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658阅读:10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涂层结构,属于室内地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及民用的室内地面装饰材料主要有木地板、石材、陶瓷地砖、塑料地板等材料,由于其色彩单调,装饰性不强,在个性化艺术领域不断发展与创新的当下,已经不能完美体现人们对美的追求。并且传统的地面装饰都是板材拼接而成,存在拼接缝隙。容易藏污纳垢。有时传统的地面一旦有水就会变得异常湿滑,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因此,开发具有艺术性的性能优越的一体化复合涂层结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本实用新型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每块漆面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又是无缝连接的工艺,防水、防霉变;且超耐磨防滑,消除了对于老年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结构包括基底层、水性丙烯酸底色层、水性水包水装饰层、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所述的基底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丙烯酸底色层,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水包水装饰层,所述的水性水包水装饰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的厚度为0.3mm~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水包水装饰层的厚度为0.2mm~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的厚度为0.8mm~1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采用加入了slip grip(CPC防滑剂)的水性环氧罩面漆涂料。

具体地,所述的水性环氧罩面漆涂料本身具有环保耐磨的优点,CPC防滑剂的加入使原有罩面漆的防滑性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没有VOC等有毒物质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可根据客户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的打底色号和海量个性化图形,所述的水性水包水装饰层的水性水包水涂料可以随意配比不同的色系,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和水性水包水装饰层的结合,可以有层次的搭配出具有独特艺术性审美的地面装饰图案;所述的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具有超耐磨防滑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化地面,是无缝连接的工艺,防水、防霉变;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上述材料全部为环保材料,符合当今人们健康环保的生活追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艺术漆的地面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基底层、2为水性丙烯酸底色层、3为水性水包水装饰层、4为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体育场馆的彩砂地面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面结构包括基底层1、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4;所述的基底层1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所述的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的表面上设置有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的厚度为0.3mm~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的厚度为0.2mm~0.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4的厚度为0.8mm~1mm。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4采用加入了slip grip(CPC防滑剂)的水性环氧罩面漆涂料。

具体地,所述的水性环氧罩面漆涂料本身具有环保耐磨的优点,CPC防滑剂的加入使原有罩面漆的防滑性有明显的增加,并且没有VOC等有毒物质的排放。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附图阐述具体实施方法:将基底层1处理为平整干净、无浮尘;然后将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性丙烯酸涂料辊涂在基底层1的外表面,涂两遍厚度为0.4mm。然后将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水性水包水涂料用喷枪喷在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然后用镘刀将水性丙烯酸底色层2上的水性水包水涂料水珠按不同方向抹匀,厚度为0.2mm。最后在水性水包水装饰层3的外表面上喷涂水性环氧罩面漆涂料,形成厚度为0.8mm水性环氧超耐磨防滑罩面漆层4,即得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涂层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