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578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属混凝土地面领域。主要是针对有透水要求的地面而设计的。
背景技术
现代文明使水流排放有序,各类混凝土地坪、混凝土道路、浙青道路、排水设施等都将雨水等排放到人为规定的位置,然而,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时,确忽视了自然规律,忽视了雨水回归大自然问题。太阳的照射,给大地温暖的同时,将水分蒸发到天空,然后通过雨雪云雾又将水分下发滋润土地,现在由于各类混凝土地坪、混凝土道路、浙青道路、排水设施等的存在,水分出得去,却回不来,严重影响了土壤的墒情。我国正在进行新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其中,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要求重视土
壤保墒问题。研究解决在确保地面、路面硬化的条件下,能使雨水回归土地是应该受到重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水可以透过混凝土不受地面阻碍,解决在确保地面、路面硬化的条件下,能使雨水回归土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混凝土面层、碎石层垫和素土层;所述的混凝土面层为能够透水的无砂混凝土面层。在所述的无砂混凝土面层中分布有20-40毫米粒径的碎石粗骨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可以使雨水透过硬化的地面顺利地回到土壤中,对土壤保墒有很大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面层,1.1、碎石粗骨料,2、碎石层垫,3、素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混凝土面层1、碎石层垫2和素土层3 ;混凝土面层I为能够透水的无砂混凝土面层。在无砂混凝土面层I中分布有20-40毫米粒径的碎石粗骨料1.1。本实施例的无砂混凝土面层是用水泥、水、碎石、掺合料、外加剂配置成的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 比,显著特征是不用细骨料,粗骨料也是用20-40毫米粒径的碎石粗骨料,这样配置的混凝土具有很大的孔隙率,使得混凝土具有很高的透水性。无砂混凝土所用水泥选用水泥强度等级为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掺合料选用磨细矿渣粉,外加剂种类及各种材料用量由配合比实验确定。碎石层垫由碎石压实而成,厚度由设计确定,一般为100毫米左右,施工时要求将碎石压入素土层中。素土层是将不含杂质,含水率为最佳含水率的纯粘土压实而成,压实系数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必须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上述实施例应用于某公园园区道路与地面,进行硬化时采用了 200毫米厚C30无砂混凝土铺筑,混凝土层下铺200毫米厚的碎石,既防止了地面扬灰,又保证了雨天雨水回归大地。有效地保护了环 境。
权利要求1.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混凝土面层(I )、碎石层垫(2)和素土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面层(I)为能够透水的无砂混凝土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无砂混凝土面层中分布有20- 40毫米粒径的碎石粗骨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属混凝土地面领域。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分布的混凝土面层、碎石层垫和素土层;所述的混凝土面层为能够透水的无砂混凝土结构。在所述的无砂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面层中分布有20-40毫米粒径的碎石粗骨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透水混凝土地面,可以使硬化的地面雨水可以顺利地回到土壤中,对土壤保墒有很大的作用。
文档编号E01C7/32GK203096547SQ2013200702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宋功业 申请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