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71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外墙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外墙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外墙保温做法一般为在外墙体粉刷基础界面剂,再依次形成钢丝网、保温层(50毫米厚的挤塑聚苯板)、保护层及外墙饰面,施工时需分层施工,且该外墙面只有保温作用,经过几年后,外墙饰面会有破损,进而导致保温性能下降。

因而,关于墙体保温的研究有待深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保温、节能、阻燃或便于检修更换等优点的保温外墙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单元,所述保温单元设置于墙体的外墙面,其中,所述保温单元中设置有液体。由此,保温单元中设有液体,可以对墙体进行有效的保温,且保温时间长久,不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单元包括多个保温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容器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联通管,所述第一联通管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容器之间,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容器中的一个的第一出液口相连通,且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容器中的另一个的第一进液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联通管与所述保温容器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多个保温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单元设有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联通管,所述第二联通管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单元之间,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单元中的一个的第二出液口相连通,且与相邻两个所述保温单元中的另一个的第二进液口相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联通管与所述保温单元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保温容器是由阻燃材料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液体为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保温单元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抗裂砂浆,所述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毫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包括外墙饰面,所述外墙饰面设置于保护层远离所述保温单元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外墙保温结构通过锚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墙体上,或者干挂在所述墙体的龙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保温单元20:墙体11:保温容器12:第一进液口13:第一出液口14:第一连通管16:第二连通管17:第一进液口18:第二出液口1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结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外墙保温结构包括:保温单元10,保温单元10设置于墙体20的外墙面,其中,保温单元中设置有液体。由此,保温单元中设有液体,可以对墙体进行有效的保温,且保温时间长久,不易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墙体所属的建筑物没有限制要求,可以是房屋、城墙等需要对墙体保温的建筑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液体的选择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液体为水。由此,保温效果良好,且经济、安全,还可回收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北方冬季时,可以将保温单元中的水流出,内充空气,依然可以达到对墙体的良好保温效果,而且流出的水也可以用于他用,比如洗衣服,浇花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容器的安全性,保温容器是由阻燃材料形成的。由此,可以防止火对墙体的伤害,进而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2,保温单元10可以包括多个保温容器11。由此可以实现对保温容器的单个控制和管理,也便于进行检修或更换。其中,本发明对保温单元中保温容器的数量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单元可以包括多个保温容器,比如两个、三个(参照图2)、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保温容器。在本发明的领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单元也可以是一个保温容器,即一个保温容器覆盖整个外墙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保温单元包含多个保温容器时,液体设置于每个保温容器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保温容器11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口13和第一进液口12。由此,可以实现液体的灌注及流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的设置位置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分别设置于如图3所示的保温容器的两端。由此,方便相邻两个保温容器的出液口与进液口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3,为了便于相邻两个保温容器的连接,保温单元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联通管14,第一联通管14设置于相邻两个保温容器11之间,与相邻两个保温容器11中的一个保温容器的第一出液口13相连通,且与相邻两个保温容器11中的另一个保温容器的第一进液口12相连通。由此,可以将多个保温容器连接串联在一起,对多个保温容器一起灌注液体,也可以单独灌注液体,节省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便于对每个保温容器的检修与管理,第一联通管与保温容器可拆卸连接。由此,在检修时,可以选择性的更换某个或某些损坏的保温容器,从而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维护也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连通管与保温容器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比如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锁扣连接或插接等任何一种连接方式。由此,连接方式简便牢固,又可以满足可拆卸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连通管的材质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软质材料的连通管,由此可以方便连通管的弯曲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便于控制每个保温容器中液体的灌注和排放,参照图3,保温单元还可以进一步的包括阀门19,阀门19设置于每个保温容器之间。由此便于实现对保温单元中液体的灌注与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4,若墙体较大时,为了方便对保温外墙结构的管理,外墙保温结构包括多个保温单元10。由此,将外墙保温结构划分为多个保温单元,对多个保温单元单独管理控制,以便于对外墙保温结构管理维护或检修,若有损坏,只需对损坏的保温单元检修或更换即可,大大减小工程的难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见图4,保温单元10设有第二进液口17和第二出液口18。由此,可以统一对所有保温容器一起统一灌注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包括第二联通管16,第二联通管16设置于相邻两个保温单元10之间,与相邻两个保温单元10中的一个保温单元的第二出液口18相连通,且与相邻两个保温单元中的另一个保温单元的第二进液口相连通。由此,将多个保温单元串联在一起,既可以对单个保温单元灌注液体,也可以对所有保温单元一起灌注液体,方便管理、维修或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联通管与保温单元可拆卸连接。由此,在检修时,可以选择性的更换某个或某些损坏的保温容器,从而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维护也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连通管与保温单元的连接方式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即可,比如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锁扣连接或插接等任何一种连接方式。由此,连接方式简便牢固,又可以满足可拆卸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的设置方式与前面所述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过多的赘述。第二连通管与第一连通管的材质要求一致,在此也不再过多的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了进一步便于控制每个保温单元中液体的灌注和排放,参照图4,还可以在每个保温单元之间设置阀门19。由此便于实现对每个保温单元中液体的灌注与排放。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保温结构进一步包括保护层,保护层设置于保温单元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由此,可以起到对墙体和保温容器的保护作用,延长保温容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形成保护层的材料也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本领域中所有适用的墙体保温材料。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保护层的材料为抗裂砂浆。由此,保护层具有一定的抗裂能力,防止墙体和保温容器受到外界的伤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护层的厚度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抗裂要求即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层的厚度为10-20毫米。由此,其可以起到对墙体和保温容器的保护作用,又不会浪费原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保温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一层耐水腻子,耐水腻子设置于保护层远离墙体的一侧。由此,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对墙体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保温结构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外墙饰面,外墙饰面设置于保护层远离保温单元的一侧。由此,可以满足人们对墙体美观的追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外墙保温结构固定于墙体上的固定方式没有限制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任何一种适用的固定方式。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墙保温结构通过锚固的方式固定于墙体上,或者挂在墙体的龙骨上。由此,方法简单,易操作,且固定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锚固的方式时,在墙体中设置一定数量的支撑结构,比如钢筋,相应位置的保温单元设有与支撑结构相配套的空洞,将保温单元固定于墙体,使两者相互支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干挂的方式时,是指采用金属挂件将保温单元牢固悬挂在墙体的龙骨上。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