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侧分仓模。
背景技术:
现有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工厂的预制过程采用的是平铺浇筑的方式。此方式的流水工作线工作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额较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内侧分仓模,可配合多功能立体组合变换模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侧分仓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侧分仓模,包括内侧分仓模本体,所述内侧分仓模本体包括内侧模模板,所述内侧模模板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侧模模板的上下侧边上均设置有锁扣装置,所述内侧模模板的左右侧边上均设置有离合脱模口。
优选的,所述内侧模模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锁扣装置包括固定条和钩扣,所述固定条的一侧开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条通过凸起和凹槽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内侧模模板上,且所述固定条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钩扣。
优选的,所述钩扣上下对称至少设置有4组。
优选的,所述离合脱模口左右对称至少设置有7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侧分仓模,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组装方便,利用其能自行随意调节所浇灌墙体的厚度,达到“一模多用”的功能,值得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内侧模模板、11左模板、12右模板、2锁扣装置、21固定条、22钩扣、3离合脱模口、4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侧分仓模,包括内侧分仓模本体,所述内侧分仓模本体包括内侧模模板1,所述内侧模模板1包括左模板11和右模板12,所述左模板11和右模板1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内侧模模板1的上下侧边上均设置有锁扣装置2,所述内侧模模板1的左右侧边上均设置有离合脱模口3。
具体地,所述内侧模模板1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凸起4。
具体地,所述锁扣装置2包括固定条21和钩扣22,所述固定条21的一侧开设有与凸起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条21通过凸起4和凹槽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内侧模模板1上,且所述固定条21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钩扣22。
具体地,所述钩扣22上下对称至少设置有4组。
具体地,所述离合脱模口3左右对称至少设置有7组。
该内侧分仓模,使用时,根据需要的浇灌墙体的厚度,选择合适数量的内侧分仓模以及距离,通过锁扣装置2上的钩扣22将其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锁定装置插拔条锁紧入中格梁和低格梁的钩子口中,再使用脱模销穿过脱模销孔插入内侧分仓模侧边上的离合脱模口3内,即可将内侧分仓模固定在多功能立体组合变换模具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组装方便,利用其能自行随意调节所浇灌墙体的厚度,达到“一模多用”的功能,值得推广普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