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903发布日期:2019-05-22 02:01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隙这种因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叫做温度缝或伸缩缝,伸缩缝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建筑物分成若干段;由于基础埋在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故不考虑其伸缩变形,伸缩缝的宽度为20mm~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对于墙体结构的布置也经历了几年的探索,砖砌烟道和通风道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排气量来决定,但不应小于120mm*120mm;烟道和通风道除单层房屋外,均应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烟道的排气口在下,距楼板1m左右较合适;通风道的排气口应靠上,距楼板底300mm较合适;烟道和通风道宜设于室内十字形或丁字形墙体交接处,不宜设于外墙,烟道和通风道不能混用,以避免串气,混凝土通风道,一般为每层一个预制构件,上下拼接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第一:构造柱最小截面为180mm×240mm,纵向钢筋宜用4φ12,箍筋间距不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九度时,纵向钢筋宜用4φ14,箍筋间距不大于200mm;房屋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第二:构造柱与墙连结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500mm设2φ6拉接筋,每边伸人墙内不少于1m;第三:构造柱可不单独设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坪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梁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如下,首先一般情况下防震缝仅在基础以上设置,但防震缝应同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做到一缝多用,当防震缝与沉降缝结合设置时,基础也应断开;防震缝的宽度b,在多层砖墙房屋中,按设防烈度的不同取50mm~70mm,在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不大于15m时,缝宽为70m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m时,设防烈度7度,建筑每增高4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8度,建筑每增高3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设防烈度9度,建筑每增高2m,缝宽在70mm基础上增加20m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在墙体结构布置中我们运用到钢筋混凝土过梁的现浇和预制两种,梁高及配筋由计算确定;为了施工方便,梁高应与砖的皮数相适应,以方便墙体连续砌筑,故常见梁高为60mm、120mm、180mm、240mm,即60mm的整倍数;梁宽一般同墙厚,梁两端支承在墙上的长度不少于240mm,以保证足够的承压面积;过梁断面形式有矩形和L形;为简化构造,节约材料,可将过梁与圈梁、悬挑雨篷、窗楣板或遮阳板等结合起来设计;如在南方炎热多雨地区,常从过梁上挑出300~500mm宽的窗楣板,既保护窗户不淋雨,又可遮挡部分直射太阳光。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洁
技术研发日:2017.11.15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