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车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停式车库。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库多为平铺式车库或升降式车库,平铺式车库相对占地面积大、车停放数量较少。升降式车库虽然提高了相对停车量,但在进行上下层转换时,需要下层具有足够的避让空间,且每次上层停车结构下降时,需要下层停车结构移动让位,一旦出现调配错误,就会导致上层停车结构以及下层停车结构上的自行车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多辆自行车的存储,空间利用率高,采用回转的形式来实现车辆存取位置转换,高度及水平方向上不会出现干涉,停车、取车便捷的悬停式车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停式车库,包括外机架、悬停架及移架结构,所述外机架上设有带抱闸的伺服电机及处在悬停架正下方的底板,悬停架包括停车板、顶轴及若干设置在停车板上的卡车架,顶轴通过连杆架与停车板固定,移架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回转杆,悬停架处在两个回转杆之间,回转杆一端设有与顶轴配合连接的轴承,其中一个回转杆上设有由伺服电机带动的心轴。
作为优选,所述顶轴水平布置,轴承的内圈与顶轴同轴固定,在一个回转杆上:轴承的外圈与回转杆固定,心轴与回转杆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外机架上,外机架上设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心轴。
作为优选,所述外机架包括底框,底板处在底框内且与底框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卡车架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卡车板及连接两块卡车板且用于接触自行车前轮的联合板,两块卡车板之间形成前轮容置空间,卡车板底部设有与卡车架一一对应的配重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在互相对应的卡车架与配重结构中:配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前轮容置空间内的推动缸、设置在停车板底部的自稳缸及设置在停车板底部的固定座,推动缸内设有与推动缸滑动密封配合的推动活塞,推动活塞上设有推动杆,推动杆上设有用于被自行车前轮推动的推动板,推动活塞将推动缸内分隔成推动油腔及与大气连通的推动气腔,自稳缸内设有与自稳缸滑动密封配合的自稳活塞,自稳活塞通过自稳杆连接配重块,自稳杆穿过固定座且与固定座滑动配合,自稳活塞将自稳缸内分隔成自稳油腔及与大气连通的自稳气腔,推动油腔与自稳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推动油腔、自稳油腔及油管内充满液压油,固定座与配重块之间通过若干复位弹簧连接,配重块顶面与停车板底面滑动接触,配重块上设有开口于配重块顶面的竖滑槽,竖滑槽内设有与竖滑槽滑动配合的顶销及处在顶销下方的销弹簧,销弹簧一端连接顶销底部,销弹簧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停车板上设有贯穿停车板上、下板面的复位孔,复位孔内设有复位件,复位件包括用于被自行车车轮下压的复位杆及设置在复位杆侧壁上的限位环,复位孔内设有用于接触限位环顶面的上限位块及用于接触限位环底面的下限位块,限位环与复位孔滑动配合。
作为优选,在一个配重结构中:推动活塞滑动方向水平,自稳活塞滑动方向水平,顶销滑动方向竖直,限位环滑动方向竖直,复位杆竖直布置。
作为优选,在一个配重结构中:推动气腔处在推动油腔与推动板之间,自稳气腔处在自稳油腔与配重块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进行多辆自行车的存储,空间利用率高,采用回转的形式来实现车辆存取位置转换,高度及水平方向上不会出现干涉,停车、取车便捷;车辆存取位置转换过程中可保障保持水平,转换完成后能维持稳定,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回转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停车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自稳缸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机架1、底框11、悬停架2、停车板21、复位孔211、复位杆212、限位环213、上限位块214、下限位块215、顶轴22、卡车架23、卡车板231、联合板232、连杆架24、回转杆31、轴承32、心轴33、伺服电机4、底板5、配重块61、竖滑槽611、顶销612、销弹簧613、推动缸62、推动油腔62a、推动气腔62b、推动活塞621、推动杆622、推动板623、自稳缸63、自稳油腔63a、自稳气腔63b、自稳活塞631、自稳杆632、固定座64、复位弹簧6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至图2中所示,一种悬停式车库,包括外机架1、悬停架2及移架结构,所述外机架上设有带抱闸的伺服电机4及处在悬停架正下方的底板5,悬停架包括停车板21、顶轴22及若干设置在停车板上的卡车架,顶轴通过连杆架24与停车板固定,移架结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回转杆31,悬停架处在两个回转杆之间,回转杆一端设有与顶轴配合连接的轴承32,其中一个回转杆上设有由伺服电机带动的心轴33。当回转杆沿着心轴转动至最低点时,停车板接触底板。
所述顶轴水平布置,轴承的内圈与顶轴同轴固定,在一个回转杆上:轴承的外圈与回转杆固定,心轴与回转杆过盈配合。
