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2984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



背景技术:

问题1随着远途公共交通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出行也变得简单、频繁。受天气、机械故障、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影响,在机场、车站、经常发生旅客滞留的现象。旅客长时间的等待,只能在座位上休息。不能利用等候的时间去找酒店调整。

问题2长途驾驶路途中犯困,休息站里没有可提供简单休息的独立空间。

问题3像医院、酒店一类有夜班情况的单位。没有单人倒班房,休息过程中经常被打扰。

问题4、胶囊酒店太小,价格便宜但无私密可言。酒店客房对于简单休息而言价格略高。

问题5、办公室的上班族,通勤时间长,睡眠时间不够,加班等已经是常态化。加班后回家、次日又上班很多时间都花在路上非常可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可以在公共场所或户外的某一位置设置该结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并且组装方便,更重要的是在里面的人不受外界影响,并且相邻的人也不会互相影响,从而提高其适应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包括:房间主体,所述房间主体内设置有上下床单元,所述上下床单元将房间主体相对独立的分隔,从而在上下床单元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生活区和第二生活区,所述上下床单元包括:上床框架,所述上床框架中部具有中间支架,中间支架上方具有顶框架,所述中间支架与顶框架之间的空间形成上床空间,所述中间支架下方具有独立设置的下床框架,所述下床框架内部形成下床空间,所述下床框架与上床框架均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床空间的入口为上床入口,所述下床空间的入口为下床入口,所述上床入口和下床入口不在同一侧设置并分别与第二生活区和第一生活区相连通,所述第一生活区和第二生活区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出门和第二进出门。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上床框架向两侧延伸出第一生活区框架和第二生活区框架,使上床框架、第一生活区框架和第二生活区框架形成房间内框架。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下床框架包括:下床底框架和下床顶框架,所述下床底框架和下床顶框架之间通过下床支撑柱进行支撑,所述下床支撑柱延伸至下床底框架下方并与安装座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中间支架与顶框架之间具有上床顶框架,所述上床顶框架通过上床中间柱与中间支架连接,所述上床顶框架、上床中间柱和中间支架形成上床空间框架。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下床框架的顶面以及除一个侧面以外的所有面设置有隔音保温板,所述下床框架未设置隔音保温板的一面形成下床入口,所述上床空间框架的顶面以及除一个侧面以外的所有面设置有隔音保温板,所述上床空间框架未设置隔音保温板的一面形成上床入口。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房间内框架外侧具有房间外框架,所述房间内框架与房间外框架之间通过拉杆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房间内框架与房间外框架之间设置有保温隔音板。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上床入口处设置有梯子,所述梯子上的上床入口一侧设置有扶手。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房间外框架外侧有防护板。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所述房间主体底部具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在房间主体底部伸缩。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可以在公共场所或户外的某一位置设置该结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并且组装方便,更重要的是在里面的人不受外界影响,并且相邻的人也不会互相影响,从而提高其适应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房间框架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上下床单元框架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上下床单元底座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竖向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水平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外部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轴测透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并列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9为本发明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的实施例,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包括:房间主体7,所述房间主体7内设置有上下床单元8,所述上下床单元8将房间主体7相对独立的分隔,从而在上下床单元8两侧分别形成第一生活区9和第二生活区10,所述上下床单元8包括:上床框架1,所述上床框架1中部具有中间支架12,中间支架12上方具有顶框架15,所述中间支架12与顶框架15之间的空间形成上床空间,所述中间支架12下方具有独立设置的下床框架2,所述下床框架2内部形成下床空间,所述下床框架2与上床框架1均与安装座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床空间的入口为上床入口16,所述下床空间的入口为下床入口26,所述上床入口16和下床入口26不在同一侧设置并分别与第二生活区10和第一生活区9相连通,所述第一生活区9和第二生活区10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出门101和第二进出门102,所述上床框架1向两侧延伸出第一生活区框架103和第二生活区框架104,使上床框架1、第一生活区框架103和第二生活区框架104形成房间内框架105,所述下床框架2包括:下床底框架21和下床顶框架23,所述下床底框架21和下床顶框架23之间通过下床支撑柱22进行支撑,所述下床支撑柱22延伸至下床底框架21下方并与安装座3连接,所述中间支架12与顶框架15之间具有上床顶框架13,所述上床顶框架13通过上床中间柱14与中间支架12连接,所述上床顶框架13、上床中间柱14和中间支架12形成上床空间框架,所述下床框架2的顶面以及除一个侧面以外的所有面设置有隔音保温板6,所述下床框架2未设置隔音保温板的一面形成下床入口26,所述上床空间框架的顶面以及除一个侧面以外的所有面设置有隔音保温板6,所述上床空间框架未设置隔音保温板的一面形成上床入口16,所述房间内框架105外侧具有房间外框架106,所述房间内框架105与房间外框架106之间通过拉杆进行连接,所述房间内框架105与房间外框架106之间设置有保温隔音板6,所述上床入口16处设置有梯子3,所述梯子3上的上床入口16一侧设置有扶手4,所述房间外框架106外侧有防护板,所述房间主体7底部具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在房间主体7底部伸缩,所述上床框架1包括底座11和顶框架15,所述底座11和顶框架15之间通过上床支撑柱112支撑,所述底座11为呈矩形结构的上床底框111,所述上床支撑柱112延伸至上床底框111下方并与安装座3连接。

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是:基于无干扰半封闭反向进入式上下床,再在床的进口两边延伸出一个可供简单活动的第一生活区9和第二生活区10,使其上、下床各形成相对独立房间,并且又是一个整体单元。

本发明中上下床的长度与房间的长度一样为2米-2.5米之间,宽为0.9米-2米之间,高度和上下床一样高为2.3米-2.5米。

考虑到上、下床的使用者互不干扰、保证睡眠质量、空间合理利用、保证个人空间和隐私等因数,把上下床结构重新设计成独立支撑结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下床的使用者在活动或休息时产生振动互相干扰。

同时考虑到声音的相互干扰,本发明将上下床设计成半封闭形式,便于半封闭的隔板间填满隔音保温板。上下床反向开口处各延展出一个房间并联通,一个单元里形成上、下床独立的两个房间。一个单元形成一个箱体,外立面由防护板材封闭,外部板材和内舱室装饰材料之间用隔音隔热材料填充。做到最大程度隔音降噪,同时可以应对户外的风吹日晒。

本发明用途主要是在机场、车站、高速休息站等场所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的休息空间。设计初衷是以易拆卸、易移动为最大目的。最大限度的做到互不干扰,最大可能做到私密、安全,通过底部的万向轮可以短距离的整体移动,而移动到位后又可以将其整体固定。

在每一个生活区内里安全方面设置有烟雾感应器及报警设备、消防喷淋、进出门设有门及门锁。照明方面设置有阅读灯、led照明灯、夜灯。娱乐、学习方面设置有床头音响、电视、收音机、自媒体娱乐系统、书桌、椅子、衣柜。

控制方面设置有灯开关、充电插座、床头音响音量控制。通风方面设置了通风口与恒温新风机相连,每一生活区内设置了独立控制的排风机用于抽风。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一种便于移动的上下分隔式房间结构,可以在公共场所或户外的某一位置设置该结构,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并且组装方便,更重要的是在里面的人不受外界影响,并且相邻的人也不会互相影响,从而提高其适应性和使用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