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926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网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电力设备钢管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区架设钢管杆时,经常会遇到新老输电线交叉跨越的现象,使布线难度增加,而现有的横担固定式钢管杆无法适应这种需求,有时必须重新增设钢管杆来实现目的,而城区土地紧张,线路交叉位置难以准确预留,且会造成长时间停电,成本高,工作难度大。现在还没有一种横担位置可调且便于供电线网密集区线路交叉跨越的新型电力钢管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包括主管、连接装置、连接管、横担、减阻套管和法兰密封盖,所述主管包括底部安装法兰和主管连接法兰,所述主管通过底部连接法兰固定在地面的管桩上,所述主管的各段通过主管连接法兰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中部的承重本体,所述承重本体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主连接法兰,所述承重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横担连接法兰,所述主管在上端通过连接装置的主连接法兰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所述主管上方的各段连接管均通过连接装置由下而上依次连接固定,所述连接装置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横担连接法兰连接有所述横担,所述法兰密封盖固定封装在最上方连接管的顶端,所述减阻套管套装在所述连接管上。

进一步,所述减阻套管的截面轮廓呈流线型,所述减阻套管内侧设有管孔,所述管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管外径,减阻套管可沿连接管外壁自由转动,所述减阻套管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竖向的薄尾板。

进一步,所述减阻套管选用聚丙烯树脂材料。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管内设有周向排列且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竖向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横担端部设有挂线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连接装置将各段连接管依次连接,且横担的位置可通过改变连接装置的安装位来进行调整,从而可适应电力线网密集区对于横担位置角度的复杂需要,且套装在连接管上的减阻套管可减弱强风对钢管杆的影响。本发明结构精巧,安装方便,并可根据不同的线路要求做出相应结构调整,满足了多线路交叉跨越的需要,避免和减少了临近电力设施的改造工程量,有效节约占地面积,有利于促进电力设施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下两对横担4设为十字交叉时的示意图;

图3是连接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减阻套管5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位置的截面视图;

图6是连接管3的截面图;

图7是法兰密封盖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7所示,一种新型电力钢管杆,包括主管1、连接装置2、连接管3、横担4、减阻套管5和法兰密封盖6,所述主管1包括底部安装法兰11和主管连接法兰12,所述主管1通过底部连接法兰11固定在地面的管桩上,地面上的管桩上设有安装孔,从而利用安装孔可牢固地将底部连接法兰11固定在管桩上,所述主管1的各段通过主管连接法兰12连接,所述主管1是由多个分段组装而成的,可便于根据不同需要,组装不同高度的钢管杆,以便于钢管杆上的线路的有效架设,所述连接装置2包括中部的承重本体23,承重本体23是通过结构型材焊接而成的,为了增加承重本体23的强度可以在其四周外围焊接多排加强筋结构,所述承重本体23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主连接法兰22,主连接法兰22上的螺纹孔可密集设置,其目的在于增加连接强度,在正常安装使用过程中,主连接法兰22的盘面需要承受竖向压力,由于连接装置2上方和下方的连接管3均通过主连接法兰22与连接装置2相连,因而要实现连接装置2的偏转角度安装只需要将主连接法兰22上的安装孔错开一定角度就可以实现,所述承重本体2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横担连接法兰21,所述主管1在上端通过连接装置2的主连接法兰22与所述连接管3相连,所述主管1上方的各段连接管3均通过连接装置2由下而上依次连接固定,连接管3与连接装置2交替连接从而实现整个钢管杆上部的结构组装,所述连接装置2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横担连接法兰21连接有所述横担4,这种横担4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便于不同型号大小横担4的更换和选用,提高了钢管杆整体的使用效率,所述法兰密封盖6固定封装在最上方连接管3的顶端,设置法兰密封盖6的目的在于将最上方的连接管3端部密封,防止雨水在进入连接管3内部造成腐蚀,从而提高了钢管杆的使用寿命,环保可靠,所述减阻套管5套装在所述连接管3上,由于钢管杆一般用于户外,在户外风力较大时,强风会对钢管杆造成一定的破坏,给电力正常使用带来隐患,因此,本钢管杆在设计时,充分利用组装式连接管3的特点,在连接管3的外壁上套装有降低风力对钢管杆影响的减阻套管5。

所述减阻套管5的截面轮廓呈流线型,流线型的设计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阻,将风力对钢管杆的影响降到最小,减阻套管5可采用空心结构也可采用实心结构。所述减阻套管5内侧设有管孔51,所述管孔51的内径大于所述连接管3外径,减阻套管5可沿连接管3外壁自由转动,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在管孔51中加入一定量的铅粉,从而可减小管孔51内壁与所述连接管3外壁之间的摩擦作用,大风在吹向减阻套管5时,减阻套管5会根据风向自动迅速调整角度,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阻,所述减阻套管5一侧还固定连接有竖向的薄尾板52,薄尾板52就是为了帮助减阻套管5实现根据风向自动调整角度而设置的,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该设计十分巧妙,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述减阻套管5选用聚丙烯树脂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尤其是密度小,十分适宜用作减阻套管5的制作材料。所述连接管3管内设有周向排列且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竖向加强筋,设置加强筋增加连接管自身的强度,对钢管杆整体的强度有重要意义。所述横担4端部设有挂线装置41,挂线装置41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作为现有的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