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134阅读:46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防建筑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



背景技术:

地下室往往是民防工程的平时运用,民防工程是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动用政府资金建设的公共国防和避难的如防空洞、自然灾害避难所等工程,为了避免对建筑面积的浪费,人防地下室在平时都是可以作为地下车库。

目前,公开号为CN2025773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坡道板与地下室外墙连接节点,它包括地下室外墙与钢筋混凝土牛腿下半部浇筑成型,该钢筋混凝土牛腿上半部通过预设的连接钢筋与地下室坡道底板或地下室底板相连,其连接节点包括钢筋混凝土牛腿以及预留出来的连接钢筋。

这种地下室坡道板与地下室外墙连接节点虽然降低了地下室坡道的施工难度,提高了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坡道的连接质量及抗渗能力,但是当地下室汽车坡道位于边跨时,敞口处误覆盖土,一旦外墙底部水分过多将会使得整个外墙向上浮动,抗浮能力不佳,从而使得坡道出现一定的裂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其具有可省去底部底板,具有较好的抗浮性能,有效较少汽车坡道外墙受到水的影响从而出现上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包括地下室外墙,所述地下室外墙底部设有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外墙另一侧设有汽车坡道外墙,所述汽车坡道外墙底部设有条基,所述地下室外墙与汽车坡道外墙之间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方设有坡道斜板,所述条基竖直高度要与地下室底板。

如此设置,将原先地下室底板固定在地下室外墙下方,不延伸至汽车坡道外墙的下方,从而向内收进,将坡道斜板直接按照底板设计,汽车坡道外墙下方在老土层上设置条基,条基的作用使得汽车坡道外墙具有较大的抗剪、抗弯、抗冲切能力,同时使其具有较好的抗浮作用,通过条基将坡道的荷载传递至持力土层,有助于满足汽车坡道的沉降及承载力要求,而这种设计可以将底部的坡道大板省去,从而既可以节约成本,有提升了抗浮性能,从而满足沉降以及承载力的要求,同时由于汽车坡道外墙的底部相对地下室底板在地底的位置竖直方向要高出一部分,致使坡道斜板的标高太高,因此具有较好的抗浮性能,抗浮验算较为容易通过。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基上位于汽车坡道外墙底端设有受力钢筋,所述受力钢筋上穿设有固定于条基上的若干条基分布筋。

如此设置,通过在条基上方设置受力钢筋有助于增加条基的承载力,用于承载汽车坡道外墙的重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汽车坡道外墙两侧外壁上还有钢筋架,所述汽车坡道外墙内还设有拉筋,所述拉筋两端与钢筋架相互钩连。

如此设置,通过设有钢筋架提升汽车坡道外墙的抗冲击力,避免车辆对汽车坡道外墙的冲击从而造成汽车坡道外墙的损坏,有效的提升汽车坡道外墙的抗冲击性能,同时通过梅花状分布的拉筋,拉筋起拉结作用,增加汽车坡道外墙整体性,同时呈梅花状分布可以有效的减少钢筋的用量,同时起到相应的固定稳定的作用。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基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

如此设置,通过浇筑混凝土垫层从而对钢筋架以及条基进行支撑。

进一步设置:所述坡道斜板上设有施工缝,所述施工缝与地下室外墙的距离在650~700mm。

如此设置,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对坡道斜板的浇筑进行分段浇筑,而由于分段的浇筑会对建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施工缝距离地下室外墙的距离不可过远,较少坡道斜板出现各部分不牢靠等问题,因此在相对合理的位置设置施工缝可以有效的将各部分分段施工,同时又能将整体牢固的连接起来。

进一步设置:所述条基为厚度在1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层。

如此设置,受到汽车坡道外墙的影响,将条基的厚度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进一步设置:所述坡道斜板下方还设有两端分布固定在地下室外墙和汽车坡道外墙上的止水钢板。

如此设置,由于是地下室的汽车坡道在向下开挖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地下水,同时坡道斜板分开浇捣,因此会出现施工缝,而出现施工缝时就可能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出现渗水,从而对坡道斜板产生影响,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坡道斜板的下方设有止水钢板,浇筑下层混凝土时,预埋止水钢板,其中上部露在外面,在下次再浇筑混凝土时把这部分的钢板一起浇筑进去,起到阻止水渗入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地下室底板不延伸至汽车坡道外墙,将坡道斜板直接作为底板,去除了坡道大板,有效节约资源,同时汽车坡道外墙下方设置墙下条基以满足沉降以及承载力的要求,同时通过止水钢板有效的避免水的渗透。

附图说明

图1是地下室汽车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室外墙;2、地下室底板;3、汽车坡道外墙;4、条基;5、混凝土层;6、坡道斜板;7、受力钢筋;8、条基分布筋;9、钢筋架;10、拉筋;11、混凝土垫层;12、承力钢筋;13、止水钢板;14、施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地下室汽车坡道,如图1所示,包括地下室外墙1,地下室外墙1底部设有地下室底板2,而位于地下室外墙1另一侧设有汽车坡道外墙3,汽车坡道外墙3和地下室外墙1之间设有混凝土层5,混凝土层5上方设有坡道斜板6,条基4竖直高度要与地下室底板2,而汽车坡道外墙3底部设有条基4,条基4为整体宽度1000mm,厚度在250~300mm的钢筋混凝土层,而在条基4上表面设有受力钢筋7,受力钢筋7上设有固定于条基4上的若干条基分布筋8,条基4下方设置有混凝土垫层11,由于条基4埋设于老土层的上方,而老土层作为地底较为厚实的土壤层,可以较好的支撑住汽车坡道外墙3,同时通过条基4将汽车坡道外墙3的重力相对的分散至老土层,从而更好的用于承载重量。

而在汽车坡道外墙3的两侧还设有网格状钢筋架9,在网格状的钢筋架9上梅花状分布着拉筋10,拉筋10的两端分别相应的钩住两侧的网格状钢筋架9,同时拉筋10与汽车坡道外墙3的墙面垂直。

而在混凝土层5的上方设有坡道斜板6,坡道斜板6靠近地下室外墙1650~700mm处设有施工缝14,由于坡道斜板6整体分段浇筑设置,因此会出现有施工缝14,而在坡道斜板6的下方位于混凝土层5上方设有止水钢板13,而在坡道斜坡内还设有两端分别固定在坡道斜板6上下两端的承力钢筋12,从而满足坡道斜板6的抗弯强度,并联结受力坡道斜板6内的主筋和受压区混筋骨架,从而使得坡道斜板6具有较好的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在地下室底板2不延伸至汽车坡道外墙3,向内收进,同时将坡道斜板6直接按照底板设计,节约底部原先应当设有的坡道大板,同时将汽车坡道外墙3下方设置墙下条基4通过混凝土垫层11埋于老土层上方,同时由于条基4位于地下室底板2水平方向较为靠上的方向,使得其承受的浮力较小,具有较好的抗浮作用,同时由于坡道斜板6标高的抬高,抗浮验算也较为容易通过,在此基础上承载力也较为优秀,而汽车坡道外墙3两侧的钢筋架9可以有效的提升汽车坡道外墙3的抗冲击力,坡道斜坡可以通过分段施工进行建造,同时为了避免水的渗透,在坡道斜坡下方还设有止水钢板13,避免混凝土层5受到水的渗透,提升整体的稳定性,减少水的渗透还可以减少水在混凝土层5当中的堆积,从而提升抗浮性能,因此使得整个地下室汽车坡道具有较好的抗浮效果,同时在省去一块坡道大板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承载力以及抗浮性能,有效节约成本。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