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235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外窗防水材料通常采用人工涂刷,然而由于需要多次重复涂刷,使得涂刷劳动强度大,工作量大,工人手臂需要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工人很容易疲劳,涂刷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

为达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包括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握持装置上方的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涂刷装置、设置于所述涂刷装置上的滚轮装置、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上的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上的电机装置,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握持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收容于所述定位杆内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连接环、位于所述定位杆上方的第二弹簧,所述涂刷装置包括升降杆、位于所述升降杆上方的移动架、设置于所述移动架上的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方的支撑轴、设置于所述支撑轴上的涂刷轮,所述滚轮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端的滚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位于所述固定板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的第五固定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拉线。

所述握持架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定位杆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定位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定位杆的内表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端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固定连接,所述涂刷轮与所述支撑轴枢轴连接。

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枢轴连接。

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的右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拉线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且顶靠在所述滚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通过设置电机,使得涂刷轮不断的自动上下移动,进而无需工人手臂不断的上下移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涂刷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包括握持装置1、位于所述握持装置1上方的定位装置2、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2上的涂刷装置3、设置于所述涂刷装置3上的滚轮装置4、设置于所述定位装置2上的固定装置5、设置于所述固定装置5上的电机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装置1包括第一固定杆1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下方的握持架1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11上方左右两侧的第一固定块13。所述第一固定杆11呈长方体。所述握持架12呈凹字形,所述握持架12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所述第一固定块13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3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定位装置2包括定位杆21、收容于所述定位杆21内的第一弹簧22、设置于所述定位杆21上的连接环23、位于所述定位杆21上方的第二弹簧24。所述定位杆21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3位于所述定位杆21的左右两侧且与所述定位杆2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弹簧2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11内,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23呈弯曲状,所述连接环23的两端与所述定位杆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4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21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涂刷装置3包括升降杆31、位于所述升降杆31上方的移动架32、设置于所述移动架32上的第二固定杆33、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杆33上方的支撑轴34、设置于所述支撑轴34上的涂刷轮35。所述升降杆31呈长方体,所述升降杆31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211内且与所述定位杆2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使得所述升降杆31的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21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2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升降杆3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升降杆31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架32呈弯折状,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32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移动架3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固定杆33的两端与所述移动架3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34呈圆柱体,所述支撑轴34的右端与所述移动架32固定连接。所述涂刷轮35呈圆柱体,所述涂刷轮35与所述支撑轴34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涂刷轮35可以在所述支撑轴34上旋转,所述涂刷轮35上设有刷毛,从而可以对外窗进行涂刷。

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装置4包括第三固定杆41、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41下端的滚轮42。所述第三固定杆41呈长方体,所述第三固定杆41的上端与所述移动架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杆41的下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42呈圆柱体,所述滚轮42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4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42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板51、位于所述固定板51下方的第四固定杆52、位于所述固定板51上方的第五固定杆53。所述固定板51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51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杆2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52呈弯曲状,所述第四固定杆52的下端与所述定位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52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五固定杆53的左端与所述定位杆2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6包括电机61、设置于所述电机61上的输出轴62、设置于所述输出轴62上的拉线63。所述电机6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电机61提供电能,所述电机6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电机61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电机61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杆53的右端与所述电机61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62呈圆柱体,所述输出轴62的一端与所述电机6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61可以带动所述输出轴62旋转。所述拉线63的下端与所述输出轴62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23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3穿过所述第二凹槽且顶靠在所述滚轮42上。

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架12,然后将其移动到需要涂刷的外窗旁边,然后在涂刷轮35上涂上防水材料,然后再使得涂刷轮35顶靠在外窗的上端,然后此时打开电机61的开关,使得所述输出轴62旋转,所述拉线63的下端在所述输出轴62上缠绕,所述拉线63向下拉动所述滚轮42,使得所述滚轮42及第三固定杆41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移动架32、升降杆31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2及第二弹簧24被压缩,所述移动架32及涂刷轮35随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涂刷轮35对外窗的下部分进行涂刷,从而可以对外窗进行全面的涂刷。待涂刷轮35移动到外窗的下端时,此时电机61使得所述输出轴62反向旋转,所述第一弹簧22向上推动所述升降杆31,所述第二弹簧24向上推动所述移动架32,使得所述升降杆31及移动架32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涂刷轮35向上移动,从而可以对外窗进行重复涂刷,待所述涂刷轮35移动到外窗的上端时,此时电机61再次使得所述输出轴62反向旋转,使得所述涂刷轮35向下移动,通过所述电机61不断的反向调整所述输出轴62的转向,使得所述涂刷轮35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可以对外窗进行重复的上下涂刷,直至将外窗涂刷完毕为止,从而无需工人手臂上下移动,所述电机61为伺服电机,方便控制所述输出轴62的转向。至此,本发明建筑工程施工用的外窗防水材料的涂刷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