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及其制作方法和休憩亭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948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及其制作方法和休憩亭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及其制作方法和休憩亭。



背景技术:

竹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已经在建筑中广泛使用,通常竹建筑的建造方法是将预制构件运输至现场将其搭建完成,加工步骤繁琐,成本高,而且建筑构件的取材砍伐过程破坏了原生活竹的自然生长,没有充分利用竹类活体生长时以根为基础、以叶为屏障的天然优势条件,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大。先进建筑实验室研究的天空之城采用活竹移植形成儿童的活动空间的支撑结构,使建筑有生命的可能。但是其竹竿直挺没有充分利用竹的抗弯抗拉性能,支撑范围较小,且每个活动空间相互独立,无法实现相互支撑,作为支撑的活体毛竹是单根布置强度有限,不能满足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和外廊式的空间利用。同时,方形的布置使受力不均时结构容易向某一侧倾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及其制作方法和休憩亭,能够充分利用活体毛竹的优良抗弯抗拉性能,形成绿色建筑,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提升了建筑的稳定性,并将原来互相独立的活动空间,有效的连接起来,实现相互支撑,增加强度,满足大空间、多种建筑形式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包括复数株成竹活体和复数个环形紧固件形成支撑环,所述成竹活体呈环形分布,并用复数个所述环形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环形紧固件从所述成竹活体底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环形紧固件的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且沿着所述成竹高度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成竹活体沿周向紧密设置并作为一组受力单体,将若干组所述受力单体呈环形间隔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的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设计预先规划种植毛竹,将若干所述毛竹按环形布置;

步骤s2、待所述毛竹生长为成竹后,用复数个环形紧固件连接固定并形成支撑环,所述环形紧固件从所述成竹活体底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环形紧固件的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且沿着所述成竹高度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

进一步的,将两根所述毛竹沿周向紧密种植并作为一组单体,将若干组所述单体按环形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休憩亭,包括所述受力主体,在所述受力主体内圈悬空搭设有楼板。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悬空搭设有楼道。

进一步的,所述休憩亭还包括楼梯,所述楼梯呈螺旋状搭设于所述内支撑环和外支撑环之间,所述楼梯连接所述楼道和地面。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包括复数株成竹活体和复数个环形紧固件形成支撑环,所述成竹活体呈环形分布,并用复数个所述环形紧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环形紧固件从所述成竹活体底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环形紧固件的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且沿着所述成竹高度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建筑支撑的受力主体的制作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活体毛竹的优良抗弯抗拉性能,形成绿色建筑,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提升了建筑的稳定性,并将原来互相独立的活动空间,有效的连接起来,实现相互支撑,增加强度,满足大空间、多种建筑形式的使用需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休憩亭,形成绿色建筑,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休憩亭的效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休憩亭的楼层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受力主体的示意图。

图中:1、成竹活体,2、环形紧固件,3、支撑环,31、内支撑环,32、外支撑环,4、楼板,5、楼道,6、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包括复数株成竹活体1和复数个环形紧固件2形成支撑环3,所述成竹活体1呈环形分布,并用复数个所述环形紧固件2连接固定,所述环形紧固件2从所述成竹活体1底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环形紧固件2的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且沿着所述成竹活体1高度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大。将成竹活体1制作成下小上大的伞状筒体结构,利用竹子的良好的抗弯抗拉性能,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空间和建筑的稳定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可在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直接搭设楼道5和楼梯(未图示),增加使用空间和建筑的美观性,同时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两根所述成竹活体1沿周向紧密设置并作为一组受力单体,将若干组所述受力单体呈环形间隔设置。进一步的增加了承载能力,提高看建筑的牢固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的制作方法,形成所述的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受力主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按设计预先规划种植毛竹,将若干所述毛竹按环形布置;

步骤s2、待所述毛竹生长为成竹后,用复数个环形紧固件2连接固定并形成支撑环3,所述环形紧固件2从所述成竹活体底部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环形紧固件2的直径大小各不相同且沿着所述成竹高度方向从低到高逐渐增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可在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直接搭设楼道5和楼梯(未图示),增加使用空间和建筑的美观性,同时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将两根所述毛竹沿周向紧密种植并作为一组单体,将若干组所述单体按环形布置。进一步的增加了承载能力,提高了建筑的牢固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成竹活体为支撑的休憩亭,包括所述受力主体,在所述受力主体内圈悬空搭设有楼板4。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所述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直接悬空搭设有楼道5。楼道5留有一缺口6供人从楼梯(未图示)进入楼道5。

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休憩亭还包括楼梯(未图示),所述楼梯呈螺旋状搭设于所述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之间,所述楼梯(未图示)连接所述楼道5和地面。分别将所述内支撑环31和外支撑环32中的相邻两株所述成竹活体1按一定的距离间隔设置形成门,在地面供人进入所述楼梯(未图示),在休憩亭楼层使人能够进入内圈搭设的楼板4上。

实施例一:

将毛竹按设计预先规划种植,按环形布置,待毛竹生长为成竹后,用若干环形紧固件2固定,形成下小上大的伞状筒体,然后铺设楼板、楼梯或楼道。成竹按环形布置,形成下小上大的伞状筒体,利用毛竹的抗弯抗拉性能,增加了建筑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可以在庭院种植将绿化和建筑融合为一体,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实现小空间更大面积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二:

将毛竹按设计预先规划种植,按环形布置,待毛竹生长为成竹后,用若干环形紧固件2固定,形成下小上大的伞状筒体作为一个受力主体,制作若干个所述受力主体并相邻设置,再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受力主体连接固定构成一个大的整体,所述受力主体之间可以相互拉结固定,然后铺设楼板、楼梯或坡道,可以设置各式各样的楼道,将多个所述受力主体连接在一起,形成建筑群,可以满足更大空间的需求,增加了建筑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

本发明将成竹活体1按照设计规划布置成环形,将成竹活体1呈环形设置且所述成竹活体1上部向外弯曲,并用复数个所述环形紧固件2连接固定,环形紧固件2从成竹活体底部向上间隔设置并形成下小上大的伞状筒体,能够充分利用活体成竹的优良抗弯抗拉性能,形成绿色建筑,增加建筑的使用空间,提升了建筑的稳定性,并将原来互相独立的活动空间,有效的连接起来,实现相互支撑,增加强度,满足大空间、多种建筑形式的使用需求。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