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钢板及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1645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彩钢板及围护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板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彩钢板及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彩钢板,是指彩涂钢板,彩涂钢板是一种带有有机涂层的钢板。彩钢板分为单板、彩钢复合板、楼承板等,广泛使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公共厂房、活动板房、及集成房屋的墙面和屋面。

彩钢板的基板为冷轧基板、热镀锌基板或电镀锌基板,彩钢板的表面状态可分为涂层板、压花板和印花板,彩钢板广泛用于建筑家电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对于建筑业主要用于钢结构厂房、机场、库房和冷冻等工业及商业建筑的屋顶墙面和门等,民用建筑采用彩钢板的较少,它与塑钢区别在于材料的构成不同。

现代建筑造型越来越新颖独特,与此同时对屋面材料的性能也更为苛刻,既要求建材外表美观,又要耐用轻便,便于现场安装,压型钢板以其自重轻、强度高,良好的防水、隔音、抗震性能,成为现在使用量大面广的建筑材料。但是存在彩钢板与彩钢板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在风力的作用下基板固定不牢固而被吹落,极易割伤行人,而且固定钢板时铆钉外露易伤人,存在安全隐患。

采用现有的彩钢板彩钢板搭设墙面,由于结构强度的限制,导致彩钢板墙面的使用寿命没有预期的时间长,亟需对现有结构进行新的设计。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彩钢板,结构强度高,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彩钢板,包括平板本体;所述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边沿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本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平板本体的下表面形成小于180°的钝角结构,两个所述第一斜面间通过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平板本体上均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平板本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阶面和第二阶面,所述第一阶面与所述第二阶面之间存在水平高度差,所述第一阶面与所述第二阶面通过斜面连接,并且,每两个所述第一阶面均通过所述第二阶面间隔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为块状实体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为块状实体结构;所述第三加强筋为块状实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护结构,能够增强彩钢板与彩钢板之间的牢固连接,增强了支撑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围护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述的彩钢板,在两个所述彩钢板的中间设置有填充层,形成围护本体,所述围护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具组件,所述围护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具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具组件包括下部支撑夹具、第一锚栓和第一锁紧螺钉,所述下部支撑夹具为U形件,所述第一锚栓由下及上穿过所述下部支撑夹具,与所述填充层固定连接,同时,所述第一锚栓内嵌至地面;所述第一锁紧螺钉穿过所述下部支撑夹具的两侧与所述填充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具组件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有上部支撑夹具、第二锚栓和遮挡件,所述上部支撑夹具包括U形部和在所述U形部的底面向外垂直延伸设置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条,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条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锚栓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穿过所述上不支撑夹具与所述填充层固定连接,所述遮挡件固定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夹具的上部,用于覆盖所述第一锚栓。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棉,所述缓冲棉设置在所述支撑条的上表面与所述遮挡件的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件为“几”字形,所述遮挡件与所述上部支撑夹具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所述第二锁紧螺钉设置在所述上部支撑夹具的两个侧面,穿过所述上部支撑夹具与所述填充层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彩钢板,包括平板本体;所述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边沿与所述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边沿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采用本实施例的彩钢板,在平板本体与两个边沿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增强彩钢板的结构强度,避免彩钢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弯折,延长了彩钢板的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围护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述的彩钢板,在两个所述彩钢板的中间设置有填充层,形成围护本体,所述围护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具组件,所述围护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具组件。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围护结构,设置有带有加强筋的彩钢板,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和结构强度,能够延长彩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彩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夹具,进一步加强彩钢板连接时候的稳固性能,防止出现易坍塌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围护结构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围护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第二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第一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彩钢板;2-填充层;3-下部支撑夹具;4-第一锁紧螺钉;5-第二锁紧螺钉;6-第一锚栓;7-第二锚栓;8-上部支撑夹具;9-缓冲棉;10-遮挡件;11-第一边沿;12-第二边沿;13-第一斜面;14-第二斜面;15-第一加强筋;16-第二加强筋;17-第三加强筋;18-第一阶面;19-第二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6详细描述本实施例1和2的彩钢板及围护结构的技术方案。其中,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提供的彩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提供的围护结构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提供的围护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提供的第二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提供的第一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各附图标号代表的结构如下:1-彩钢板;2-填充层;3-下部支撑夹具;4-第一锁紧螺钉;5-第二锁紧螺钉;6-第一锚栓;7-第二锚栓;8-上部支撑夹具;9-缓冲棉;10-遮挡件;11-第一边沿;12-第二边沿;13-第一斜面;14-第二斜面;15-第一加强筋;16-第二加强筋;17-第三加强筋;18-第一阶面;19-第二阶面。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彩钢板1,包括平板本体;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11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12,第一边沿11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第二边沿12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第二边沿12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7。

