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角砌块及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3736发布日期:2018-08-01 00:3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拐角砌块及使用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的固体废料主要是(1)工业固体废料,包括但不限于废矿渣、炉渣、以及工业产品的边角废料;(2)生活废料,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废纸、废旧家具、废旧塑料、包装材料、剩余变质的食物;(3)建筑废料,包括但不限于拆除旧建筑时所产生的水泥块、砖块、装修材料碎块;(4)城市淤泥,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产生的淤泥,城市地下工程挖掘出来的淤泥,城市下水道常年沉淀下来的淤泥;(5)农作物秸秆废料,包括但不局限于水稻秸秆,麦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棉花秸秆,花生秸秆、芝麻秸秆、油菜秸秆。目前处理以上各种废料的方法很多,但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以上各种废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成为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不断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危害。同时,目前的各种建墙方法是使用水泥砂浆将砖块砌成墙体,或通过搭建框架结构后,将墙板固定到框架结构上。这些方法都必须由专业的人员使用专业的工具、设备才能实现。而且建好的墙体都是没有带任何装饰的基础毛坯墙。墙体建成后,需要进行装修装饰,不能反复拆建使用,从而造成大量建筑材料浪费,而拆卸下来的建筑废料不能腐化分解,成为新的固体废料,造成环境污染。另外,传统的建墙工艺需要大量的熟练建筑工人,从而造成熟练建筑工人严重匮乏。

现有的可重复使用的砌块具有凹凸配合结构,但此类砌块的凸起结构均为设置在砌块顶面的多个断续的凸起部且凸起部都垂直于顶面设置,由此,在有降水的环境中使用砌块时,水易进入砌块内,从而降低砌块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建筑物的质量。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流进入砌块内部的砌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水流入砌块内部的拐角砌块和使用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拐角砌块,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以及设置在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的拐角部,所述上凸结构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顶面经所述拐角部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顶面,所述下凹结构相应地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底面经所述拐角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和第二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均凹陷形成有内凹结构。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的上凸结构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收容堆叠在所述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直边部的第一定位凹槽和靠近所述第二直边部的第二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上凸结构还包括一对弧形面,每一所述弧形面连接在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引导面之间。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自所述上凸结构的连接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底面的多个定位孔和位于所述上凸结构相对两侧的多个线管孔,每个线管孔自所述拐角砌块的顶面延伸至所述拐角砌块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和/或线管孔内置嵌设有内置套管。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砌块本体、嵌设于砌块本体内的芯部以及包覆所述芯部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砌块本体和芯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所述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支撑件嵌设于所述砌块本体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砌块套件,用于建造建筑物,所述砌块套件包括:相互堆叠、联锁以建造所述建筑物的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

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

设置在顶面的上凸结构,所述上凸结构沿所述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与所述顶面的长度相同;

设置在底面的下凹结构,所述下凹结构用于收容所述上凸结构;

其中,所述上凸结构包括自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一对引导面和连接所述引导面的连接面;

当多个标准砌块、调整砌块和拐角砌块相互配合以构造所述建筑物时,多个砌块相互堆叠,其中一个砌块的所述上凸结构与相邻的另一砌块的下凹结构相互扣合锁紧。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包括第一直边部、第二直边部、连接第一直边部和第二直边部的拐角部,所述上凸结构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顶面经所述拐角部的顶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顶面;所述下凹结构相应地自所述第一直边部的底面经所述拐角部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直边部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和第二直边部中远离所述拐角部的一端均凹陷形成有内凹结构。

优选地,所述拐角砌块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的上凸结构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用于收容堆叠在所述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直边部的第一定位凹槽和靠近所述第二直边部的第二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自所述上凸结构的连接面延伸至所述底面的多个定位孔和分别位于所述上凸结构相对两侧的多个所述线管孔,每个所述线管孔自所述顶面延伸至所述底面。

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内置嵌设于所述线管孔和/或定位孔内的内置套管。

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砌块本体、嵌设于砌块本体内的芯部以及包覆所述芯部的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位于所述砌块本体和芯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还包括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的支撑件和位于所述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所述支撑件嵌设于所述砌块本体内。

优选地,所述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每一者均包括连接在砌块的至少一侧的装饰层。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拐角砌块和包含该拐角砌块的砌块套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砌块套件中的拐角砌块、标准砌块和调整砌块上的上凸结构沿砌块的整个顶面延伸形成一个整体无间断式结构,且上凸结构的引导面自顶面倾斜延伸,从而防止水流自顶面进入砌块的内部,实现砌块的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砌块套件搭建的建筑。

