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225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楼梯是一种解决建筑物垂直交通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广,装配式楼梯日渐成为楼梯建造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现浇楼梯相比,装配式楼梯虽然部分放松了梯梁对梯板的约束作用,但梯板在楼梯间的斜撑作用依然存在,造成结构中楼梯间周围的刚度分布依旧不均匀,在地震作用下楼梯易先发生破坏,不利于人员的疏散逃生。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人提出了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将其放置在每一梯段的第一个踏步板与梯梁之间。由于楼梯依附于主体结构中,其隔震层的变形量、面压与传统的隔震层相比均较小,因此不适宜使用传统的叠层橡胶支座及其施工工艺,且装配式楼梯采用隔震技术时所需支座的数量可观,而现有的普通叠层橡胶支座自重较大、价格昂贵、施工工艺复杂,将其应用于装配式楼梯中使得施工变得复杂,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普通叠层橡胶支座自重较大、价格昂贵、施工工艺复杂,将其应用于装配式楼梯中使得施工变得复杂,经济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所述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

所述支座主体由橡胶层与工程塑料板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所述连接板是设于所述橡胶保护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

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进一步地,两块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支座主体平面的大小相等,两块所述连接板上均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构成第一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的面积与所述支座主体的平面大小相等,所述上连接板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

所述下连接板的面积较所述支座主体的平面稍大,所述下连接板上预留有若干螺栓孔,构成第二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所述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

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支座主体的平面大小相等,所述下连接板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构成第三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所述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

所述下连接板的面积较所述支座主体的平面稍大,所述下连接板上预留有若干螺栓孔,构成第四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所述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

所述下连接板的面积与所述支座主体平面的大小相等,构成第五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钢筋为u型的螺纹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工程塑料板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所述工程塑料板进行加强。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所述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所述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所述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所述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所述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所述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所述连接板及橡胶保护层。

另一方面,针对上述五种典型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分别提供其施工方法,其中:

第一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用在相应位置预留有孔洞的梯梁并将其安放就位;

接着向梯梁孔洞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梁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下连接板上焊接的竖向钢筋插入混凝土中,并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接着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相连;

然后吊装在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留有贯通孔洞的梯板,并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上焊接的竖向钢筋插入孔洞中;

接着向孔洞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板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并保证所述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最后确保侧向挡板与梯梁、梯板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

第二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用在相应位置预埋有螺杆的梯梁并将其安放就位;

接着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并用螺帽固定,且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接着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相连;

然后吊装在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留有贯通孔洞的梯板,并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上焊接的竖向钢筋插入孔洞中;

接着向孔洞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板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并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最后确保侧向挡板与梯梁、梯板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

第三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用在相应位置预留有孔洞的梯梁并将其安放就位;

接着向梯梁孔洞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梁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下连接板上焊接的竖向钢筋插入混凝土中,并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接着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相连;

然后吊装在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的梯板,并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上焊接的钢板与梯板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焊接,焊接过程中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最后确保侧向挡板与梯梁、梯板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

第四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用在相应位置预埋有螺杆的梯梁并将其安放就位;

接着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并用螺帽固定,且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接着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相连;

然后吊装在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的梯板,并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上焊接的钢板与梯板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焊接,焊接过程中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最后确保侧向挡板与梯梁、梯板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

第五种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选用在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的梯梁并将其安放就位;

接着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并将下连接板与梯梁预埋钢板焊接,且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接着在梯梁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相连;

然后吊装在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的梯板,并将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上连接板上焊接的钢板与梯板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焊接,焊接过程中保证所述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最后确保侧向挡板与梯梁、梯板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不使用封板,具有力学性能优良、造价低、环保等优点,尤其适用于荷载、空间,变形均较小的楼梯中;应用本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装配式隔震楼梯,消除了梯板的斜撑作用,避免楼梯先于主体结构发生破坏,大大提高了装配式楼梯的抗震性能,本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连接可靠,施工方法简单方便,且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施工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13;

支座主体由橡胶层12与工程塑料板11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连接板是设于橡胶保护层1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10-1和下连接板10-2;

两块连接板10-1、10-2均与支座主体平面的大小相等,上连接板10-1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14-1,下连接板10-2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14-2,竖向钢筋14-1、14-2可为u型螺纹钢筋;竖向钢筋的个数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优选地,工程塑料板11可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工程塑料板11进行加强。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连接板10-1、10-2及橡胶保护层13。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23;

支座主体由橡胶层22与工程塑料板21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连接板是设于橡胶保护层2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20-1和下连接板20-2;

上连接板20-1的面积与支座主体的平面大小相等,上连接板20-1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24;竖向钢筋24可为u型螺纹钢筋;

下连接板20-2的面积较支座主体的平面稍大,下连接板20-2上预留有若干螺栓孔20-2-1、20-2-2;竖向钢筋及预留螺栓孔的个数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优选地,工程塑料板21可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工程塑料板21进行加强。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连接板20-1、20-2及橡胶保护层23。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33;

