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9042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特别涉及一种砼密肋板用柔性防水单元、芯模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下室底板具有抗浮、防水等要求,尤其是百年一遇的浮力荷载及防水要求使地下室底板的造价高昂。现有的技术规范要求采用刚性的砼结构自防水及柔性的卷材防水进行双重防水。采用砼空腹板结构可以通过增加截面高度大大节省砼、降低用钢量。然而,传统的防水做法是将防水卷材铺设于基底,缺点是接缝太多留下隐患,施工底模及绑扎钢筋时易造成卷材破坏,设置砂浆保护层费工耗时增加造价,此外,空腹板截面高度的增加使浮力的作用面下移导至浮力增加。

因此,开发一种施工简单、可靠性高、工期短、造价低的新型地下室底板是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底板及其施工方法,它是一种施工简单、可靠性高、工期短、造价低的新型地下室底板,解决了地下室底板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室底板,它包含有钢筋砼肋梁,在钢筋砼肋梁内还设有一层柔性防水层,所述柔性防水层为若干独立的防水单元组成,所述防水单元的周边还连接有一圈止水带,止水带嵌入周围的钢筋砼肋梁内。

所述钢筋砼肋梁内还夹有一层柔性防水连接带,所述柔性防水连接带连接相邻防水单元的止水带。

所述柔性防水连接带为现浇的结构胶砂浆(或细石砼)、或现浇的环氧树脂砂浆(或细石砼)、或现浇的纤维砂浆(或细石砼)、或预制的结构胶片。

它至少包含二种截面高度,柱底板块的截面高度大于柱间板块,柱间板块的截面高度不小于中心板块。板块的划分原则为:中心板块一般指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柱底板块一般指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柱间板块指剩余板块。

所述中心板块为实心板或密肋板或倒置密肋板结构,柱间板块为密肋板结构,柱底板块为实心板或密肋板结构。

所述密肋板的空腔内填充有芯模。

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为:一、先将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进行排列;二、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三、在芯模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四、在芯模的顶面及间隙内浇注钢筋砼,防水连接带被浇注并夹在肋梁内且嵌固止水带于其内,芯模被浇注在钢筋砼的梁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钢筋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周围的钢筋砼肋梁内的防水连接带内。

所述芯模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方式制成:a、采用原位地基土坯切割修整成形且底面与地基保持自然整体性;b、采用块状物堆砌周边及底面后填芯成形,底部块状物内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等胶凝物灌浆且渗入地基内使其与地基凝结为整体;c、采用有填充物的箱体;d、采用抗浮重物制作的块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废旧塑料、再生橡胶一类的价格低、抗拉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的弹性材料工厂化批量生产制做防水单元,替代地下室底板的传统卷材防水做法,既质量可靠、又省去了现场施工的时间,防水单元置于芯模的顶面受到面层砼底板的保护,有效避免了人为与外力的破坏,也避免了卷材防水层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下而大大提高了耐久性,同时还省去了现场施工卷材防水的底面垫层、找平层、上面的砂浆保护层,从而达到降低造价、缩短工期的目的。此外,防水单元的止水带与地下室肋梁嵌入连接,可有效使防水单元与地下室底板共同工作,增强了砼结构的承载能力,底板的抗裂性能得以大幅提升,从而使结构自防水性能得以提升,取得了很好的防水效果。

2、钢筋砼肋梁内的柔性防水连接带夹层将各防水单元连接为整体,使柔性防水层具有了整体性和连续性,其连接位置均在砼肋梁内,提因此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3、采用芯模将传统的砼底板结构做成砼空腹板或密肋板结构,利用较少的砼用量使其截面有较大的增加,达到大幅提高其承载力或大幅降低用钢量的目的。

4、在空腹板或密肋板内填充重物,并附着于空腹板或密肋板肋梁内,可以抵消一部分浮力。

5、是将柔性防水层(一般为卷材防水、涂料防水、喷涂防水等)从地基表面或砼空腹板的底板底面移至顶板底面,且将地下室砼空腹底板内填充可透水或可吸水的较重填充物(如卵石、泥夹石、砂石、碎砖、砼碎块、粘土、磷渣、矿渣等),从而使地下水浮托力的作用面从基底上移至空腹板顶板底面,从而减小了地下室底板承受的浮力。

6、在芯模底层填充物内浇灌胶凝物(如水泥砂浆、细石砼等)可使底部块状物凝结为整体并渗透延伸至基底内,或利用地基原位土进行切割修整成上大下小的锥体土坯,不仅使填充物的自重附着于地下室空腹底板结构上,且原位土坯的地基粘着力或胶凝材料渗透于地基内均使填充物或原土坯延伸至地基内,从而获取更大更重的填充物或原土坯,从而获取“抓地力”及与地基的侧阻力用于抵抗施工过程中浇注砼所产生的浮力,而在使用阶段用于平衡全部或一部分地下水浮力。

