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噪声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205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噪声离心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产品制作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无噪声离心机。



背景技术:

在制作电杆、离心桩等混凝土产品中,需要使用离心机对混凝土进行离心。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 205818141 U的无噪声离心机,该离心机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至少一个举升机构;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及举升机构均设置在轨道顶部,且举升机构设置在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之间;第一轴承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杆钢模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内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电杆钢模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座底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上连接有转轴,转轴通过传动带与固定在第二轴承上的转盘连接。上述离心机虽然实现了使电杆钢模在轴承座内进行旋转,但是该离心机存在的缺点为:

1)电杆钢模能旋转并由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支撑,因此电杆钢模与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之间摩擦力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噪声,给工作环境带来噪声污染,电杆钢模与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之间的摩擦会导致电杆钢模受到损坏,最终难以让其内的混凝土形成电杆或离心桩等混凝土产品,增加了生产成本;

2)电杆钢模很难置入至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内,导致生产效率低,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噪声离心机,实现了在位于底面下的箱体内进行离心,避免了因电杆钢模在离心带动机构上任意跳动而磨损,且实现了在箱体外对电杆钢模进行定位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噪声离心机,包括:

箱体,其设置于地面内,箱体顶面上开设有开口;

离心传动机构,其设置于箱体底面上,离心传动机构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电杆钢模,以带动电杆钢模转动

离心电机,其设置于箱体内且与离心传动机构连接,以带动离心传动机构转动;

箱门,在箱体开口边缘上设置有滑轨,箱门滑动地设置于滑轨上且箱体对箱门进行支撑,箱门上设置有两位于箱门边缘上的穿孔,箱门上设置有位于两穿孔之间的支撑座;

门驱动机构,其包括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传动链以及带动块,门电机设置于箱体内壁上,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转动安装于箱体内壁上,传动链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带动块一端与传动链固定,带动块另一端与箱门底面固定,在门电机的驱动下箱门能封闭或打开箱体开口;以及

悬吊机构,其包括龙门架、导向筒、导向杆、限位气缸、两卷扬机、两拉绳、两悬吊绳、两滑轮组以及两压紧机构,龙门架设置于箱体顶面上且横跨箱门,在龙门架一端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导向筒,导向筒内滑动地设置有导向杆,在龙门架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活塞杆向下延伸,两压紧机构分别设置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尖端或导向杆远离导向筒的端部上,每个压紧机构均包括压紧气缸、压紧块以及压紧齿轮,压紧气缸固定设置于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尖端或导向杆远离导向筒的端部上,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均向导向杆和限位气缸活塞杆中间延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压紧块,压紧块面向导向杆和限位气缸活塞杆中心的端部安装有能相对压紧块转动的压紧齿轮,压紧齿轮用于伸入至电杆钢模端面开设的齿纹孔内且与齿纹孔内壁齿纹啮合,两卷扬机均安装于龙门架顶面上,每组滑轮组均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一安装架、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以及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顶端与龙门架固定,第一安装架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第一安装架地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第二安装架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动滑轮,第二安装架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动滑轮,每组滑轮组的第二安装架底端均通过一悬吊绳与对应的压紧块连接,每根拉绳一端与第二安装架顶部固定,每根拉绳与第二安装架固定后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动滑轮、第一定滑轮以及第二动滑轮,每根拉绳另一端卷积在一卷扬机上。

优选的是,悬吊机构还包括卡紧机构,卡紧机构包括:

第一卡爪,第一卡爪与悬吊绳未连接滑轮组的端部固定;

第二卡爪,其一端与第一卡爪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卡爪未与第二卡爪转动连接的端面内凹形成有卡槽;

卡部,其一端与第二卡爪与第一卡爪转动连接的端面固定,其另一端向第一卡爪延伸且能伸入至凹槽内,卡部伸入至凹槽内后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闭合形成一圆环,在压紧块表面上均设置有凹槽,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能卡于凹槽内;

卡齿,其设置于卡部的边缘上;以及

螺杆,在第一卡爪上开设有将外界与卡槽连通的螺纹孔,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伸入卡槽内的端部设置有能卡于卡齿之间的卡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进行离心时,首先,驱动门驱动机构,使得箱门将开口封闭;然后,将装有混凝土的电杆钢模置于支撑座上;再后,两压紧气缸均伸长活塞杆,使得压紧齿轮伸入至电杆钢模的齿纹孔中且与齿纹孔内壁啮合,就实现了对电杆钢模左右上的定位,避免在离心过程中因电杆钢模与离心传动机构有相对滑动而造成电杆钢模损坏,同时限位气缸承受的力量有限,故设计了悬吊绳和拉绳对电杆钢模进行悬吊,滑轮组的设置,使得对卷扬机的拉力为悬吊绳对滑轮组拉力的1/5倍,减轻了卷扬机的负担,而由于悬吊绳和拉绳虽然有悬吊作用,但是在竖直方向上对电杆钢模没有限位作用,故限位气缸的设置限制了电杆钢模因在离心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跳动而损坏,压紧块与压紧齿轮能相对转动则是为了离心过程中电杆钢模相对悬吊机构的转动做基础条件;再后,卷扬机拉动电杆钢模上移,以使支撑座无承重,方便滑动箱门;再后,门电机转动,使得箱门打开开口;再后,卷扬机松动拉绳,使得电杆钢模向离心传动机构运动,最终电杆钢模与离心传动机构相切;再后,门驱动机构将电杆钢模封闭在箱体内,穿孔仅供限位气缸伸缩杆、导向杆以及悬吊绳穿过,实现离心过程中将箱体内腔与外界一定程度上隔离,减小离心工作噪声几乎为零,给电杆制作工作环境带来舒适,保护了操作人员;最后,离心电机转动,通过离心传动机构带动电杆钢模转动,实现离心。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无噪声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无噪声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卡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卡部和螺杆所在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噪声离心机,包括:

