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及其屋面分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39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及其屋面分隔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屋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及其屋面分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绿化成为当今世界较为重要的一个话题,如公告号为CN2055111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建设海绵城市用环保型生态屋顶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种植池,种植池内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防护层、回根层、蓄水层、营养基层、植物种子层、薄土层和环保基质材料层;且上述生态屋顶结构尤其适合设置于平屋顶上,传统的平屋顶地面呈水平设置,以供防护层稳定安置。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植物种子层会用于种植植物种子,而若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为了能避免相互影响则需要进行分隔种植,即两者需要设置分隔板,但是传统的做法是在两类植物之间的土壤内插入分隔板,但是经过雨水的冲刷之下,土壤内部会出现松实变化,分隔板的分隔作用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分隔结构,其能对位于其上的层结构进行有效独立分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屋面分隔结构,包括屋面层,所述屋面层上设有若干容纳槽,每个容纳槽内滑移设置有分隔块,所述容纳槽内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分隔块沿容纳槽上下滑移,且分隔块能突起于屋面层或滑移至容纳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种植同类植物,即不需要使用分隔块时,通过使用驱动件,并使整个分隔块位于容纳槽内,位于屋面层上方的层结构便可相互间连通;

当需种植不同类植物,即需要使用分隔块时,通过使用驱动件,整个分隔块便会突出于屋面层,屋面层上的层结构便会受到分隔块的分隔作用而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容纳区,在不同的容纳区内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即可。

优选的,所述分隔块上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贯穿方向与分隔块的上下滑移方向保持一致,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端、螺纹端,所述驱动件穿过贯穿孔且旋转连接于贯穿孔,所述容纳槽的槽底设有供螺纹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反向旋转驱动件的驱动端,整个驱动件整体便会发生周向旋转,螺纹端与螺纹孔之间发生不断的啮合,整个驱动件也会沿着容纳槽上下运动,此时,分隔块也会跟随着上下运动;上述分隔块的上下移动更加方便,且采用螺纹端与螺纹孔的配合方式,整个分隔块的上升或下降的定位更加准确。

优选的,所述驱动端上设有方形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形槽的设置,能供外置的方形扳手插入并能很方便地拧动驱动端,驱动件的旋转能更加省力。

优选的,所述分隔块与容纳槽槽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的设置,分隔块与容纳槽之间能保持相对密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位于屋面层上的层结构不会通过分隔块与容纳槽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容纳槽内,大幅度降低了分隔块与容纳槽之间发生卡滞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与容纳槽槽底之间连接有弹力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力弹簧能给予驱动件向上的推力,能增加螺纹端与螺纹孔之间的螺纹配合紧密性,分隔块定位于指定高度的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弹力弹簧套设于驱动件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地利用了驱动件的外形结构,弹力弹簧的弹性伸缩均沿着驱动件的长度方向,能提升弹力弹簧的稳定弹力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其更有利于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包括上述屋面分隔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种类的植物可被种植于由屋面分隔结构构成的屋面层上,植物之间的生长互不干涉,更有利于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

优选的,所述屋面层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护层、回根层、蓄水层、营养基层、植物种子层、薄土层和环保基质材料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屋面层上可设置防护层、回根层、蓄水层、营养基层、植物种子层、薄土层和环保基质材料层,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该层的设置,重量轻、寿命长、环保自然、无污染、蓄水量大,吸纳环境及其他建筑物等所产生的热辐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分隔块位于容纳槽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分隔块突出于容纳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屋面层;2、容纳槽;3、分隔块;4、驱动件;41、驱动端;42、螺纹端;5、贯穿孔;6、螺纹孔;7、方形槽;8、密封件;9、弹力弹簧;10、防护层;11、回根层;12、蓄水层;13、营养基层;14、植物种子层;15、薄土层;16、环保基质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屋面分隔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屋面层1,屋面层1的上侧壁为水平面,屋面层1上设有若干容纳槽2,容纳槽2的槽深方向为竖直,在每个容纳槽2内滑移设置有分隔块3,分隔块3可沿着容纳槽2进行上下滑移,在分隔块3上设有贯穿孔5,该贯穿孔5的贯穿方向与分隔块3的上下滑移方向保持一致。

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该驱动件4穿过贯穿孔5且旋转连接于贯穿孔5,驱动件4的上端为驱动端41,该驱动端41上设有方形槽7,驱动件4的下端为螺纹端42,容纳槽2的槽底设有供螺纹端42螺纹连接的螺纹孔6,驱动件4与容纳槽2槽底之间连接有弹力弹簧9,弹力弹簧9套设于驱动件4外侧,在驱动件4的外侧壁上套设有密封件8,该密封件8可选用O形圈。

实际使用过程中:

(1)不需要进行分隔时,通过旋转驱动件4,螺纹端42与螺纹孔6相互配合,驱动件4与分隔块3往下运动,整个分隔块3移动至容纳槽2内,弹力弹簧9始终对分隔块3施加向上弹力,直至分隔块3的上端部与屋面层1上侧壁相齐平;

(2)在需要进行分隔时,通过反向旋转驱动件4,螺纹端42与螺纹孔6相互配合,驱动件4与分隔块3往上运动,整个分隔块3移动至凸出屋面层1上侧壁,弹力弹簧9始终对分隔块3施加向上弹力,能提升螺纹端42与螺纹孔6之间的配合紧密性,相邻两个分隔块3之间便形成了单独放置区。

实施例二:

一种海绵城市用生态屋顶结构,参见图1以及图3所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屋面分隔结构,屋面层1由下至上依次设有防护层10、回根层11、蓄水层12、营养基层13、植物种子层14、薄土层15和环保基质材料层16,其中,防护层10采用有机膜,回根层11为营养基质层,蓄水层12为植物纤维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