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式楼梯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6623阅读:3874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式楼梯扶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内的楼梯,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楼梯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居住环境中大多都是以楼房为主,并且在高层的建筑中都会配备有电梯,但在商城中,为了提高商城的整体格局和用户逛街时的体验效果,在商城内普遍还会设置一些楼梯,这些楼梯普遍是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即这些电梯一般在出厂之前就已经组装好,安装时直接搬运到相应场所直接安装。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安装时非常方便,但是整体式转运时,占用空间大,且赖颠簸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安装现场进行快速组装的可拆卸式楼梯扶手。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楼梯扶手,其包括至少一根扶手主体和数量为扶手主体数量整数倍的支撑柱;所述扶手主体的上端面设置呈与人体手部相贴合的弧形面,所述扶手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扶手主体一体成型的弧形凸起,其后端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凸起过盈配合、且长度等于弧形凸起的弧形槽;

所述扶手主体的下端面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弧形卡槽;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与所述弧形卡槽过盈配合;所述弧形凸部的宽度至少大于柱体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弧形凸起的宽度至少大于扶手主体宽度的四分之三。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扶手主体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人体手指卡入的防滑槽,两个所述防滑槽的宽度不相等。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弧形槽和弧形卡槽的长度均小于扶手主体的宽度,且弧形槽和弧形卡槽一端贯穿于扶手主体的侧端面。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弧形凸起的长度等于弧形槽的长度,所述弧形凸部的长度等弧形卡槽的长度。

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扶手主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具有若干凸起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使用时,可以将多根支撑柱固定安装在楼梯的梯面上,之后采用工具将扶手主体安装至支撑柱的弧形凸部上,多个扶手主体之间通过弧形槽和弧形凸起实现相互的组装;由于弧形凸部和弧形卡槽及弧形凸起和弧形槽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从而保证扶手主体与支撑柱组装在一起的稳定性。

由于弧形凸起和弧形凸部的宽度略小于其所在部件的宽度,从而保证了可拆卸式楼梯扶手组装在一起后能够承受较大的外界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可拆卸式楼梯扶手的扶手主体的立体图。

图2为可拆卸式楼梯扶手安装在楼梯上后的立体图。

其中,1、支撑柱;11、弧形凸部;2、扶手主体;21、弧形凸起;22、弧形槽;23、防滑槽;24、弧形卡槽;3、楼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可拆卸式楼梯扶手包括至少一根扶手主体2和数量为扶手主体2数量整数倍的支撑柱1;所述扶手主体2的上端面设置呈与人体手部相贴合的弧形面。弧形面设置后,保证行人握持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主体2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便于人体手指卡入的防滑槽23,两个所述防滑槽23的宽度不相等。

这样设置后,行人握持扶手主体2时,手指与防滑槽23接触,避免手握时出现打滑的同时还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

所述扶手主体2的前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扶手主体2一体成型的弧形凸起21,其后端面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弧形凸起21过盈配合、且长度等于弧形凸起21的弧形槽22。

所述扶手主体2的下端面沿宽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弧形卡槽24;所述支撑柱1包括柱体,所述柱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弧形凸部11,所述弧形凸部11与所述弧形卡槽24过盈配合。

如图2所示,使用时,可以将多根支撑柱1固定安装在楼梯3的梯面上,之后采用工具将扶手主体2安装至支撑柱1的弧形凸部11上,多个扶手主体2之间通过弧形槽22和弧形凸起21实现相互的组装。

由于弧形凸部11和弧形卡槽24及弧形凸起21和弧形槽22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从而保证扶手主体2与支撑柱1组装在一起的稳定性。

所述弧形凸部11的宽度至少大于柱体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弧形凸起21的宽度至少大于扶手主体2宽度的四分之三。

由于弧形凸起21和弧形凸部11的宽度略小于其所在部件的宽度,从而保证了可拆卸式楼梯3扶手组装在一起后能够承受较大的外界撞击力。

使用时,可以将多根支撑柱1固定安装在楼梯3的梯面上,之后采用工具将扶手主体2安装至支撑柱1的弧形凸部11上,多个扶手主体2之间通过弧形槽和弧形凸起21实现相互的组装;由于弧形凸部11和弧形卡槽及弧形凸起21和弧形槽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一起,从而保证扶手主体2与支撑柱1组装在一起的稳定性。

所述弧形槽22和弧形卡槽24的长度均小于扶手主体2的宽度,且弧形槽22和弧形卡槽24一端贯穿于扶手主体2的侧端面。这样设置后,可以进一步确保可拆卸式楼梯3扶手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稳定性。

实施时,本方案优选所述弧形凸起21的长度等于弧形槽22的长度,所述弧形凸部11的长度等弧形卡槽24的长度。

实施时,本方案进一步优选所述扶手主体2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具有若干凸起的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材质为硅胶。防滑层上多个凸起的设置,可以增大防滑层与手之间的摩擦力,硅胶材质的选择,提高了手握持的手感。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