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54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循环幕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循环幕墙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循环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玻璃建筑越来越多,造成的光污染也越来越多,玻璃反光带来极大危害,幕墙内风的转换也很难做到绝对清新,所以鉴于以上所述现象,本实用新型装置提出新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双循环幕墙。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循环幕墙,包括多个矩形幕墙模块,矩形幕墙模块内设有挡板,矩形幕墙模板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一侧设有矩形进风开口,矩形幕墙模块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另一侧设有矩形出风口,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内侧且位于矩形进风开口一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表面设有小型开口,矩形盒体内设有空气清新设置,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且位于矩形出风口一侧内侧设有连杆二号,所述连杆二号上设有圆形盒体,所述圆形盒体上设有小型开口,所述圆形盒体上内设有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矩形幕墙模块前侧表面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一边铰链连接有矩形门。

所述矩形幕墙模块前侧表面外侧及矩形幕墙模板内侧表面为磨砂面。

所述所述矩形幕墙模块后侧外表面设有太阳膜。

所述所述矩形幕墙模块上下表面外侧四角处均设有垫脚。

所述矩形幕墙模块之间钢条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双循环幕墙,可防止反光带来的白色污染,在保证构造美观的同是又可以提供健康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循环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循环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双循环幕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幕墙模块;2、挡板;3、矩形进风开口;4、矩形出风口; 5、连杆;6、小型开口;7、废气处理装置;8、矩形开口;9、矩形门 10、空气清新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双循环幕墙,包括多个矩形幕墙模块1,矩形幕墙模块1内设有挡板2,矩形幕墙模板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2一侧设有矩形进风开口3,矩形幕墙模块1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2另一侧设有矩形出风口4,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内侧且位于矩形进风开口3一侧设有连杆5,所述连杆5上设有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表面设有小型开口6,矩形盒体内设有空气清新设置,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且位于矩形出风口4 一侧内侧设有连杆5二号,所述连杆5二号上设有圆形盒体,所述圆形盒体上设有小型开口6,所述圆形盒体上内设有废气处理装置7。所述矩形幕墙模块1前侧表面设有矩形开口8,所述矩形开口8一边铰链连接有矩形门9;所述矩形幕墙模块1前侧表面外侧及矩形幕墙模板内侧表面为磨砂表面;所述所述矩形幕墙模块1后侧外表面设有太阳膜;所述矩形幕墙模块1上下表面外侧四角处均设有垫脚;所述矩形幕墙模块之间钢条连接。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矩形幕墙模块后侧外表面设有太阳膜,矩形幕墙模块内设有挡板,矩形幕墙模板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一侧设有矩形进风开口,矩形幕墙模块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另一侧设有矩形出风口,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内侧且位于矩形进风开口一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设有矩形盒体,矩形盒体内设有空气清新设置,所述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且位于矩形出风口一侧内侧设有连杆二号,所述连杆二号上设有圆形盒体,所述圆形盒体上内设有废气处理装置。可防止反光带来的白色污染,在保证构造美观的同是又可以提供健康的环境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矩形幕墙模块1内设有挡板2,其次在矩形幕墙模板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2一侧设有矩形进风开口3,矩形幕墙模块1上下表面上且位于挡板2另一侧设有矩形出风口4,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内侧且位于矩形进风开口3一侧设有连杆5,连杆5上设有矩形盒体,矩形盒体表面设有小型开口6,矩形盒体内设有空气清新设置10,幕墙模板内前后侧表面且位于矩形出风口4一侧内侧设有连杆5二号,连杆5二号上设有圆形盒体,圆形盒体上设有小型开口6,圆形盒体上内设有废气处理装置7。矩形幕墙模块1前侧表面设有矩形开口8,矩形开口8一边铰链连接有矩形门9。使用本使用新型装置时,风可沿着矩形进风开孔3进入,矩形进风开口3的风进入时,通过空气清新装置10,使清新的空气10进入室内,所述废气通过废气处理装置7,使废气从矩形幕墙模板下端开口释放而出,清理此装置时,打开矩形门9,即可实现清理。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