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钩快速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291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鹰钩快速扣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扣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鹰钩快速扣件。



背景技术:

固定扣件通常用于脚手架等技术领域,但现有的固定扣件拆卸拆装复杂,不适应快速装配的需要。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鹰钩快速扣件,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鹰钩快速扣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快速扣合装配,极具实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鹰钩快速扣件,包括本体、扣合件和压扣组件,所述本体的中部设有供脚手架等部件放置的弧形面,后端设有后铰接部,前端设有分叉式的前铰接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扣合件的中部设有能与弧形面形成卡固空间的弧形结合部,所述扣合件的后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铰接于后铰接部从而实现弧形结合部相对弧形面的开合,所述扣合件的前端外缘设有一向前弯曲延伸的鹰钩部;

所述压扣组件少包含压合件、铰合件以及压合弹性件,所述压合件设有一供鹰钩部穿置的容置空间,所述压合件的下端固接铰合件,所述铰合件的下端与所述前铰接部实现铰接;

所述前铰接部还设有一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铰合件的内侧以提供压扣组件向内的定位抵接,且所述压合弹性件设置于压扣组件以提供压扣组件向内的弹力推动。

其中:所述压合弹性件为位于铰合件和前铰接部之间的卷簧或设于前铰接部上的卷簧以及固接于卷簧且抵推于压扣组件外侧的抵推部。

其中:所述后铰接部设有后铰接孔,所述后铰接部的外缘为圆弧形,所述连接部设有供后铰接部置入的凹槽。

其中:所述前铰接部包含供铰合件置入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上设有对应的前铰接孔,所述铰合件的下端设有通孔从而通过螺栓或销轴穿过前铰接孔和通孔后进行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压合件设有压合螺栓,所述压合件设有供压合螺栓螺旋配合的内螺孔,所述压合螺栓螺合于内螺孔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内。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鹰钩快速扣件具有如下效果:

1、拆装快捷方便,提高操作效率;

2、在装卸时无需太过用力,故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鹰钩快速扣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扣合后的示意图。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本体正视图。

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本体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本体;101、弧形面;102、后铰接部;103、后铰接孔;104、前铰接部;105、前铰接孔;106、抵接部;20、扣合件;201、弧形接合部;202、连接部;203、鹰钩部;30、压扣组件;301、压合件;302、铰合件;303、铰接螺栓;304、容置空间;40、压合弹性件;50、压合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鹰钩快速扣件。

所述鹰钩快速扣件包括本体10、扣合件20和压扣组件30,同时参见图3和图4,所述本体10的中部设有供脚手架等部件放置的弧形面101,后端设有后铰接部102,所述后铰接部102的中部设有后铰接孔103,所述后铰接孔103为通孔,前端设有分叉式的前铰接部104,所述前铰接部104设有后铰接孔105,优选的还可设有抵接部106。

其中,所述扣合件20的中部有弧形结合部201,所述弧形结合部201可与弧形面101形成卡固脚手架等部件的卡固空间,所述扣合件20的后端设有连接部202,所述连接部202可通过螺栓等铰接件铰接于后铰接部102的后铰接孔103,优选的是,所述后铰接部102的外缘为圆弧形,所述连接部202设有供后铰接部102置入的凹槽,从而后铰接部102能插入连接部202,且通过铰接件进行铰接连接,由此,通过连接部202和后铰接部102的铰接旋转,所述弧形结合部201相对弧形面101实现开合。

为实现快速装配,所述扣合件20的前端外缘设有一向前弯曲延伸的鹰钩部203,所述压扣组件30至少包含压合件301、铰合件302以及压合弹性件40,所述压合件301设有一能供鹰钩部203穿置的容置空间304,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304为横向贯穿压合件301的贯孔,所述压合件301的下端固接于铰合件302,所述铰合件302的下端与所述前铰接部104的前铰接孔105通过螺栓等铰接件实现铰接,优选的是,所述前铰接部104为供铰合件302置入的两侧板,所述两侧板上设有对应的前铰接孔105,所述铰合件302的下端设有通孔,从而螺栓、销轴等构件能穿过前铰接孔105和通孔后进行铰接连接。

为实现卡合,所述前铰接部104还设有一抵接部106,所述抵接部106位于所述铰合件302的内侧以提供压扣组件30向内的定位抵接,且所述压合弹性件40设置于压扣组件30,以提供压扣组件30向内的弹力推动,从而,在外力(如操作者向外推压扣组件30)操作时,压扣组件30向外倾斜,从而扣合件20能扣合至图2所示位置,而当外力消失时,由于压合弹性件40的作用将压扣组件30向内推,从而压合件301向内复位,所述鹰钩部203进入容置空间304并受到压合件301的限位,以将卡固空间内的元件进行扣合。

优选的是,所述压合弹性件40可为位于铰合件302和前铰接部104之间的卷簧,或如图所示的设于前铰接部104上的卷簧以及固接于卷簧且抵推于压扣组件30外侧的抵推部。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只需推动和放开压合件就能实现对元件的快速扣合和释放,这种快捷方便的扣合非常适用于现在的快速组装需要。

优选的是,为提高限位功能,所述压合件301上还可设有压合螺栓50,所述压合件301设有供压合螺栓50螺旋配合的内螺孔,所述压合螺栓50可螺合于内螺孔并伸入所述容置空间304内,由此,通过压合螺栓50的螺入和螺出,可对容置空间304内的鹰钩部203进行压紧或放松,从而提高了限位功能和作用,更好的实现了对扣合件20的压合。

由此,本实用新型无需过紧的配合或较大压力的操作,在具体使用时,能避免快速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