具体的,平板本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斜面13和第二斜面14,第一斜面13与第二斜面14在平板本体的下表面形成小于180°的钝角结构,两个第一斜面13间通过第二斜面14在平板本体上均匀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本实施例的彩钢板1,平板本体上显示是类波浪的结构。

具体的,第一加强筋15为块状实体结构;第二加强筋16为块状实体结构;第三加强筋17为块状实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和第三加强筋17分别与平板本体焊接连接,或者,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第三加强筋17分别与平板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本实施例的彩钢板1,包括平板本体;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11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12,第一边沿11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第二边沿12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第二边沿12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7。在平板本体与两个边沿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增强彩钢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彩钢板1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弯折,延长了彩钢板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彩钢板1,包括平板本体;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11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12,第一边沿11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第二边沿12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第二边沿12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7。

具体的,平板本体的表面均匀设置有第一阶面18和第二阶面19,第一阶面18与第二阶面19之间存在水平高度差,第一阶面18与第二阶面19通过斜面连接,并且,每两个第一阶面18均通过第二阶面19间隔隔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阶面18与第二阶面19均为平整的平面,并且,所有的第一阶面18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有的第二阶面19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第一阶面18与第二阶面19的高度差为0.1mm-0.2mm。

具体的,第一加强筋15为块状实体结构;第二加强筋16为块状实体结构;第三加强筋17为块状实体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和第三加强筋17分别与平板本体焊接连接,或者,第一加强筋15、第二加强筋16、第三加强筋17分别与平板本体一体成型设置。

采用本实施例的彩钢板1,包括平板本体;平板本体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第一边沿11和向外弯折的第二边沿12,第一边沿11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5,第二边沿12与平板本体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6,第二边沿12的内部夹角处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7。在平板本体与两个边沿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增强彩钢板1的结构强度,避免彩钢板1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弯折,延长了彩钢板1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围护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述的彩钢板1,在两个彩钢板1的中间设置有填充层2,形成围护本体,围护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具组件,围护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具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填充层2可以为吸音棉、保温棉,或者还可以为隔离板与吸音棉和保温棉的组合结构,具体的,填充层2可以为两侧隔离板夹持吸音棉的结构,还可以为两侧隔离板夹持保温棉的结构,又或者可以为单独的吸音棉或者可以为单独的保温棉,优选的,填充层2为吸音棉。

具体的,第一夹具组件包括下部支撑夹具3、第一锚栓6和第一锁紧螺钉4,下部支撑夹具3为U形件,第一锚栓6由下及上穿过下部支撑夹具3,与填充层2固定连接,同时,第一锚栓6内嵌至地面;第一锁紧螺钉4穿过下部支撑夹具3的两侧与填充层2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锚栓6的一部分设置在地面以下,能够增强第一锚栓6的稳固性能。

具体的,第二夹具组件由下及上依次设置有上部支撑夹具8、第二锚栓7和遮挡件10,上部支撑夹具8包括U形部和在U形部的底面向外垂直延伸设置的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条,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条之间形成安装空间,第二锚栓7设置在安装空间,穿过上不支撑夹具与填充层固定连接,遮挡件10固定设置在上部支撑夹具8的上部,用于覆盖第一锚栓6。

具体的,还包括缓冲棉9,缓冲棉9设置在支撑条的上表面与遮挡件10的内表面之间。

具体的,遮挡件10为“几”字形,遮挡件10与上部支撑夹具8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遮挡件10不仅限于上述的“几”字形结构,只要能遮挡住第二锚栓7即可。

具体的,还包括第二锁紧螺钉5,第二锁紧螺钉5设置在上部支撑夹具8的两个侧面,穿过上部支撑夹具8与填充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彩钢板1为逐一相邻连接的多个彩钢板1,第一边沿11与第二边沿12均与下部支撑夹具3直接固定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围护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彩钢板1,在两个彩钢板1的中间设置有填充层2,形成围护本体,围护本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夹具组件,围护本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夹具组件。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围护结构,设置有带有加强筋的彩钢板1,具有较强的支撑强度和结构强度,能够延长彩钢板1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彩钢板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夹具,进一步加强彩钢板1连接时候的稳固性能,防止出现易坍塌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