支座主体由橡胶层32与工程塑料板31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连接板是设于橡胶保护层3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30-1和下连接板30-2;

上连接板30-1一端与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34;连接板30-1伸出支座主体的长度及钢板34的大小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下连接板30-2与支座主体的平面大小相等,下连接板30-2上焊接有若干竖向钢筋35;竖向钢筋35可为u型螺纹钢筋;竖向钢筋的个数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优选地,工程塑料板31可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工程塑料板31进行加强。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连接板30-1、30-2及橡胶保护层33。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43;

支座主体由橡胶层42与工程塑料板41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连接板是设于橡胶保护层4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40-1和下连接板40-2;

上连接板40-1一端与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44;连接板40-1伸出支座主体的长度及钢板44的大小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下连接板40-2的面积较支座主体的平面稍大,下连接板40-2上预留有若干螺栓孔40-2-1、40-2-2;预留螺栓孔的个数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优选地,工程塑料板41可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工程塑料板41进行加强。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连接板40-1、40-2及橡胶保护层43。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包括连接板、支座主体及包裹在支座主体外周的橡胶保护层53;

支座主体由橡胶层52与工程塑料板51交替叠加硫化而成;

连接板是设于橡胶保护层53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钢板,分别为上连接板50-1和下连接板50-2;

上连接板50-1一端与支座主体平齐,另一端伸出支座主体一定长度并焊有用于连接楼梯梯板的钢板54;连接板50-1伸出支座主体的长度及钢板54的大小依据连接板的尺寸及建筑结构的设防烈度而定;

下连接板50-2的面积与支座主体平面的大小相等;

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设置于楼梯的梯梁和第一个踏步板之间。

优选地,工程塑料板51可为pvc板、pp板和pe板中的一种,并采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对工程塑料板51进行加强。

优选地,还包括具有阻燃功能的侧向挡板及盖板,侧向挡板分别与楼梯的梯梁及梯板柔性连接,盖板上表面采用与建筑面层一致的材料,盖板与梯梁连接的一端为倾斜状,盖板的有效宽度为除去倾斜状的部分,盖板的有效宽度值为梯板高度与结构大震下层间位移角的乘积;

侧向挡板及盖板用于封闭连接板50-1、50-2及橡胶保护层53。

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放在相应位置预留有孔洞101的梯梁1,并向孔洞101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梁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2;

2)在细石混凝土2初凝之前将实施例1中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下连接板10-2上焊接的竖向钢筋14-2插入混凝土2中并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3)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3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4相连;

4)吊装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留有贯通孔洞401的梯板4,并保证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10-1上焊接的竖向钢筋14-1插入孔洞401中;

5)向梯板孔洞401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板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5并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6)最后确保侧向挡板3与梯梁1、梯板4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6。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放在相应位置预埋有螺杆102的梯梁1;

2)将实施例2中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安放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并用螺帽m固定,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3)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3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4相连;

4)吊装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留有贯通孔洞401的梯板4,并保证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20-1上焊接的竖向钢筋24插入孔洞401中;

5)向梯板孔洞401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板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5并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6)最后确保侧向挡板3与梯梁1、梯板4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6。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放在相应位置预留有孔洞101的梯梁1,并向孔洞101内灌注强度等级较梯梁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2;

2)在细石混凝土2初凝之前将实施例3中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下连接板30-2上焊接的竖向钢筋35插入混凝土2中并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3)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3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4相连;

4)吊装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7的梯板4,并确保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30-1上焊接的钢板3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可焊接;

5)将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30-1上焊接的钢板3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焊接,焊接过程中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6)最后确保侧向挡板3与梯梁1、梯板4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6。

实施例9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放在相应位置预埋有螺杆102的梯梁1;

2)将实施例4中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安放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并用螺帽m固定,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3)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3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4相连;

4)吊装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7的梯板4,并确保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40-1上焊接的钢板4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可焊接;

5)将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40-1上焊接的钢板4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焊接,焊接过程中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6)最后确保侧向挡板3与梯梁1、梯板4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6。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安放在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8的梯梁1;

2)将实施例5中的新型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安放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并将下连接板50-2与梯梁预埋钢板8焊接,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300;

3)在梯梁1的相应位置安装侧向挡板3并确保其可与即将安装的梯板4相连;

4)吊装第一个踏步板相应位置预埋有钢板7的梯板4,并确保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50-1上焊接的钢板5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可焊接;

5)将装配式楼梯隔震支座g的上连接板50-1上焊接的钢板54与梯板4相应位置的预埋钢板7焊接,焊接过程中应保证支座g安放的平整度不超过1/200;

6)最后确保侧向挡板3与梯梁1、梯板4柔性连接并安放盖板6。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