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外机架上,外机架上设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心轴。抱闸是电机领域的常规技术,断电后或电机停止后,抱闸会自动锁住电机转轴。需注意的是,若抱闸的锁止力不足,则可以选择带有自锁机构的伺服电机,从而保证调节到位后,回转杆不会再转动。
所述外机架包括底框11,底板处在底框内且与底框固定。
初时,悬停架处在上方。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心轴转动,心轴带动回转杆转动,从而顶轴沿着心轴开始转动,从而悬停架也开始转动下降,又由于轴承的内圈与顶轴同轴固定,又由于悬停架本身具有重力,所以在转动过程中,悬停架除了会绕着心轴“公转”,还会绕着顶轴“自转”,所以悬停架(停车板)可维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停车板转动到下方后,接触底板,此时可以进行取车或存车,存车时,将自行车推入一个卡车架中即可,取车时,将自行车从一个上卡车架中拉出即可。而存车完成后,可以让伺服电机带动悬停架复位,从而将自行车收置在高处,不占用下部空间。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及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至图6中所示:所述卡车架23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卡车板231及连接两块卡车板且用于接触自行车前轮的联合板232,两块卡车板之间形成前轮容置空间,卡车板底部设有与卡车架一一对应的配重结构。
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块61,在互相对应的卡车架与配重结构中:配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前轮容置空间内的推动缸62、设置在停车板底部的自稳缸63及设置在停车板底部的固定座64,推动缸内设有与推动缸滑动密封配合的推动活塞621,推动活塞上设有推动杆622,推动杆上设有用于被自行车前轮推动的推动板623,推动活塞将推动缸内分隔成推动油腔62a及与大气连通的推动气腔62b,自稳缸内设有与自稳缸滑动密封配合的自稳活塞631,自稳活塞通过自稳杆632连接配重块,自稳杆穿过固定座且与固定座滑动配合,自稳活塞将自稳缸内分隔成自稳油腔63a及与大气连通的自稳气腔63b,推动油腔与自稳油腔之间通过油管连通,推动油腔、自稳油腔及油管内充满液压油,固定座与配重块之间通过若干复位弹簧65连接,配重块顶面与停车板底面滑动接触,配重块上设有开口于配重块顶面的竖滑槽611,竖滑槽内设有与竖滑槽滑动配合的顶销612及处在顶销下方的销弹簧613,销弹簧一端连接顶销底部,销弹簧另一端连接配重块,停车板上设有贯穿停车板上、下板面的复位孔211,复位孔内设有复位件,复位件包括用于被自行车车轮下压的复位杆212及设置在复位杆侧壁上的限位环213,复位孔内设有用于接触限位环顶面的上限位块214及用于接触限位环底面的下限位块215,限位环与复位孔滑动配合。在一个配重结构中:推动活塞滑动方向水平,自稳活塞滑动方向水平,顶销滑动方向竖直,限位环滑动方向竖直,复位杆竖直布置。在一个配重结构中:推动气腔处在推动油腔与推动板之间,自稳气腔处在自稳油腔与配重块之间。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用于支撑复位件及防止复位件完全脱离复位孔。
停车板初始角度和重心是可以设计好的,较优的选择是:停车板保持水平或接近水平状态(以顶轴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中心,悬停架及悬停架上所有结构的整体重心落在该对称中心内)。但自行车重心不在中心处,通常来说属于头重脚轻型(前轮侧偏重),而自行车停放到停车板上、停车板完成上升过程后,停车板易倾斜、晃动,稳定性和安全性有所欠缺。本实施例中,预先设置了配重结构,从而当自行车停放至停车板上后,可以保障整体重心落在合适的位置,从而保障升起后的停车板保持水平,但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即:配重块的最终位置是根据所有自行车都在停车板上停好后的重心位置来确定的,这就导致,停车板上必须停满自行车,才能上升收储,否则还是会导致停车板倾斜、晃动。这些都会对车辆存取造成很大的不便,也导致了安全隐患。
而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可自动进行位置配合的配重结构。当未停放自行车时,配重块所处位置可以保障整体重心位置落在对称中心(以顶轴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为对称中心)内,而自行车停放至停车板上并到位后,对应的一个配重块可以移动位置至设定点,从而继续保障整体重心位置落在对称中心内。过程如下,一个自行车推入一个卡车架内时,与该卡车架对应的配重结构会出现如下变化:以图3至图6中视角为例,推动板被自行车前轮推动右移,带动推动活塞右移,推动油腔内的一部分液压油经油管进入自稳油腔,从而自稳活塞左移,带动配重块左移,待自行车推入到位(前轮接触到联合板)后,配重块达到新的重心设定位置,此时整体重心位置落在对称中心内。并且此时复位处在拉伸状态,又由于配重块上的顶销达到了复位孔正下方,在销弹簧作用下,顶销上端进入复位孔,限位件上端伸出停车板上板面外。顶销则将配重块定位住了。同理,每有一辆自行车推入到位后,都会有对应的配重块移动到位。而取车时,操作者拉动自行车离开停车板,车轮会下压复位杆,复位杆将顶销下压,使其离开复位孔,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配重块复位,同时通过自稳杆带动自稳活塞复位,自稳油腔内的一部分液压油经油管进入推动油腔,推动板复位。综上所言,停车板上自行车的存取是自由的,不论存了几辆车,都能保障停车板升起后水平、稳定。此外,本方案还具有一个效果:自行车前轮进入推入卡车架并接触推动板后,若没有将自行车完全推动到位,以使顶销上端进入复位孔、限位住配重块的话,复位弹簧会始终起到复位作用,并带动推动板将自行车向外推出,让自行车离开卡车架。所以,本方案可以保障让使用者将自行车推入到位,以精确控制整体重心,并保障自行车能准确定位在设定好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