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3737发布日期:2018-08-01 00: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当今创新技术成果层出不穷,但受制于材料与材料制造技术的限制,创新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特别是材料技术,是困扰我国多数行业尖端技术发展的瓶颈,而航空、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尤为突出材料技术滞后发展带来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突出解决传统与“未来建筑模式”发展中的三板难题——墙板、楼板、屋面板和替代钢结构的材料技术。在三板中,墙体更显为重要,这是由于在建筑尤其是民用建筑中,墙体面积常常大于建筑面积,甚至是建筑面积的数倍。所以,在提高三板强度的同时,需减少三板的荷载,尤其是墙体荷载可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针对建筑在抗震性能上以及其它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筑界一直在探索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努力寻求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及合理的结构体系。因此,解决材料的轻质与强度是新型材料发展的方向,也是结构体系的革新方向。高性能固强材料是由两种合成材料复合而成;一种是新型发泡材料,另一种是新型复合夹芯板。新型发泡材料中核心材料为霞石、碳晶、石墨烯、碳晶格纤维聚胺酸酯、纳米超细金属粉等多种成份合成,是材料技术的创新突破,新型复合夹芯板由凹凸棒、改性垃圾、改性污泥、矿石废渣混合压制而成。新型发泡材料与新型复合夹芯板压制复合组成高性能固强材料,形成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解决了材料的轻质与强度问题。高性能固强材料与金属材料合成应用,将在超高速轴承、抗冲击装甲、舰船、飞机和超高温发动机等领域极大提升材料性能,是世界材料发展史上的一场技术革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包括新型发泡材料1、新型复合夹芯板2等结构,其特征在于:新型发泡材料1的表面复合有新型复合夹芯板2,所述的新型发泡材料1其中核心材料为;多元微晶霞石3、微晶碳晶4、石墨烯5、碳晶格纤维聚胺酸酯6、纳米超细金属粉7、矿石微晶8,所述的新型复合夹芯板2由凹凸棒9、改性垃圾10、改性污泥11、矿石废渣12混合压制而成。

发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叙述。

图1是一种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至2,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是由新型发泡材料1和新型复合夹芯板2组成的,在新型发泡材料1中,多元微晶霞石3、微晶碳晶4、石墨烯5、碳晶格纤维聚胺酸酯6、纳米超细金属粉7、矿石微晶8按比例混合压制而成,新型复合夹芯板2由凹凸棒9、改性垃圾10、改性污泥11、矿石废渣12按比例混合压制作成,新型发泡材料1的表面复合有新型复合夹芯板2,由于新型发泡材料1材质轻而晶格纤维组织紧密,与新型复合夹芯板2压制复合组成一体后,形成材质轻而强度高的新型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创新整合的高性能固强复合材料由于材质轻而强度高,可以把建筑承重构件、结构龙骨、墙体材料一体化设计制作,提升建设速度、降低建设成本,特别适合高层建筑、大型厂房、商场建设,同时与金属材料合成应用,将在超高速轴承、抗冲击装甲、舰船、飞机和超高温发动机等领域极大提升材料性能,非常适合建筑行业、机械制造业等领域应用,并将引发新一轮创新技术工业革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高性能固强材料,是由两种合成材料复合而成;一种是新型发泡材料,另一种是新型复合夹芯板,新型发泡材料中核心材料为霞石、碳晶、石墨烯、碳晶格纤维聚胺酸酯、纳米超细金属粉等多种成份合成,是材料技术的创新突破,新型复合夹芯板由凹凸棒、改性垃圾、改性污泥、矿石废渣混合压制而成,新型发泡材料与新型复合夹芯板压制复合组成高性能固强材料,形成轻质高强的新型建筑材料,解决了材料的轻质与强度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少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少君
技术研发日:2017.01.25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