7、采用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优化地下室底板,按1/4柱距线所围板块划分,可将板块划分为柱下板块、柱间板块及中心板块。中心板块受力最小,一般采用200~300毫米厚的实心板截面既可少挖土方又施工简单,或采用200板厚、400肋高的倒置密肋板结构,利用肋间填土平衡浮力;柱间板块受力较大,一般采用500~900毫米高的密肋板截面,使用钢量大大降低;柱顶板块是受力最大处,一般采用600~1200毫米高的密肋板或实心板截面,使用钢量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单元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地下室底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一种地下室底板的板块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2,包含止水边框及防水腹板,止水边框为矩形,长、宽均为2.1米,内部空腔长、宽均为1.9米,边框宽0.1米,截面形式为一字形,厚度5毫米,自由端上、下表面均有一圈环状的止水凸筋宽20毫米,厚10毫米,连接端均有一圈环状的止水凹槽一宽20毫米,深10毫米,防水腹板的长、宽均为2米,面板厚5毫米,面板周边底面有一圈环状封闭的连接凸肋,尺寸与止水凹槽一相对应,均采用再生废旧塑料热压成形,工厂化批量生产。

进一步的,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利用原位地基土制作:在土质地基上,根据设计要求,肋梁宽度250毫米,开挖沟槽宽度250毫米,深1.2米,长、宽各1.8米,形成中距2.05米的矩阵土坯,将防水单元2安装于土坯顶面。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采用结构胶为活性材料的砂浆或细石砼。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止水边框的截面形式为倒l形,自由肢外表面上有二圈止水凹槽二,连接肢端部有一圈环状的连接凹槽一,防水腹板表面有网格状凸肋,肋高3毫米,肋宽3毫米,肋距50毫米。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进一步的,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土坯的下端开凿高250毫米、深200毫米的一圈凹槽,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采用环氧树脂为活性材料的砂浆或细石砼。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实施例3: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防水腹板表面有点阵状凸柱,凸柱高3毫米,长、宽3毫米,间距50毫米。止水边框为l形截面,水平肢上表面及下表面均有二圈间距10毫米的环状止水凸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在岩石或卵石地基上,根据设计的内模尺寸:高1.2米,长、宽各1.8米,在周围采用块石或砖砌筑一圈维护墙,在底部铺垫一层300毫米厚度的毛石或卵石并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灌注,使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渗透进入岩石或卵石地基内一定深度与垫层连接为一体,然后将块状重物如:毛石、卵石、碎砖、砼碎块、钢渣、磷渣、土块等填充于维护墙的空腔内,顶部采用防水单元2封顶。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在普通细石砼内添加膨胀剂(如:aea、uea等)及短纤维(如:玻璃纤维、炭纤梅、钢纤维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实施例4: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防水腹板表面有点阵状凸柱,凸柱高3毫米,长、宽3毫米,间距50毫米。止水边框为l形截面,水平肢上表面及下表面均有二圈间距10毫米的环状止水凸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采用网格状预制侧模安装于岩石地基或卵石地基上取代维护墙,其余与实施例3相同。浇注砼肋梁时,砼浆通过侧模网孔灌入周边的块状填充物内使砼肋梁、侧模及周边块状填充物凝结为整体。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在普通细石砼内添加膨胀剂(如:aea、uea等)及短纤维(如:玻璃纤维、炭纤梅、钢纤维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实施例5: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防水腹板表面有点阵状凸柱,凸柱高3毫米,长、宽3毫米,间距50毫米。止水边框为l形截面,水平肢上表面及下表面均有二圈间距10毫米的环状止水凸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在地下室基坑底面上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模盒或箱体,其内填充抗浮填充重物(如基坑弃土、碎石、卵石、废弃砼块等)。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在普通细石砼内添加膨胀剂(如:aea、uea等)及短纤维(如:玻璃纤维、炭纤梅、钢纤维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实施例6:如图1~3所示,一种防水单元,防水腹板表面有点阵状凸柱,凸柱高3毫米,长、宽3毫米,间距50毫米。止水边框为l形截面,水平肢上表面及下表面均有二圈间距10毫米的环状止水凸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一种地下室底板用芯模9的制作方法为:在地下室基坑底面上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低强度砼预制块或高吸水率块体(如石膏块体、表面硬化的海棉块体等)。

进一步的,柔性防水连接带5的制作方法为:在普通细石砼内添加膨胀剂(如:aea、uea等)及短纤维(如:玻璃纤维、炭纤梅、钢纤维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下室底板,柱网8.4米,采用防水单元、柔性止水带、不同结构形式及不同截面高度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步骤为:

一、防水单元在工厂批量预制运抵施工现场;

二、芯模在原位地基上按设计要求的预留间隙取200毫米进行排列,抗浮芯模的长、宽取1200毫米,肋高度(间隙深度)取值:中心板块(板中心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600毫米;柱底板块(柱轴线二侧1/4跨度范围:4200x4200毫米板块)取1200毫米;柱间板块(剩余板块)取900毫米。密肋面厚取值200毫米。

三、在芯模顶面一周开凿一圈100x100毫米凹台(用于止水带嵌入砼肋梁);

四、在芯模的上面覆盖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内50毫米;

五、在防水单元的上面按设计要求布置板筋,在芯模的间隙内按设计要求布置梁筋;

六、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至板底下100毫米处(防水单元止水带伸入肋梁处);

七、在芯模的间隙内浇注砼防水连接带至板底下,止水带被浇注嵌入防水连接带中,防水连接带采用环氧树脂细石砼;

八、在防水单元的顶面浇注顶板砼,芯模被浇注嵌入在钢筋砼肋梁及顶板内,防水单元嵌于芯模的顶面与砼顶板底面之间,防水单元的止水带自由端嵌入肋梁的砼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