面侧和背面侧这两侧。

<4.1.2.1>开口空间。

开口空间33是用于保持所安装的增设用建筑件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1钩部31的顶端位置和第2钩部32的顶端位置呈分离的状态,将该分隔部分设为开口,在内部形成开口空间33。

将该开口空间33作为能够安装增设用建筑件的空间。

从确保密封性的方面考虑,开口空间33通常是在墙面板a的高度方向上连续形成的,但在本发明中并没有特别的限定。

<4.1.3>承接部。

承接部40是用于与设在相邻的墙面板a的凸侧连结件c2连结的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由被两个第2钩部32的延伸部分夹着的空间构成承接部40。

此外,通过在第2钩部32的折回部分预先设置锥状部41,从而构成为可引导凸侧连结件c2的导入。

<4.2>凸侧连结件。

再次参照图3。

凸侧连结件c2至少包括能够安装在所述墙面板a的板主体b的侧面的固定部50和呈能够插入被设于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承接部40的形状的突出部60。

<4.2.1>固定部。

固定部50是安装在所述墙面板a的板主体b的侧面的部位。

固定部50能够采用与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固定部20相同种类的构造。

<4.2.2>突出部。

突出部60是插入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承接部40而进行连结的部位。

突出部60设为顶端稍细的形状,能够构成为与所述的锥状部41相配合而易于向承接部40插入。

利用该突出部60与承接部40的连结关系,封闭墙面板a之间的间隙而抑制通水、通气。

<5>墙面构造。

接着,参照图4~图6说明设置所述墙面板而成的简易房的墙面构造。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简易房的墙面构造至少具备在柱间设置1个以上所述墙面板a而成的墙面体x和用于连结所述墙面体x与柱y的端部连结件e。

<5.1>墙面体。

墙面体x是形成简易房的墙面的构件。

墙面体x是单个所述墙面板a的构造体或者是连结多个墙面板a而成的构造体。

<5.2>端部连结件。

所述端部连结件e根据处于墙面体x的侧方的连结部件c是凹侧连结件c1还是凸侧连结件c2而呈不同的形状,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凸侧连结件c2侧的端部连结件设为第1端部连结件e1,并将凹侧连结件c1侧的端部连结件设为第2端部连结件e2来进行说明。

<5.2.1>第1端部连结件。

图5表示第1端部连结件e1周边的构造。

第1端部连结件e1是在墙面体x的侧端的连结部件c是凸侧连结件c2的情况下与另外准备的凹侧连结件c1一同使用的构件。

第1端部连结件e1在一端具有与柱y进行安装的安装部71,在另一端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收纳部72。

<5.2.1.1>安装部。

安装部71能够采用与柱y之间进行螺钉固定、螺栓固定等的公知的安装机构。

在该第1端部连结件e1另外安装有凹侧连结件c1,通过将处于墙面体x的一端的凸侧连结件c2插入所述凹侧连结件c1而进行连结,从而将墙面体x的一端连结于柱y。

此外,也可以在安装部71预先设置用于在与柱y接触的接触部位的屋内侧缘部、屋外侧缘部确保止水性的密封部。

<5.2.1.2>收纳部。

收纳部72是用于借助所述固定部20将凹侧连结件c1与第1端部连结件固定在一起的构件。

因而,收纳部72呈与构成所述板主体b的内表面构件14和外表面构件15的弯折部位相对应的形状即可。

<5.2.2>第2端部连结件。

图6表示第2端部连结件周边的构造。

第2端部连结件e2是在墙面体x的侧端的连结部件c是凹侧连结件c1的情况下使用的构件。

第2端部连结件e2由独立的两个构件构成,由具备与柱y进行安装的安装部的承接构件80和插入所述承接构件80而将所述凹侧连结件c1和所述承接构件80一体化的插入构件90构成。

<5.2.2.1>承接构件。

承接构件80是支承处于所述墙面体x的另一端的凹侧连结件c1的构件。

承接构件80是由与柱y进行安装的安装部81和与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屋内侧的面接触的保持部82形成的呈大致字母l形的形状的构件。

[安装部]

安装部81与所述第1端部连结件同样,能够预先设有与柱y之间进行螺钉固定、螺栓固定等的公知的安装机构、用于在与柱y接触的接触部位的屋内侧缘部、屋外侧缘部确保止水性的密封部。

并且,在具有安装部81的部位预先设有能够供后述的插入构件90插入的插入孔811。

[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82在所述凹侧连结件c1和柱y之间延伸,构成为封闭所述凹侧连结件c1和柱y之间的屋内侧的间隙。

<5.2.2.2>插入构件

插入构件90是用于将所述承接构件80和所述墙面体x的凹侧连结件c1连结而固定在一起的构件。

插入构件90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凹侧连结件c1和承接构件80之间的间隙的盖部91、从该盖部91的一端大致正交地延伸且能够插入所述承接构件80的插入孔811的插入部92、以及从所述盖部91的中间部分呈钩状地延伸且在插入构件90插入之后能够卡定于所述凹侧连结件c1的承接部40的卡定部93。

<5.3>墙面构造的构筑步骤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墙面构造的构筑步骤的一个例子。

另外,这些步骤也能够在不使作业产生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更换步骤来实施。

(1)在一个柱y设置第1端部连结件e1和凹侧连结件c1。

(2)在另一个柱y设置构成第2端部连结件e2的承接构件80。

(3)将处于墙面板a的凸侧连结件c2插入所述凹侧连结件c1来设置第1张墙面板a。

(4)依次设置墙面板a而构筑墙面体x。

(5)将构成第2端部连结件e2的插入构件90插入处于墙面体x的开放侧端部的凹侧连结件c1和安装于另一个柱y的承接构件80之间而将两者固定在一起。

(6)在处于连结部件c(凹侧连结件c1)的增设部件d(轨道部20)安装钩、滑道等增设用建筑件,适当地进行架等的增设。

<6>其他的实施例

在所述的墙面板a的情况下,在一个侧端设有凹侧连结件c1,在另一个侧端设有凸侧连结件c2,但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

例如,也可以是将在墙面板a的两侧端设有凹侧连结件c1的结构和在两侧端设有凸侧连结件c2的结构交替连结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a、墙面板;b、板主体;c、连结部件;c1、凹侧连结件;c2、凸侧连结件;d、增设部件;e、端部连结件;e1、第1端部连结件;e2、第2端部连结件;x、墙面体;y、柱;11、上框构件;12、下框构件;13、覆盖构件;14、内表面构件;15、外表面构件;16、隔热构件;20、固定部;30、轨道部;31、第1钩部;32、第2钩部;33、开口空间;40、承接部;41、锥状部;50、固定部;60、突出部;71、安装部;72、收纳部;80、承接构件;90、插入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