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用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一般涉及建筑材料很多,而且占地面积大,当建筑物高于4米后要求安装防护网,同时需要安装大量的脚手架,建筑场地周边需要设置围栏等等,当遇到大风甚至台风天气,各类建筑设施会受到风力的影响,目前建筑工地很少备用用于抗风的支柱来临时支撑建筑设施,预防或者抵御大风的侵袭。或者有些支柱也是临时用钢管代替,顶端和所支撑物的接触面积小,受力不够分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支柱的头部通过支架之间销轴连接可以折叠,撑开后可形成较大的支撑面积,能使受力面积广,支撑效果好。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合起来,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包括固定连接的杆头和杆体;
所述杆头包括支座、两个支撑梁和两个顶梁,所述支座的一端和杆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梁的一端重叠,与所述支座的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顶梁的底面,两个所述顶梁之间通过一个180度的合页连接;
其中,两个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支座顶端上的一端,可以分别围绕所述销轴活动,两个所述支撑梁与两个所述顶梁铰接处可以围绕所述销轴活动,两个所述顶梁可以通过相连接的所述合页活动,所有所述支撑梁和所述顶梁可以同时收拢或者展开。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杆头上的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和所述顶梁底面中间位置铰接。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杆头上的所述顶梁通过所述180度合页可以向上折叠,不能向下折叠。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杆头的所述支座的所述顶端为半球形凸起,中央下凹为方槽。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为中空管体,所述第一支杆的管体内圆周大于所述第二支杆的管体外圆周,所述第一支杆与所述第二支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制动扳手和透孔,所述第二支杆的表面有若干按第二支杆长度方向排列的透孔,所述制动扳手同时穿过所述第一支杆的透孔和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支杆的透孔。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杆体上设置的所述制动扳手通过杆体的支耳与销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杆上,所述制动扳手包括按柄、弹簧和制动柱。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杆上的所述透孔可以使所述制动扳手上的所述制动柱的末端通过,并且所述第一支杆上的所述透孔的大小和所述第二支杆上的所述透孔大小相同。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这种抗风支柱的杆头部分有支撑梁和顶梁,通过铰接可以收拢或者展开,展开后可形成一个较大的支撑面积,在建筑工地起风的时候,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抗风的良好支撑,使支撑受力均匀分布。不用的时候,杆部和头部可以收缩折叠,操作灵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头视图;
图2为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头折叠视图;
图3为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体正面视图;
图4为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体侧面视图;
图5为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体收缩视图;
图6位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杆体收缩杆头折叠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地的抗风的支柱,包括固定连接的杆头1和杆体2。
参照图1所示,抗风支柱的杆头1包括支架座11、两个支撑梁12和两个顶梁15,支座11用于固定支撑梁12,两个支撑梁12的一端重叠,与支座11的顶端111通过销轴13连接在一起,销轴13位于两个支撑梁12的铰接处,构成铰链连接,铰接的两个支撑梁12相互之间可以围绕销轴13活动。两个支撑梁12的另一端通过销轴14分别铰接在两个顶梁15的底面,这里的铰接相同于销轴13的连接,是可以活动的,即支撑梁12和顶梁15可以围绕铰接处转动一定的角度。两个顶梁15之间通过一个180度的合页16相连成一条直线,这个180度合页16可以向支柱杆部的方向闭合,不能反向闭合,这样可以使两个顶梁15的铰接处在展开的时候不能向支柱杆部方向闭合,保证了支架展开后的稳定性。
参照图1所示,杆头1上的支撑梁12的一端和顶梁15中间位置底面铰接,这样使得支撑梁12受力平衡,增加了稳定性。杆头1的支座11的顶端111为半球形凸起,中央下凹为方槽,这样有利于支撑梁12在撑开的时候卡在方槽里,不容易晃动。当支撑梁12和顶梁15收起来的时候,支撑梁12和支座11顶端111连接的底部只可在方槽里轻微的晃动,收起来的时候这种晃动不影响使用。
参照图2所示,通过铰接连接的支撑梁12和顶梁15可以围绕销轴13、销轴14或者180度合页16活动,可以收缩折叠起来。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抗风的支柱的杆体2部分,杆体2包括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两个支柱都是中空的钢管,并且第一支杆21的内圆周大于第二支杆22的外圆周。第一支杆21的管内部可以容纳第二支杆22通过,和第二支杆22套在一起。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制动扳手211和透孔212,透孔212位于制动扳手211可穿过的位置。第二支杆22的杆部表面也有若干按第二支杆22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透孔221,和第一支杆21上的透孔212大小相等,并且重叠后,可使制动扳手211一起卡住。
参照图4所示,杆体2上设置的制动扳手211,通过第一支杆21上的支耳2112与销轴2113连接在第一支杆21上面。制动扳手211包括按柄2111、弹簧2114和制动柱2115,弹簧2114位于按柄2111和第一支杆21之间,并固定连接。按柄2111和制动柱2115连为一体。通过按动按柄2111,使弹簧2114被动收缩,同时制动柱2115抬起,放下按柄2111,制动柱2115就返回到原来位置的透孔212里,保持可制动状态。通过调节使第二支杆22上不同位置的透孔221和第一支杆21上的透孔212重合,使制动柱穿透固定,可以调节杆体2的长度。
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杆21可以连接第二支杆22,依同理,第二支杆22可以连接第三支柱23,使得杆体2的长度更长,可以满足更广的支撑高度范围。支柱的杆部可以是圆柱形或者方柱形。
参照图6所示,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通过制动扳手211和不同的透孔221相交,可以使两个支杆收缩重合套在一起,甚至第三支杆23也收缩套在一起。这种设计可以使不同的支杆相互套接,收缩起来。并且杆头1可以折叠起来,这样不用的时候,通过收缩,整个支柱体积会缩小。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