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绿化环保型智能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3127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绿化环保型智能停车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环保领域、市政领域、智能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化环保型智能停车场。



背景技术:

城市里停车场的数量日益增多,对停车场进行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现象、空气污染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停车场绿化一方面要满足支撑车辆重量的承重性要求一方面要保证行人在其上步行时不易被绊倒,在此基础上还要保证栽植的绿化植物的持续生长。现有的停车场大多只满足承重性的要求,而没有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求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停车场,其既满足停车场支撑车辆重量的承重性要求,又满足行人在停车场上步行时不易被绊倒的安全性要求,还满足栽植的绿化植物的持续生长性要求,包括:

多个方台,方台为空心结构,其互相间隔着间隙地排列成停车场的主体,方台的上端面作为支撑车辆和/或行人的主承重面;多个方形的种植结构体,其铺设于处于左右、上下以及对角线的位置关系的相邻方台之间的各个间隙中,种植结构体内具有土壤和绿化植物;

照明单元,其设于种植结构体上,用于发出适合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的光;

液压伺服机构,其设在方台的内部,用于为活塞式的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提供液压的驱动力;

第一伸缩杆,其一端连接在液压伺服机构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爪构件上;

第二伸缩杆,其一端连接在液压伺服机构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二爪构件上;

所述第一爪构件有四个,其为上长下短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倒梯形,第一爪构件的竖直边铰接于方台的边角处,其可在第一展开位置和第一收回位置切换,第一展开位置是指第一爪构件被第一伸缩杆驱动到与方台的斜对角线共线的位置,第一收回位置是指第一爪构件紧贴着方台侧面的位置;

所述第二爪构件有四个,其为上长下短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倒梯形,第二爪构件的竖直边铰接于方台的侧面中部,其可在第二展开位置和第二收回位置切换,第二展开位置是指第二爪构件被第二伸缩杆驱动到与方台的侧面垂直的位置,第二收回位置是指第二爪构件紧贴着方台侧面的位置;

压力传感器,其设于各个方台的上端面,用于监测车辆的停车动作和最终停车位置;

控制器,用于向液压伺服机构发送指令以控制第一、第二伸缩杆的运作,其被配置为:当位于停车位前端的方台的压力传感器有压力信号时,即表示有车辆要进行停泊动作,此时,每个方台的第一爪构件被驱动到第一展开位置,使整个停车位形成了由方台以及方台之间的第一爪构件共同构成的支撑网,第一爪构件的展开减小了间隙中的种植结构体被车轮压损的可能性;

当车辆停稳后,有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所在的方台是支撑所停车辆的承重方台,承重方台以及位于承重方台外侧的方台的第二爪构件被驱动到第二展开位置,这是由于承重方台外侧是用于车辆上的乘客下车步行的区域,让第二爪构件展开以形成更密的支撑网,减小了行人步行被绊倒的可能性,而位于承重方台内侧的方台由于被车身挡住,不会有人行走,种植结构体也不会被压,所以承重方台内侧的方台的第一爪构件被驱动到第一收回位置;

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于停车场门禁系统的表示各个停车位的白天使用时间的大数据,当一个停车位的白天使用时间超过阈值,该停车位处的绿化植物由于长时间被车遮挡而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控制器启动该停车位处的照明单元,为绿化植物提供人工光照环境,以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

优选地,爪构件的高度与方台的高度相同,爪构件的上边长度为方台边长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阈值为8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智能停车场能够根据实时的停车情况,形成不同的支撑密度的停车面,在保证承重性的前提下,减小了停车场绿化被损坏的可能性,减小了行人步行被绊倒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

本技术:
的方台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爪构件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停车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系统的结构以及所实现的功能。

如图1、2所示,方台1为空心结构,其互相间隔着间隙地排列成停车场的主体,方台的上端面作为支撑车辆和/或行人的主承重面;多个方形的种植结构体(未示出),其铺设于处于左右、上下以及对角线的位置关系的相邻方台1之间的各个间隙中,种植结构体内具有土壤和绿化植物;

液压伺服机构4,其设在方台1的内部,用于为活塞式的伸缩杆5提供液压的驱动力,伸缩杆5一段连接在液压伺服机构4上,另一端连接在爪构件上,爪构件为上长下短的倒梯形;

第一爪构件2有4个,其铰接地设于方台1的四个边角处,第二爪构件3也有4个,其铰接地设于方台1的4个侧面的中部;

压力传感器(未示出)设于各个方台的上端面,用于监测车辆的停车动作和最终停车位置;控制器(未示出),用于向液压伺服机构4发送指令以控制伸缩杆5的运作,其被配置为:当位于停车位前端的方台的压力传感器有压力信号时,即表示有车辆要进行停泊动作,此时,每个方台1的第一爪构件2被驱动到第一展开位置,使整个停车位形成了由方台以及方台之间的第一爪构件共同构成的支撑网,第一爪构件的展开减小了间隙中的种植结构体被车轮压损的可能性;

当车辆停稳后,有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所在的方台是支撑所停车辆的承重方台6,承重方台6以及位于承重方台6外侧的方台的第二爪构件3被驱动到第二展开位置,这是由于承重方台6外侧是用于车辆上的乘客下车步行的区域,让第二爪构件3展开以形成更密的支撑网,减小了行人步行被绊倒的可能性,而位于承重方台6内侧的方台7由于被车身挡住,不会有人行走,种植结构体也不会被压,所以承重方台6内侧的方台7的第一爪构件2和第二爪构件3都保持在收回位置。

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于停车场门禁系统的表示各个停车位的白天使用时间的大数据,当一个停车位的白天使用时间超过阈值,该停车位处的绿化植物由于长时间被车遮挡而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控制器启动该停车位处的照明单元,为绿化植物提供人工光照环境,以保证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不背离正如一般性地描述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可以对各个特定的实施例中示出的发明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和/或修改。因此,从所有方面来讲,这里的实施例应该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并非限定性的。同样,本发明包括任何特征的组合,尤其是专利权利要求中的任何特征的组合,即使该特征或者特征的组合并未在专利权利要求或者这里的各个实施例中被明确地说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化环保型智能停车场,其包括多个方台和种植结构体,方台内部具有液压伺服机构和伸缩杆,伸缩杆被控制器控制以带动爪构件的展开或收回;本发明根据根据实时的停车情况,形成不同的支撑密度的停车面,在保证承重性的前提下,减小了停车场绿化被损坏的可能性,减小了行人步行被绊倒的可能性,结合停车位的使用时间数据对绿化植物进行人工光照,保证了停车场绿化植物的可持续性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程太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程太玉
技术研发日:2017.08.23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