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1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



背景技术:

仿生塔是让通信铁塔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有效地解决了风景区等地建站难的问题,该产品以合成树脂为粘结剂,辅以高级化工原料配制成可塑性物体,用作树杆、树节、树皮、树根等雕塑基材,喷涂高级丙烯酸涂料,修饰保护表面,增强耐久性,达到5年不褪色,不开裂,不脱落的效果,并具有可复涂性。

仿生塔一般都是一个整体,体积较大,安装不便,在安装时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即使有一些分体的塔体,能够简化设备的安装操作,但是在分体后,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仿生塔作为一种户外设备,常年遭受风吹雨打,由于分体结构使得仿生塔之间各部件的连接出现松动,导致现有的装置经年累月后稳定性变差,严重时,还会导致仿生塔倾倒,引发一系列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包括底座、支撑机构、仿真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仿真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的上方,所述通讯装置固定在仿真装置的顶端;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组件和若干固定组件,相邻两个支撑组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嵌入块、中心杆和若干边杆,所述嵌入块固定在支撑柱的底端,所述中心杆的顶端和边杆的顶端均固定在嵌入块上,所述中心杆位于嵌入块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边杆轴向均匀分布在嵌入块上,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凹口,所述凹口与嵌入块相匹配,所述凹口的底端设有中心插口和若干边缘插口,所述中心插口位于凹口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边缘插口周向均匀分布在凹口上,所述边缘插口的数量和边杆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中心插口与中心杆相匹配,所述边缘插口与边杆相匹配;

所述仿真装置包括仿真树干和若干仿真枝干组件,所述仿真枝干组件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仿真树干上,所述仿真枝干组件包括两个仿真枝干,两个所述仿真枝干分别设置在仿真树干的两端;

所述仿真枝干包括铰接组件、夹具、支撑杆和仿真树枝,所述铰接组件设置在仿真树干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仿真树干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夹具连接,所述夹具套设在仿真树枝上,所述仿真树枝与铰接组件连接;

所述铰接组件包括伸缩管和两个铰接单元,两个所述铰接单元分别设置在伸缩管的两侧,所述铰接单元包括第二螺杆、铰接块和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设置在伸缩管内,所述铰接块和第二螺帽均套设第二螺杆套上,所述铰接块固定在仿真树干上,所述第二螺杆的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螺帽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螺帽内的第二内螺纹与第二螺杆上的第二外螺纹相匹配。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相邻两个支撑组件的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环和两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环套设在两个支撑组件连接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螺杆和两个固定套管,两个所述固定套管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杆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固定套管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管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螺杆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固定环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上,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中,所述嵌入块套设在其中一个第一螺杆上,所述支撑柱套设在另一个第一螺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支撑仿真树枝的同时方便安装拆卸,所述夹具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和两个紧固组件,所述上框架的竖向截面形状和下框架的竖向截面形状均为u形,所述上框架u形截面开口向下,所述下框架u形截面开口向上,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通过两个紧固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紧固组件分别设置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两侧,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杆和两个第三螺帽,所述上框架和下框架均套设在第三螺杆上,两个所述第三螺帽分别套设在第三螺杆的两端,所述第三螺杆的外周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螺帽内设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螺帽内的第三内螺纹与第三螺杆上的第三外螺纹相匹配。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铰接组件的拆卸,所述伸缩管内设有弹簧和两个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数量与第二螺杆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缓冲板分别设置在弹簧的两侧且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二螺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给两个第二螺帽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从而加强铰接组件的固定效果,所述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转动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的外周设有若干凸块,所述凸块周向均匀固定在第二螺帽上。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中心杆插入中心插口、边杆插入边缘插口,所述中心杆的底部形状和边杆的底部形状均为半球形。

作为优选,利用钛合金材质坚固的特点,为了保证中心杆和边杆不变形,所述中心杆和边杆均为钛合金杆。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缓冲板在伸缩管内部转动,所述伸缩管的形状为三棱柱形。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遥控通讯,所述通讯装置内设有蓝牙。

