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灰缝摊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73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工地灰缝摊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工具,特别是一种工地灰缝摊铺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中,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直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至12mm,且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中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等规范要求,特别是清水砖墙更是要求观感质量高。由于操作工人的手法不同,外界条件因素影响,往往出现灰缝厚度不均,不饱满,浪费砂浆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砌筑质量和施工速度,节约材料的工地灰缝摊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地灰缝摊铺装置,包括面板,操作手柄,所述面板为长方形结构,面板设有一端开口的U形孔结构,面板的下表面设有纵向贯穿面板的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分别置于U形孔的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的外侧,操作手柄横向置于面板开口端的上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灰缝厚度均匀、饱满,节约材料,提高砌筑质量和施工速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所述U形孔以面板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中心。

所述U形孔的宽度小于砌体的宽度。

所述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以面板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定位条和第二定位条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砌体的宽度。

所述面板的厚度为8至12毫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中:面板1;U形孔1-1;第一长边1-1-1;第二长边1-1-2;第一定位条2;第二定位条3;操作手柄4;灰浆层5;砌体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一种工地灰缝摊铺装置,面板1为长方形结构,面板1的厚度为8至12毫米,面板1长度为1000毫米,面板1的材料是扁平的木板、木模板、覆膜多层板或竹胶板。面板1设有一端开口的U形孔结构1-1,U形孔1-1以面板1的纵向中心线为对称中心。U形孔1-1的开孔长度控制在750毫米。U形孔1-1的宽度小于砌体5的宽度,U形孔1-1的任一长边到砌体6纵向中心线的距离比砌体6的长度一边到砌体6纵向中心线的距离短5毫米,便于支撑和卡在砌体6上,向后滑动(拖动)时起到固定卡住作用。面板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纵向贯穿面板,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平行设置,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以面板1的纵向中心线为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的材料是木方条,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与面板1通过铁钉或螺丝钉连接。第一定位条2置于U形孔1-1的第一长边1-1-1的外侧,第二定位条3置于U形孔1-1的第二长边1-1-2的外侧,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砌体6的宽度,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之间的净宽与砌体6宽度同步,起到导向定位作用。操作手柄4横向置于面板1开口端的上表面,操作手柄4的材料是木方,一是便于工人手握操作方便,二是增大U形孔1-1端部薄弱部位的刚度。本实施例能充分利用剩余模板、木方,用铁钉活螺丝钉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第一步:将本实施例放在墙体砌体6上方,第一定位条2和第二定位条3卡在下方墙体上,使面板1的U形孔1-1开口方向向(手柄方向)反向滑动方向;第二步:将灰浆铲到面板1上方,铲到U形孔1-1内,人工用灰铲紧贴面板1来回刮压抹实,把灰浆压实在U形孔1-1内,多余灰浆可堆放在面板1两侧或者后方面板上,比以往多余灰浆直接掉到地面节约了材料;第三步:手握面板1上方操作手柄4向后滑动(拖动)该装置,此时在下层砌体6上方就满铺一层厚度均匀密实的灰浆层5;第四步:正常砌筑砌体6,重复上述操作步骤进行砌筑砂浆摊铺。本实施例就地取材方面,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而且施工速度快,摊铺均匀,保质保量,易于环保,提高砌筑质量和施工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