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4474发布日期:2018-08-10 19:08阅读:1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装饰用拐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崇尚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在嘈杂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更希望回归自然与自然拥抱。基于上述原因在室内外装潢设计方面人们也是费劲心思,其中较为成熟的便是人造石的装潢设计,传统的人造石一方面由于生产工艺复杂而价格昂贵,另一方面由于人造石装饰只体现一种外层表面的美观,从而整块使用人造石导致资源浪费,在装潢设计中拐角人造石是必不可少的装潢材料,拐角人造石由于结构较为特殊导致安装较为麻烦,在安装过程中也容易导致材料损坏。拐角人造石由于装配位置也比较特殊,安装比较困难,所以普通的拐角人造石安装后容易脱落,或者长期受雨水冲刷导致内部渗水过多导致整体风化,从而影响整体美观度。

而柔性石材作为人造石的一种,其又称锦埴,名为彩色的粘土,主要原料由天然石材粉末、玻璃纤维网格布,普通泥土、天然矿物颜料等组合而成,通过科学工艺处理,形成具有天然石材肌理和纹路的柔韧的新型环保建筑装饰材料,是柔性饰面砖的另一种形态。柔性石材主要用作室内、外装饰新型建筑材料,效果真,耐候性强达25年。普通石材的施工过程有极大的尘土飞扬,柔性石材易于施工无污染,是普通石材所不能比拟的,且各种边角只需要剪刀就能迅速完成裁切。

目前柔石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的阳角处理属于产品切割拼接成型,拼接完成后在建筑的阳角处会留下与大面墙体不协调的一道拼接痕严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外墙拐角安装困难、不美观的缺陷,提供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包括整体呈折角结构的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均由左端边3和右端边4组成,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与所述第二柔石拐角2为整体对称结构且上下叠加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端边3和右端边4的上端分别设有长度相同的左内凸扣件5和右内凸扣件6。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内凸扣件5与所述右内凸扣件6于折角处相连接,或所述左内凸扣件5与所述右内凸扣件6之间不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端边3和右端边4的下端分别设有左内凹扣件7和右内凹扣件8,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下端的左内凹扣件7和右内凹扣件8分别与所述第二柔石拐角2上端的左内凸扣件5和右内凸扣件6相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内凹扣件7与所述右内凹扣件8于折角处相连接,或所述左内凹扣件7与所述右内凹扣件8之间不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内凸扣件5和所述右内凸扣件6上端分别设有左卡槽9和右卡槽10。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内凹扣件7和所述右内凹扣件8上分别设有左卡块11和右卡块12,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下端的左卡块11和右卡块12分别与所述第二柔石拐角2上端的左卡槽9和右卡槽 10相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左端边3的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右端边4的长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 和第二柔石拐角2的折角角度为30-150°。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所述第一柔石拐角1 和第二柔石拐角2的折角角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解决柔石产品施工阳角上拼接不美观问题,降低了拐角处理难度,提升了柔石产品整体的效果,使得拐角处理更加美观;通过拐角产品下端设置的左、右内凹扣件,可以在墙角贴附时扣贴在另一块拐角产品上端的左、右内凸扣件上,起到边缝隐藏的作用,一方面使其外观更加平整,另一方面可避免雨水长期冲刷雨水内渗导致整体风化的问题,使其使用寿命大大增长,使墙面拐角连接更加坚固,避免贴合松动导致的柔石板脱落的问题;综上,该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牢固、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内凸扣件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内凸扣件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内凹扣件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内凹扣件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卡槽和卡块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中具有卡槽和卡块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柔石拐角,2-第二柔石拐角,3-左端边,4-右端边,5-左内凸扣件,6-右内凸扣件,7-左内凹扣件,8-右内凹扣件,9-左卡槽,10-右卡槽,11- 左卡块,12-右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包括整体呈折角结构的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均由左端边3和右端边4组成,第一柔石拐角1与第二柔石拐角2 为整体对称结构且上下叠加放置。

如图2-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左端边3和右端边4的上端分别设有长度相同的左内凸扣件5和右内凸扣件6,图2为具有内凸扣件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有内凸扣件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左内凸扣件5与右内凸扣件6 于折角处相连接,或左内凸扣件5与右内凸扣件6之间不连接;优选地,如图 2-3所示,左内凸扣件5与右内凸扣件6于折角处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如图4-5所示,左端边3和右端边4的下端分别设有左内凹扣件7和右内凹扣件8,其中,图4为具有内凹扣件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有内凹扣件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第一柔石拐角1下端的左内凹扣件7和右内凹扣件8分别与第二柔石拐角2 上端的左内凸扣件5和右内凸扣件6相配合设置。

在本实施例的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左内凹扣件7与右内凹扣件8 于折角处相连接,或左内凹扣件7与右内凹扣件8之间不连接,如图4-5所示,左内凹扣件7与右内凹扣件8于折角处相连接。

如图6-7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左内凸扣件5和右内凸扣件6上端分别设有左卡槽9和右卡槽10。以及在左内凹扣件7和右内凹扣件8 上分别设有左卡块11和右卡块12,其中图6为具有卡槽和卡块的第一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具有卡槽和卡块的第二柔石拐角结构示意图。第一柔石拐角 1下端的左卡块11和右卡块12分别与第二柔石拐角2上端的左卡槽9和右卡槽 10相配合设置。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该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左端边3 的长度大于或小于右端边4的长度;如图1所示,优选为左端边3的长度小于右端边4的长度。

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该组合式外墙装饰用柔石拐角上,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的折角角度为30-150°;优选为60-120°,更优选为90°。此外,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的折角角度相同,以起到隐藏第一柔石拐角1和第二柔石拐角2边缝的作用,使其外观更加平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