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宝石掏棒刀及掏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49502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蓝宝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宝石掏棒刀及设置有该掏棒刀的掏棒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蓝宝石晶体通常采用摇臂钻床进行掏棒加工,这种方法由操作员人工控制进刀,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在实际掏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出现冷却液不能大量到达掏棒部位,导致刀具切削晶体产生的大量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加工效率,温度过高甚至会导致晶体崩边开裂;磨屑排屑效果差,导致磨屑粘附在刀具上严重影响刀具的切削性能,造成刀具使用寿命短、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削液能够顺利通过刀头到达掏棒部位并携带磨屑排出的掏棒刀及掏棒机构。

具体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蓝宝石掏棒刀,包括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固定安装在刀体的前端,刀头由多个磨削韧和一个环形刀口组成,磨削韧下端伸出环形刀口,其特征在于:多个相邻的四到五个磨削韧之间的间隙有一个共用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上端为两段圆弧组成的弧形,位于刀体旋转方向的一侧圆弧的曲率半径R为所述间隙宽度的8-10倍,另一段圆弧的曲率半径r为所述间隙宽度的2-3倍,弧形的端点位于磨削韧的上端面;两段圆弧的交点位置开口与设置在刀体上的螺旋的外斜槽连通,所述外斜槽的螺旋角为30°-40°,旋向与刀体旋转方向相反;在刀体上还设置有螺旋的内斜槽,所述内斜槽由位于刀体内壁的下段槽和位于刀体外壁的上段槽组成,两段槽通过一个贯穿刀体的弧形孔连通;下段槽的开口与环形刀口的下段平齐,内斜槽位于相邻的两个外斜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斜槽长度以从刀体侧面能够完全看到为准。

应用所述掏棒刀的掏棒机构,除含有常规的结构之外,主要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切削液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刀体的末端内部,切削液通入刀体内,并有一定压力,在刀体旋转作用下,切削液携带切削屑通过内外斜槽甩出,切削液在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切削的最前端。如果磨削韧的间隙被切削屑堵塞,会导致刀体内切削液压力增加。根据实验模拟可以确定刀体内切削液的正常压力,和工业允许的临界压力,当传感器探头探测的压力超过临界压力,即将信号传输到切削液控制器,增加切削液的供给量,利用瞬间高压将堵塞部位打通。当压力恢复正常值,则传递信号恢复常规供给量。另外也可以根据增加切削液的供给量后压力的变化值决定是否需要停车对刀头进行专门清洗。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螺旋的内外斜槽,使切削液可以在掏棒刀的旋转作用下以及内部液压作用下,携带切削屑排出,使切削液有顺畅的通道可以到达切削部位,从而保证加工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刀体,2为刀头,3为收集槽,4为外斜槽, 5为内斜槽,6为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蓝宝石掏棒刀,包括刀体1和刀头2,所述刀头2固定安装在刀体1的前端,刀头2由多个磨削韧和一个环形刀口组成,磨削韧下端伸出环形刀口,其特征在于:多个相邻的四到五个磨削韧之间的间隙有一个共用的收集槽3,所述收集槽3的上端为两段圆弧组成的弧形,位于刀体1旋转方向的一侧圆弧的曲率半径R为所述间隙宽度的8-10倍,另一段圆弧的曲率半径r为所述间隙宽度的2-3倍,弧形的端点位于磨削韧的上端面;两段圆弧的交点位置开口与设置在刀体1上的螺旋的外斜槽4连通,所述外斜槽4的螺旋角为30°-40°,旋向与刀体1旋转方向相反;

在刀体1上还设置有螺旋的内斜槽5,所述内斜槽5由位于刀体1内壁的下段槽和位于刀体1外壁的上段槽组成,两段槽通过一个贯穿刀体1的弧形孔6连通;下段槽的开口与环形刀口的下段平齐,内斜槽5位于相邻的两个外斜槽4之间。

实施例2

一种蓝宝石掏棒机构,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掏棒刀和常规掏棒机构的其他组件,另外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切削液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设置于刀体1的末端内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替换以及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