图2为图1中砌块套件包含的拐角砌块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拐角砌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砌块套件包含的标准砌块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标准砌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砌块套件包含的调整砌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整砌块、拐角砌块和标准砌块中任意一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两拐角砌块堆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砌块套件中各砌块之间的尺寸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8,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砌块套件搭建的建筑物900。砌块套件包括用于搭建建筑物900墙体的标准砌块100、用于在建筑物900的拐角位置使用的拐角砌块200、用于在门、窗等位置搭建墙体或补齐端头位置的调整砌块300以及可拆卸地插置在堆叠的砌块中的加固定位插杆400。多个拐角砌块、标准砌块和调整砌块相互堆叠、联锁扣合从而搭建稳固的建筑物。加固定位插杆400用空心的金属、塑料或复合材料制作,可同时作为水管、气管、燃气管、强电或弱电线管使用。加固定位插杆400可以是圆形的、矩形的或其他几何形状的杆状物体。在搭建建筑物时,各砌块之间可涂刷防水胶、紧固胶、结构胶、水泥或其他粘接材料,将各砌块紧密的粘结成为一体。砌块套件还包括夹设在相互堆叠的两砌块之间的密封垫圈500,该相互堆叠的砌块可以是标准砌块、拐角砌块和调整砌块中的任意一种。

参阅图2至图3,拐角砌块200大致呈l形,包括第一直边部201、第二直边部202和连接第一直边部201和第二直边部202之间的拐角部203。拐角部203由大致呈90°夹角的两边连接形成。故,第一直边部20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二直边部202的延伸方向。第一直边部201中远离拐角部203的一端内凹形成内凹结构10,第二直边部202中远离拐角部203的一端内凹形成内凹结构10。内凹结构10用于在与其他砌块配合时形成互锁结构。

拐角砌块200包括设置于拐角砌块200顶面的上凸结构11和设置于拐角砌块200底面的下凹结构12。该上凸结构11沿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上凸结构的长度等于顶面的长度,具体地,该上凸结构11自第一直边部201的顶面经拐角部203的顶面延伸至第二直边部202的顶面,即上凸结构11沿整个拐角砌块200的顶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一个整体的无间断式结构。相应地,下凹结构12沿整个拐角砌块200的底面的长度方向由底面向顶面凹陷的凹槽,具体地,下凹结构12自第一直边部201的底面经拐角部203的底面一直延伸至第二直边部202的底面。在两个砌块堆叠时,上凸结构11收容于相邻砌块的下凹结构12中从而实现两个砌块的互锁扣合。可以理解的是,参阅图8,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凸结构11的高度h小于下凹结构12的深度d,从而在上凸结构11收容于下凹结构12中时,两者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构成了横向线管槽8,用于在水平方向收纳水管、电线、通信电缆,等等。

上凸结构11包括一对自拐角砌块200的顶面倾斜延伸形成的引导面111和连接在一对引导面111之间的连接面112。一对引导面111朝向彼此延伸,且每一引导面111相对顶面的倾斜角度大于90°且小于180°。本发明中,采用整体无间断式的上凸结构且上凸结构的引导面相对顶面倾斜,从而有效地预防水从顶面进入砌块内部。此外,引导面为斜面可以更好地实现与下凹结构的配合,起到引导和定位的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拐角砌块200还包括由位于拐角部203顶面的上凸结构11去料形成的定位凹槽。该定位凹槽用于容纳堆叠在拐角砌块上的另一拐角砌块的底面,具体为拐角部的底面,从而便于两拐角砌块堆叠时的相互配合防止发生相互干涉。该定位凹槽包括靠近第一直边部201的第一定位凹槽161和靠近第二直边部202的第二定位凹槽162,该第一定位凹槽161和第二定位凹槽162相互间隔设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上凸结构11还包括一对连接在连接面112与引导面111之间的弧形面113,从而使得连接面112与连接面111之间圆滑过渡,减少应力集中,且防止在运输过程中,上凸结构发生损坏。优选地,连接面113的横截面呈1/4圆弧。相应地,下凹结构12的形状与上凸结构11的形状相适配以便更好地收容上凸结构。

拐角砌块200还包括开设在上凸结构11上的多个定位孔7和线管孔6。该多个定位孔7和线管孔6从上凸结构11的连接面112延伸至该拐角砌块的底面。多个定位孔7和线管孔6间隔设置,且每个线管孔6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定位孔7之间。线管孔6大致呈圆形、矩形等形状。定位孔7大致呈圆形、矩形等形状,且定位孔7内径大于线管孔6的内径。该定位孔7用于收容加固定位插杆400,加固定位插杆400是活动的,在需要时可从定位孔7中拔出。线管孔6用于收容电线、水管、通信电缆等等。