该仿生塔在安装时,通过固定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从而增加支撑机构的整体高度。在支撑组件中,通过支撑柱底部嵌入块插入下方的凹口内,同时嵌入块底部的中心杆插入凹口下方的中心插口内,而边杆插入对应的边缘插口中,从而完成了各个支撑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为了防止支撑柱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通过固定组件固定两个支撑组件的连接,在固定组件中,固定环套设在支撑柱上,同时通过一个第一螺杆中穿过上方支撑柱下方的嵌入块,而另一个第一螺杆插入支撑柱,从而防止了支撑柱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滑动,提高了设备安装的可靠性。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固定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并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仿真装置中,利用铰接组件和夹具将仿真树枝固定在仿真树干上,在铰接组件中,利用第二螺杆穿过铰接块并插入伸缩管内,通过第二螺帽对第二螺杆进行固定,同时利用第三螺杆插入上框架和下框架,并通过第三螺帽将上框架和下框架进行紧固,从而固定仿真树枝的方向,当需要拆卸时,转动第二螺帽和第三螺帽,使它们分别从第二螺杆和第三螺杆上脱落,而后挤压两个第二螺杆,使第二螺杆脱离铰接块,之后,将第三螺杆从上框架和下框架中抽出,使上框架和下框架分离,从而方便仿真树枝的拆卸。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铰接组件和夹具既能够将仿真树枝安装在仿真树干上,也便于仿真树枝的拆卸,快捷拆装的同时提高了仿生塔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固定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并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铰接组件和夹具既能够将仿真树枝安装在仿真树干上,也便于仿真树枝的拆卸,快捷拆装的同时提高了仿生塔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支撑机构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仿真枝干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机构,3.仿真树干,4.通讯装置,5.仿真枝干,6.支撑组件,7.固定组件,8.支撑柱,9.嵌入块,10.中心杆,11.边杆,12.凹口,13.中心插口,14.边缘插口,15.第三螺帽,16.第一螺杆,17.固定环,18.固定套管,19.第三螺杆,20.铰接组件,21.夹具,22.支撑杆,23.仿真树枝,24.伸缩管,25.弹簧,26.缓冲板,27.第二螺杆,28.铰接块,29.第二螺帽,30.凸块,31.上框架,32.下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2、仿真装置和通讯装置4,所述支撑机构2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仿真装置设置在支撑机构2的上方,所述通讯装置4固定在仿真装置的顶端;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若干支撑组件6和若干固定组件7,相邻两个支撑组件6通过固定组件7连接,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柱8、嵌入块9、中心杆10和若干边杆11,所述嵌入块9固定在支撑柱8的底端,所述中心杆10的顶端和边杆11的顶端均固定在嵌入块9上,所述中心杆10位于嵌入块9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边杆11轴向均匀分布在嵌入块9上,所述支撑柱8上设有凹口12,所述凹口12与嵌入块9相匹配,所述凹口12的底端设有中心插口13和若干边缘插口14,所述中心插口13位于凹口12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边缘插口14周向均匀分布在凹口12上,所述边缘插口14的数量和边杆1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中心插口13与中心杆10相匹配,所述边缘插口14与边杆11相匹配;

所述仿真装置包括仿真树干3和若干仿真枝干组件,所述仿真枝干组件从上而下均匀分布在仿真树干3上,所述仿真枝干组件包括两个仿真枝干5,两个所述仿真枝干5分别设置在仿真树干3的两端;

所述仿真枝干5包括铰接组件20、夹具21、支撑杆22和仿真树枝23,所述铰接组件20设置在仿真树干3上,所述支撑杆22的一端固定在仿真树干3上,所述支撑杆22的另一端与夹具21连接,所述夹具21套设在仿真树枝23上,所述仿真树枝23与铰接组件20连接;

