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支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49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点支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幕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点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框架支撑式、吊挂式、点支撑式和单元式。其中,点支撑式玻璃幕墙采用点支承装置连接拉索及玻璃板形成支撑体系。在固定支撑体系时,需要对点支承装置施加垂直于玻璃板的拉力,而压紧拉索的螺钉也垂直于玻璃板,这样,螺钉在轴向上就会受到该拉力以及拉索的压力,若拉力较大,螺钉容易崩出,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而且,随着拉索直径的增大或是对点支承装置施加的拉力的增大,螺钉的直径也需增大,从而会造成点支承装置的体积较大,影响玻璃幕墙整体的美观和通透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安全性更高的点支承装置。

一种点支承装置,用于连接拉索及玻璃板,包括:

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玻璃板;以及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及紧固件,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相对设置以夹持所述拉索,所述第一压块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所述第一压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压块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所述紧固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板所在平面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块上设有第一夹持槽,所述第二压块上设有第二夹持槽,所述第一夹持槽与所述第二夹持槽拼接形成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拉索穿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支承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及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夹板远离所述第二夹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孔与所述第二插孔,所述连接件的轴线与所述拉索的轴线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能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座绕所述连接件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座旋转时,所述紧固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夹板所在平面间的夹角范围为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孔为销孔,所述第二插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的端部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第三插孔贯穿所述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插孔为销孔,所述第一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三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及所述第二插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夹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板抵接,所述隔板设有多个,围绕所述第一固定孔设置,且相邻两所述隔板分别用于抵接所述玻璃板相邻的两侧。

上述的点支承装置,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夹持玻璃板,通过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拉索,且在设置第二夹持组件时,将第一压块的端部与第一夹板连接,且连接第一压块与第二压块的紧固件的轴线与第一夹板所在平面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90°,即紧固件设置在整个点支承装置的侧向。当对点支承装置施加垂直于玻璃板的拉力时,紧固件的轴向上受到的拉力为原拉力在轴向上的分力,从而紧固件的轴向上受到的拉力大大减小,能够提高点支承装置的安全性。并且,紧固件的体积也能相应减小,提高玻璃幕墙的通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点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点支承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紧固件的受力图;

图4为传统点支承装置中螺钉的受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点支承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点支承装置10包括第一夹持组件100、第二夹持组件200及连接组件300,其中,第一夹持组件100用于连接玻璃板,第二夹持组件200用于连接拉索,连接组件300用于连接第一夹持组件100与第二夹持组件200。

同时请参考图2,第一夹持组件100包括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相对设置以夹持玻璃板。第一夹持组件100通过固定件130连接第一夹板110与第二夹板120,具体的,第一夹板110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2,第二夹板120的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122,固定件130穿设于第二固定孔122与第一固定孔112。

第一夹持组件100还包括隔板140,隔板140的一端与第一夹板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板120抵接。隔板140设有多个,围绕第一固定孔112设置,且相邻两隔板140分别用于抵接玻璃板相邻的两侧。该第一夹持装置100可以避免对玻璃板进行打孔,使得玻璃幕墙的安装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140设有4个,与第一夹板110构成中心对称结构。而且,其中两个共面的隔板140与另外两个共面的隔板140垂直设置。因此,每个点支承装置10可以拼接4块玻璃板。可以理解,在玻璃幕墙的边缘位置,可以仅设置3个隔板140,其中两个隔板140共面设置,另一个隔板140设于这两个隔板140之间,且与这两个隔板140垂直。此时,点支承装置10可以拼接两块玻璃板。

如图2所示,第二夹持组件200包括第一压块210、第二压块220及紧固件230。第一压块210与第二压块220相对设置以夹持拉索,具体的,第一压块210上设有第一夹持槽212,第二压块220上设有第二夹持槽222,第一夹持槽212与第二夹持槽222拼接形成通孔240,通孔240用于供拉索穿设。第一夹持槽212与第二夹持槽222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

第一压块210包括第一端2142与第二端2144,第一端2142与第一夹板110连接。第一压块210上设有第一连接孔216,第二压块22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226,紧固件23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16与第二连接孔226以连接第一压块210与第二压块220,紧固件230的轴线与第一夹板110所在平面间的夹角大于等于0°小于90°。紧固件230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拉索的两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230共设有4个,拉索的两侧各设有2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230还可以为6个、8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方式的紧固件230设置在整个点支承装置10的侧向位置。当对点支承装置10施加垂直于玻璃板的拉力时,与传统的垂直于玻璃板的螺钉相比,紧固件230的轴向上受到的拉力为原拉力在轴向上的分力,从而紧固件230轴向上受到的拉力会大大减少,能够提高点支承装置10的安全性。并且,紧固件230的体积也能相应减小,提高玻璃幕墙的通透性。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夹持组件100还能够相对于第二夹持组件200旋转。

具体的,点支承装置10还包括连接组件300,连接组件300包括第一连接座310、第二连接座320及连接件330。第一连接座310的侧壁与第一夹板110远离第二夹板120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座310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插孔312,第一插孔312贯穿第一连接座310。第二连接座320的侧壁与第一端2142连接,第二连接座320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插孔322,第二插孔322贯穿第二连接座320。连接件330穿设于第一插孔312与第二插孔322,连接件330的轴线与拉索的轴线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组件300还包括第三连接座340,第三连接座340的侧壁与第一端2142连接,第三连接座340的端部开设有第三插孔342,第三插孔342贯穿第三连接座340。第一连接座310位于第三连接座340与第二连接座320之间,连接件330穿设于第三插孔342、第一插孔312及第二插孔322。

其中,第一插孔312为销孔,第二插孔322为螺纹孔,第三插孔342为销孔,连接件330与第二连接座320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座310能相对于第二连接座320绕连接件330旋转。也即,第一夹持装置100能相对于第二夹持装置200旋转至平衡状态,以弥补建筑玻璃幕墙中产生的误差,如测量误差、拉索与玻璃板的相对位置误差等。而且,还能够减小玻璃板侧边受到的应力值,起到保护玻璃板的作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座340也可以省略,仅设置第一连接座310与第二连接座320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30为螺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件330还可以为铆钉或双头螺柱。

设定第一夹板110连接有第一连接座310的一侧为基准面114,第一连接座310相对于第二连接座320旋转时,紧固件230的轴线与基准面114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20°。紧固件230的轴线与基准面114之间的夹角与第一压块210的结合面214与固定件130之间的夹角相等。

请参考图3及图4,假设紧固件230的轴线与基准面114之间的夹角为a,对点支承装置施加垂直于玻璃板的拉力为F,则,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点支承装置而言,紧固件230轴向上受到的拉力F1=Fsina,且a越小,F1越小。同样假设在传统的点支承装置中,螺钉20能够偏移固定件130的角度为a,则,对于传统的点支承装置而言,螺钉20轴向上受到的拉力F2=Fcosa。由于a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0°,sina小于cosa,因此,F1小于F2,即,与传统螺钉相比,设于侧向的紧固件230在轴向上受到的拉力更小。

而且,对于传统的点支承装置而言,螺钉20与玻璃板垂直,也即a=0°,F2=F。因此,只要紧固件230设置在点支承装置10的侧向上,紧固件230轴向上受到的拉力F1就小于F2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直接将第一压块210与第一夹板110焊接,省略连接组件3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