箱体1,其设置于地面11内,箱体1顶面上开设有开口;

离心传动机构2,其设置于箱体1底面上,离心传动机构2的上表面用于放置电杆钢模7,以带动电杆钢模7转动

离心电机3,其设置于箱体1内且与离心传动机构2连接,以带动离心传动机构2转动;

箱门4,在箱体1开口边缘上设置有滑轨,箱门4滑动地设置于滑轨上且箱体1对箱门4进行支撑,箱门4上设置有两位于箱门4边缘上的穿孔42,箱门4上设置有位于两穿孔42之间的支撑座41;

门驱动机构5,其包括门电机(图中未示)、第一链轮(图中未示)、第二链轮(图中未示)、传动链51以及带动块52,门电机设置于箱体1内壁上,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均转动安装于箱体1内壁上,传动链51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带动块52一端与传动链51固定,带动块52另一端与箱门4底面固定,在门电机的驱动下箱门4能封闭或打开箱体1开口;以及

悬吊机构6,其包括龙门架61、导向筒62、导向杆63、限位气缸64、两卷扬机65、两拉绳66、两悬吊绳67、两滑轮组68以及两压紧机构69,龙门架61设置于箱体1顶面上且横跨箱门4,在龙门架61一端固定有向下延伸的导向筒62,导向筒62内滑动地设置有导向杆63,在龙门架61另一端固定有限位气缸64,限位气缸64活塞杆向下延伸,两压紧机构69分别设置于限位气缸64的活塞杆尖端或导向杆63远离导向筒62的端部上,每个压紧机构69均包括压紧气缸691、压紧块692以及压紧齿轮693,压紧气缸691固定设置于限位气缸64的活塞杆尖端或导向杆63远离导向筒62的端部上,压紧气缸691的活塞杆均向导向杆63和限位气缸64活塞杆中间延伸,压紧气缸691的活塞杆连接有压紧块692,压紧块692面向导向杆63和限位气缸64活塞杆中心的端部安装有能相对压紧块692转动的压紧齿轮693,压紧齿轮693用于伸入至电杆钢模7端面开设的齿纹孔内且与齿纹孔内壁齿纹啮合,两卷扬机65均安装于龙门架61顶面上,每组滑轮组68均包括第一定滑轮681、第二定滑轮682、第一安装架683、第一动滑轮684、第二动滑轮685以及第二安装架686,第一安装架683顶端与龙门架61固定,第一安装架683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681,第一安装架683地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682,第二安装架686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动滑轮684,第二安装架686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动滑轮685,每组滑轮组68的第二安装架686底端均通过一悬吊绳67与对应的压紧块692连接,每根拉绳66一端与第二安装架686顶部固定,每根拉绳66与第二安装架686固定后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682、第一动滑轮684、第一定滑轮681以及第二动滑轮685,每根拉绳66另一端卷积在一卷扬机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由于压紧块692在对电杆钢模7进行夹紧的过程中有横向移动,而为了导向杆63以及压紧机构69进行悬吊,悬吊绳67以及拉绳66处于绷紧状态,会妨碍到压紧块692的横向移动,而松开拉绳66只有卷扬机工作,会浪费能量,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了卡紧机构,以在压紧齿轮693伸入至电杆钢模7齿纹孔内后才将悬吊绳67和拉绳66绷紧,因为导向杆63和压紧机构69的重量不是很重,在未悬吊电杆钢模7时也不需要承重。

如图2至图4所示,悬吊机构6还包括卡紧机构8,卡紧机构8包括:

第一卡爪81,第一卡爪81与悬吊绳67未连接滑轮组68的端部固定;

第二卡爪82,其一端与第一卡爪81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卡爪81未与第二卡爪82转动连接的端面内凹形成有卡槽811;

卡部83,其一端与第二卡爪82与第一卡爪81转动连接的端面固定,其另一端向第一卡爪81延伸且能伸入至凹槽内,卡部83伸入至凹槽内后第一卡爪81和第二卡爪82闭合形成一圆环,在压紧块692表面上均设置有凹槽,第一卡爪81和第二卡爪82能卡于凹槽内;

卡齿84,其设置于卡部83的边缘上;以及

螺杆85,在第一卡爪81上开设有将外界与卡槽811连通的螺纹孔,螺杆85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杆85伸入卡槽811内的端部设置有能卡于卡齿84之间的卡舍8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