所述铰接组件20包括伸缩管24和两个铰接单元,两个所述铰接单元分别设置在伸缩管24的两侧,所述铰接单元包括第二螺杆27、铰接块28和第二螺帽29,所述第二螺杆27的一端设置在伸缩管24内,所述铰接块28和第二螺帽29均套设第二螺杆27套上,所述铰接块28固定在仿真树干3上,所述第二螺杆27的外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螺帽29内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螺帽29内的第二内螺纹与第二螺杆27上的第二外螺纹相匹配。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相邻两个支撑组件6的连接,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环17和两个固定单元,所述固定环17套设在两个支撑组件6连接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第一螺杆16和两个固定套管18,两个所述固定套管18分别设置在第一螺杆16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16的外周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固定套管18内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套管18内的第一内螺纹与第一螺杆16上的第一外螺纹相匹配,所述固定环17套设在两个第一螺杆16上,两个所述第一螺杆16中,所述嵌入块9套设在其中一个第一螺杆16上,所述支撑柱8套设在另一个第一螺杆16上。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支撑仿真树枝23的同时方便安装拆卸,所述夹具21包括上框架31、下框架32和两个紧固组件,所述上框架31的竖向截面形状和下框架32的竖向截面形状均为u形,所述上框架31u形截面开口向下,所述下框架32u形截面开口向上,所述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通过两个紧固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紧固组件分别设置在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的两侧,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三螺杆19和两个第三螺帽15,所述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均套设在第三螺杆19上,两个所述第三螺帽15分别套设在第三螺杆19的两端,所述第三螺杆19的外周上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螺帽15内设有第三内螺纹,所述第三螺帽15内的第三内螺纹与第三螺杆19上的第三外螺纹相匹配。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铰接组件20的拆卸,所述伸缩管24内设有弹簧25和两个缓冲板26,所述缓冲板26的数量与第二螺杆27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缓冲板26分别设置在弹簧25的两侧且分别固定在对应的第二螺杆27上。

作为优选,为了给两个第二螺帽29相互靠近的作用力从而加强铰接组件20的固定效果,所述弹簧25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转动第二螺帽29,所述第二螺帽29的外周设有若干凸块30,所述凸块30周向均匀固定在第二螺帽29上。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中心杆10插入中心插口、边杆11插入边缘插口14,所述中心杆10的底部形状和边杆11的底部形状均为半球形。

作为优选,利用钛合金材质坚固的特点,为了保证中心杆10和边杆11不变形,所述中心杆10和边杆11均为钛合金杆。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缓冲板26在伸缩管24内部转动,所述伸缩管24的形状为三棱柱形。

作为优选,为了便于遥控通讯,所述通讯装置4内设有蓝牙。

该仿生塔在安装时,通过固定组件7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6,从而增加支撑机构2的整体高度。在支撑组件6中,通过支撑柱8底部嵌入块9插入下方的凹口12内,同时嵌入块9底部的中心杆10插入凹口12下方的中心插口13内,而边杆11插入对应的边缘插口14中,从而完成了各个支撑组件6在竖直方向上的连接,为了防止支撑柱8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通过固定组件7固定两个支撑组件6的连接,在固定组件7中,固定环17套设在支撑柱8上,同时通过一个第一螺杆16中穿过上方支撑柱8下方的嵌入块9,而另一个第一螺杆16插入支撑柱8,从而防止了支撑柱8在竖直方向上发生滑动,提高了设备安装的可靠性。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固定组件7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6并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仿真装置中,利用铰接组件20和夹具21将仿真树枝23固定在仿真树干3上,在铰接组件20中,利用第二螺杆27穿过铰接块28并插入伸缩管24内,通过第二螺帽29对第二螺杆27进行固定,同时利用第三螺杆19插入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并通过第三螺帽15将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进行紧固,从而固定仿真树枝32的方向,当需要拆卸时,转动第二螺帽29和第三螺帽15,使它们分别从第二螺杆27和第三螺杆15上脱落,而后挤压两个第二螺杆27,使第二螺杆27脱离铰接块28,之后,将第三螺杆15从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中抽出,使上框架31和下框架32分离,从而方便仿真树枝32的拆卸。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铰接组件20和夹具21既能够将仿真树枝32安装在仿真树干3上,也便于仿真树枝32的拆卸,快捷拆装的同时提高了仿生塔的实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易于安装且安装可靠的仿生塔通过固定组件7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组件6并对其进行固定,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如此,通过铰接组件20和夹具21既能够将仿真树枝32安装在仿真树干3上,也便于仿真树枝32的拆卸,快捷拆装的同时提高了仿生塔的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