拐角砌块200还包括开设在顶面上且位于上凸结构11相对两侧的保温孔17,保温孔17用于填充保温、隔音材料。所述保温孔17自拐角砌块200的顶面延伸至其底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拐角砌块200并未设有保温孔,且线管孔6设置在拐角砌块200的顶面上,并自顶面延伸至底面。该多个线管孔6分设于上凸结构11的两侧。

参照图7,拐角砌块200包括砌块本体2001、嵌设于砌块本体2001内部的芯部2002、位于砌块本体2001和芯部2002之间的防水层2003、位于防水层2003与芯部2002之间的保温层2004以及与防水层2003固定连接的支撑件2005。支撑件2005嵌设在砌块本体2001中。防水层2003可以是防水膜,设置成包覆芯部2002;支撑件2005用于支撑防水层2003。具体地,支撑件2005可以是金属制成的爪形件,从而能大面积的支撑防水层2003,且支撑件2005内部设有拉伸筋,从而使得防水层2003在支撑件2005的支撑下平整地包覆于芯部2002和保温层2004的外周面。此外,支撑件可以与砌块本体一起混合制成,从而也能起到增强砌块强度的作用。保温层2004设于防水层2003的内部,能更好地起保温的作用。内置套管贯穿该拐角砌块200的砌块本体2001及芯部2002,防水层2003对应开设有贯通孔,防水层2003自贯通孔向砌块本体2001的方向倾斜延伸,从而进一步加强防水的效果。保温层2004由海绵等保温材料制成。芯部2002可以由保温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强度较高的防弹材料制成,如高强度陶瓷等;此外,芯部2002也可以与砌块本体2001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拐角砌块200还包括内置嵌设于线管孔6和/或定位孔7的内置套管207。内置套管207可以使得线管孔或定位孔的内表面光滑,方便线管或加固定位杆的插入或拆卸。

拐角砌块200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连接有装饰层13,装饰层13的装饰颜色、图案可以与其砌块制作为一体或分体制作后粘接为一体,也可以只做单面装饰。

参阅图4至图5,标准砌块100的结构与拐角砌块20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标准砌块100大致呈“一”字型结构,且标准砌块100的一端为前凸结构9,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内凹结构10。该前凸结构9用于在堆叠时与相邻砌块的内凹结构10配合形成互锁结构。与拐角砌块200相似,该标准砌块100的也具有整体无间断式的上凸结构11和下凹结构12,上凸结构11也具有相对标准砌块的顶面倾斜延伸的一对引导面111、连接面112以及弧形面113。标准砌块100也包括多个定位孔7和线管孔6,线管孔6也可以分设于上凸结构11的两侧。线管孔6和/或定位孔7内置设有内置套管207。标准砌块100也包括砌块本体2001、芯部2002、位于芯部2002与砌块本体2001之间的防水层2003、位于防水层2003与芯部2002之间的保温层2004以及与防水层2003固定连接的支撑件2005。标准砌块100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连接有装饰层13,装饰层13的装饰颜色、图案可以与其砌块制作为一体或分体制作后粘接为一体,也可以只做单面装饰。

参考图6,调整砌块300的结构与拐角砌块200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调整砌块300大致呈“一”字型结构,且调整砌块300的一端为平面301,其相对的另一端为内凹结构10。该内凹结构10用于在堆叠时与相邻砌块的前凸结构9配合形成互锁结构。与拐角砌块200相似,该调整砌块300的也具有整体无间断式的上凸结构11和下凹结构12,上凸结构11也具有相对调整砌块的顶面倾斜延伸的一对引导面111、连接面112以及弧形面113。调整砌块300也包括多个定位孔7和线管孔6,线管孔6也分设于上凸结构11的两侧。线管孔6和/或定位孔7内置设有内置套管207。调整砌块300也包括砌块本体2001、芯部2002、位于芯部2002与砌块本体2001之间的防水层2003、位于防水层与芯部之间的保温层2004以及与防水层2003固定连接的支撑件2005。调整砌块300的一侧或两侧可以连接有装饰层,装饰层的装饰颜色、图案可以与其砌块制作为一体或分体制作后粘接为一体,也可以只做单面装饰。

参照图9,该砌块套件中各砌块之间的尺寸关系如下:标准砌块100的长度为l,宽度为w,长度l是宽度w的整倍数n,即l=wxn,其拐角砌块200的外长度为l+w,内长度为l,外宽度为1/2l+w,内宽度为1/2l,其调整砌块(4)的长度为1/2l,宽度为w,可根据以上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宽度、不同长度的标准砌块的对应其他砌块的主要尺寸,相关尺寸在实际制作时允许存在±50mm的公差,从而实现各砌块的完美配合。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